简介:摘要患儿 男,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1岁后癫痫发作、发育迟滞和智力障碍。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两者在YWHAG基因的第2外显子均存在c.170G>A/p.R57H新的杂合错义变异,导致14-3-3γ蛋白第57位的精氨酸替换为组氨酸。患儿的c.170G>A变异遗传自母亲,而在外祖父母中未检测到,该变异为新自发变异,且在该家系内进行传递。患儿和母亲均为癫痫伴智力障碍,但临床高度怀疑发育性癫痫性脑病56型。
简介:摘要智力发育落后是高度异质性疾病,具有复杂的遗传学病因。拷贝数变异和单基因疾病是导致智力发育落后发生的主要病理性遗传改变。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和外显组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则显著提高了智力发育落后患儿的病因诊断率。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士情绪智力与职业获益感现状,并探究情绪智力对其职业获益感的影响。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情绪智力量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对广东省珠海市与广州市3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73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情绪智力总分为(3.73±0.58)分,职业获益感总分为(4.07±0.53)分。护士情绪智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其职业获益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475~0.675,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他人情绪评估(P<0.01)、自我情绪管理(P<0.01)可独立解释职业获益感39.7%的变异量。结论护士情绪智力与职业获益感现状较乐观。情绪智力对其职业获益感存在正向影响作用,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加强对护士情绪智力的培养来提高其职业获益感。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评价生酮饮食(KD)治疗智力发育障碍(ID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集的符合研究标准的本院IDD患儿共101例,征得家长同意后,纳入对照组48例,治疗组53例。两组患儿均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KD方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试(C-WISC)、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量表)、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C-WISC的语言商(VIQ)、操作商(PIQ)评分在优于对照组[(44.75±13.68)分比(44.45±13.56)分、(54.05±12.66)分比(52.43±13.89)分,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总智商(FIQ)评分虽较治疗前有升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6±14.87)分比(50.21±15.24)分,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S-M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7(6,9)分比7(6,8)分,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HAZ、WAZ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2±0.92)分比(-0.08±0.89)分、(-0.41±1.23)分比(-0.29±1.20)分,均P>0.05]。治疗组K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5%(11/53),且不良反应会随时间延长逐渐消失。结论KD治疗可改善IDD患儿的神经行为发育及生活能力,且不影响生长发育。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现状,并探究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方法2020年5—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12名规范化培训期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劳动量表及情绪智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总分为(52.27 ± 10.18)分,条目总均分为(3.73 ± 0.73)分。3个维度中条目均分最高为深层扮演(4.62 ± 0.86)分,其次为情绪表达要求(3.62 ± 0.99)分,最低为表层扮演(3.42 ± 0.95)分。情绪智力及其各维度与情绪劳动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他人情绪评估(β值为-0.189,P<0.05)、自我情绪运用(β值为-0.255,P<0.01)对表层扮演有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评估(β值为0.297,P<0.01)、自我情绪运用(β值为0.177,P<0.05)对深层扮演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评估(β值为0.269,P<0.01)对情绪表达要求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规范化培训期护士存在中等水平情绪劳动,深层扮演程度最高。情绪智力对情绪劳动表现有预测作用,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加强对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智力的培养,来促进其在工作中运用恰当的情绪劳动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现状,并探究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方法2020年5—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12名规范化培训期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劳动量表及情绪智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劳动总分为(52.27 ± 10.18)分,条目总均分为(3.73 ± 0.73)分。3个维度中条目均分最高为深层扮演(4.62 ± 0.86)分,其次为情绪表达要求(3.62 ± 0.99)分,最低为表层扮演(3.42 ± 0.95)分。情绪智力及其各维度与情绪劳动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他人情绪评估(β值为-0.189,P<0.05)、自我情绪运用(β值为-0.255,P<0.01)对表层扮演有负向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评估(β值为0.297,P<0.01)、自我情绪运用(β值为0.177,P<0.05)对深层扮演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评估(β值为0.269,P<0.01)对情绪表达要求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规范化培训期护士存在中等水平情绪劳动,深层扮演程度最高。情绪智力对情绪劳动表现有预测作用,医院管理者可通过加强对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情绪智力的培养,来促进其在工作中运用恰当的情绪劳动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合并智力障碍患儿的视功能及眼部疾病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1至3月纳入北京市朝阳区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292例(584只眼)ASD合并智力障碍患儿资料,其中男性235例,女性57例;年龄2~18岁。检查所有患儿主观远、近视力、近立体视、客观视力、屈光度数、眼前节和眼底。另纳入健康幼儿及学生300人作为对照,年龄2~18岁,检查主、客观视力和屈光度数。对ASD合并不同智力障碍程度患儿进行分析,视力结果转换为最小分辨角的对数进行计量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患儿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ASD合并智力障碍患儿的584只眼中,屈光不正272只眼(47.22%),散光260只眼(45.14%),远视29只眼(5.03%),近视10只眼(1.74%),弱视危险因素47只眼(8.16%)。292例患儿中斜视20例(6.85%),色弱3例(1.03%),外眼异常4例(1.37%)。211例患儿完成了近立体视检查,其中100″及以内者54例(25.59%),200″~900″者157例(74.41%)。272只屈光不正眼中,157只眼(57.72%)需矫正而未矫正。患儿主观、客观视力分别为0.22(0.10,0.35)和0.10(0.00,0.22);不同性别的ASD合并轻度或中度智力障碍患儿远近视力、客观视力、屈光度数、近立体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ASD合并轻度智力障碍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1.453,P<0.001),合并中度智力障碍患儿主观远、近视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8,-4.503;P<0.001),客观视力、屈光度数、近立体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儿童的主观远视力和客观视力分别为0.10(0.00,0.22)和0.00(0.00,0.10),屈光度数为0.25(-0.25,0.50)D,与ASD合并智力障碍患儿比较,主观远视力及客观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527,-10.393;P<0.001),屈光度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74,P=0.203)。结论ASD合并智力障碍患儿的主、客观视力均低于健康儿童,屈光不正、斜视、弱视等眼病的患病率和未矫正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其所患的屈光不正中以散光为主,且矫正和治疗率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情绪智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7月西电集团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2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情绪智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情绪智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20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98份。19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情绪智力量表总分为(14.24±0.9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医保、伴发症状、病变部位、听力受损程度、听力受损类型的患者情绪智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医保、听力受损程度是突发性耳聋患者情绪智力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当前突发性耳聋患者情绪智力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无医保、听力受损程度重患者情绪智力的评估和关注,促进情绪智力提高,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核心能力、情绪智力和抑郁的关系。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情绪智力量表、精神障碍基础护理评估量表对505名临床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基于SPSS 2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宏程序PROCESS V3.4.1中Model 4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护士抑郁得分为(12.42±5.83)分,性别、婚姻状态、自觉护患关系各水平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t=3.060,2.678,3.210,均 P<0.05)。核心能力[(149.72±54.87)分]与情绪智力[(82.42±15.62)分]呈正相关( r=0.967, P<0.01),核心能力、情绪智力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 r=-0.931,-0.928,均 P<0.01)。护士核心能力负向预测护士抑郁水平( β=-0.528, P<0.01),自我情绪的评估与表达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和评估能力、自我情...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及情绪智力现状,为高校改进疼痛护理课程,为医院开展实习生疼痛护理管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自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采用2008年修订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KASRP)及情绪智力问卷(WLEIS),对2019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22名学生进行问卷填写,实习时间≥8个月,大专及以上学历,调查护理实习生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情绪智力得分。结果疼痛管理知识、态度总分为(16.4±3.1)分,情绪智力总分为(55.4±8.3)分,并且两者呈负相关(r=-0.239,P<0.05)。结论护理实习生在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方面存在不足,情绪智力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完善疼痛护理相关课程,开展疼痛护理管理实践培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瘫患儿智力发育水平与感知觉训练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抽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63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评估患儿的智力发育水平,实施常规治疗及感知觉训练,分析患儿智力发育水平与感知觉训练效果的关系。结果163例脑瘫患儿经感知觉训练后治愈0例,显效31例,有效97例,无效3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53%;感知觉训练无效患儿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及智力测试发育商(DQ)评分均低于训练有效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脑瘫患儿治疗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DQ评分均是感知觉训练无效的影响因素(OR>1,P<0.05)。智力发育水平影响感知觉训练效果的风险因子OR值高于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结论脑瘫患儿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及智力发育水平均与感知觉训练效果密切相关,其中智力发育水平对感知觉训练效果的影响更为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不明原因智力障碍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导致常染色体隐性智力障碍-27(mental retardation, non-syndromic, autosomal recessive, MRT27)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单核苷酸多态-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以及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法对患儿进行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相关基因外显子检测。结果排除患儿基因组微缺失/微重复。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法检测到患儿的LINS1基因c.722delA(p.Asp241fs)纯合变异,父母均携带c.722delA(p.Asp241fs)杂合变异,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结论LINS1基因c.722delA(p.Asp241fs)变异导致了患儿MRT27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家系中2例BCL11A相关智力障碍(BCL11A-ID)患者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6月19日,于临沂市人民医院遗传咨询门诊就诊的1个BCL11A-ID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可疑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并进行致病性评估。结果先证者及其母亲表现为智力障碍及语言发育迟缓,二者的胎儿血红蛋白(HbF)显著升高。WES发现先证者BCL11A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c.1327_c.1328delTC(p.Ser443Hisfs*128)杂合变异,导致编码蛋白截短表达,Sanger测序验证该变异遗传自母亲。检索相关数据库未见报道,为新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PP1)。先证者及其父母、哥哥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先证者及其父母的CNV-seq未见异常。结论本研究确诊了先证者及其母亲为BCL11A-ID患者,c.1327_c.1328delTC(p.Ser443Hisfs*128)变异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原因,丰富了BCL11A基因的变异谱。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性别下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EI)对大学生情境选择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问卷对成都某大学学生416人进行测查,根据分数高低筛选出高情绪智力(高EI)42人和低情绪智力(低EI)42人作为试验预选被试。排除放弃试验的被试并兼顾男女,选出参加试验的被试共计40人,其中高EI组20人(男性10人,女性10人),低EI组20人(男性10人,女性10人);利用情境图片选择任务,分别记录被试观看情境图片的眼动数据和再次选择情境图片的反应时;采用R语言Bruce R包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如有交互作用再进行事后简单效应分析。结果(1)在情境图片选择前,女性高EI组观看负性情境图片的眼跳幅度显著大于低EI组[(2.79±1.58)°,(2.46±0.85)°,F(1,36)=7.39,P=0.007];男性高EI组的眼跳幅度小于男性低EI组[(2.00±0.83)°,(2.17±0.85)°,F(1,36)=6.58,P=0.011]。女性高EI组的眼跳速度显著快于低EI组[(98.93±35.60)°/s,(92.81±20.56)°/s,F(1,36)=8.39,P=0.004];男性高EI组的眼跳速度显著慢于低EI组[(79.35±18.55)°/s,(85.11±18.53)°/s,F(1,36)=6.70,P=0.01]。女性高EI组在负性情绪图片的注视时间显著短于低EI组[(2 654.7±530.85) ms,(2 877.87±205.44) ms,F(1,36)=30.38,P<0.001];男性高EI组则在正情绪图片的注视时间显著短于低EI组[(2 839.74±405.34) ms,(2 932.83±228.07) ms,F(1,36)=9.46,P=0.002]。女性在负性图片的注视数目显著少于男性[(9.43±2.31)个,(10.24±2.05)个,F(1,36)=21.49,P<0.01]。(2)在选择情境图片时,女性高EI组选择回看正性、中性图片反应时短于低EI组[正性:(726.79±329.12) ms,(924.51±758.34) ms,F(1,36)=9.07,P=0.003;中性:(783.46±543.54)ms,(962.44±463.57)ms,F(1,36)=6.23,P=0.013];男性高EI组选择再次回看的反应时间长于低EI组,但仅在观看中性图片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092.29±905.52) ms,(871.27±461.68) ms,F(1,36)=9.07,P=0.002]。结论不同性别情绪智力对情境选择过程的影响不同。女性大学生情绪智力越高,在情境选择中越能更快处理负性情绪信息,并且加工模式越广越分散;男性大学生情绪智力越高,在情境选择过程中越能更快处理正性情绪信息,且加工模式更集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绪智力各维度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关系,通过针对性的情绪智力培养提高住培医师的人际沟通能力。方法对住培基地一年级临床医学132名住培医师在自评分级的基础上以情绪智力和人际沟通评价量表进行联合测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自评分级的组间差异,以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索情绪智力各维度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关系。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评分级较清晰地对受测人进行了三分层,在情绪智力总分及其各维度中,三分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很好"组各项得分高于"尚可"组和"稍不足"组,在情绪智力总分(P<0.001)及其情绪知觉(P<0.001)、自我情绪管理(P<0.001)、他人情绪管理(P<0.001)和情绪利用(P<0.001)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人际沟通能力总分及其维度中,三分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冲突管理中,"很好"组相对于"尚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情绪智力总分及其各维度均与人际沟通能力呈正相关(P<0.001),但对人际沟通能力影响最显著的为情绪知觉和他人情绪管理两个维度(R2=0.531,P<0.001)。结论通过对住培医师在情绪知觉和他人情绪管理维度的侧重性培养,有望对住培医师达到国家规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目标产生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和冲突处理模式现状,分析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与冲突处理模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收集表、情绪智力量表和冲突处理模式量表对19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绪调节、自我情绪检测、情绪利用、他人情绪识别,得分分别为(3.71 ± 0.67)、(3.55 ± 0.67)、(3.49 ± 0.70)、(3.39 ± 0.60)分;其最常用的冲突处理模式是整合,其次依次为让步、逃避、支配,最不常用的是妥协,得分分别为(3.78 ± 0.62)、(3.59 ± 0.63)、(3.55 ± 0.64)、(3.39 ± 0.66)、(2.55 ± 0.56)分;情绪智力4个维度均与冲突处理模式呈正相关(r值为0.109~0.523,P<0.05或0.01),其中自我情绪检测对冲突处理模式的预测力最强。结论情绪智力是影响急诊科护士采取不同冲突处理模式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并引导急诊科护士采取合适的冲突处理模式,以缓解急诊护患矛盾,创建更为和谐的急诊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