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旨在了解了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和营养行为,为指导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论文通过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某高职院校的2013级383名女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营养物质的来源知晓率为水>糖>脂类>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对营养物质的功能的知晓率依次为糖>蛋白质>脂类>水>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结论75.2%的学生体质正常;14.6%的学生体质偏轻;8.4%的学生体质偏重;1.8%的学生肥胖;学生对糖、蛋白质、脂类的来源及功能的知晓率分别为72.5%和57.2%;对水、矿物质、维生素的来源及功能的知晓率平均为49.3%和37.4%;对膳食纤维的来源及功能知晓率为32.6%和29.3%。32.6%的学生每天吃早餐;学生早、中、晚餐每天的频率为32.6%、65.3%、40.7%;非正餐零食每天的频率高达52.3%。正餐的不合理摄入和非正餐零食的摄入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影响学习的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针对脑出血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于2021年5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合理分配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应用效果显著,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明显减轻,患者康复效果显著(P<0.05)。结论:在提供常规护理同时,通过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原发性失眠治疗时应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14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经诊断均为原发性失眠病症,采取根据治疗方式的区别随机抽样将其分为两组,应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对照与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观察组各57例患者,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与此同时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有效降低,入睡与卧床时间缩短,实际睡眠时间增加(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失眠患者而言,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其睡眠质量,更能够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增加睡眠时长。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和行为干预对中年军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年度体检确诊为高血压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有计划地采用饮食、运动、心理、控制体重、限盐、限酒等认知和行为干预。结果干预组6个月后,正确用药、减少膳食脂肪、合理膳食用盐、保持适当体重、适当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监测血压、保持乐观心态等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1)。干预组收缩压由干预前(150.3±10.8)mmHg(1mmHg=0.133kPa)降至(133.7±6.7)mmHg;舒张压由干预前(93.6±7.9)mmHg降至(85.4±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和行为干预可改善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压。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高原牧民对肝包虫疾病的认知情况和行为方式,探讨健康教育在高原牧民中的重要性。方法通过研究对象自愿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600名高原牧民进行调查了解,共收回有效问卷1577份;将所有牧民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和中年组,并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青年组在疾病认知和应对疾病的行为方式方面均较中年组好,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行为方式均偏低,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需要进行健康教育来指导其正确认识疾病,预防疾病。结论高原牧民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而导致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较低的文化素质,在认知和行为方式改变方面还需制定合适的健康教育计划来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认知行为特点,并探讨相应的行为治疗方法。方法2005-2010年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收集92名ADHD患儿,年龄6-13岁,均符合DSM-IV诊断标准。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附加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经过一年(两个疗程)的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经过认知行为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χ2=7.88,0.01<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只治疗儿童注意缺陷障碍方面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8例确诊为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文拉法辛治疗,治疗15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临床评估。结果经过治疗,两组HAMD、HAMA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在6、15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研究组的HAMD、HAMA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减分在6、15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在文拉法辛治疗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提高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对洗手的认知和行为,方法 :选取在我科 2017-2019年 50名的实习护生通过手卫生知识、七步洗手法执行掌握情况 结果 :经调查显示,护生掌握相关知识及洗手现状中未接受知识培训学习的占 66%;熟悉卫生手概念的占 34%;知晓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的占 32%;掌握卫生手洗手指证和方法的占 30%;工作环境安置流动水洗手装置的占 98%、希望接受相关知识学习的占 90;对手消毒持赞成态度的占 96%,持不赞成的占持反对的占 4%,结论:只有对实习护生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学习,重视手清洁和消毒的培训教育,提供有关自身防护知识及洗手技术的指导,加大执行手卫生的检查、督导和监测,才能切断医院感染的传播链,最大限度避免经手传播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认知、情感、行为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5-2024.2收治的1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n=70,常规康复指导)与B组(n=70,认知、情感、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CSS评分显著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上升,且B组高于A组(P<0.05)。B组(97.14%)患者满意度高于A组(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认知、情感、行为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认知功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简介:摘要:认知行为疗法渐渐成为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心理治疗的主流,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和医学疾病,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其中,国内外对于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也有了相应的研究,为癌因性疲乏的缓解提供了很多研究思路。癌因性疲乏以持续时间长,对患者影响大为特点,极大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故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癌因性疲乏进行总结,以期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