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于单胎足月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用罗哌卡因,实验组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观察两组产妇的收缩压、心率、VAS评分等。结果两组产妇分娩镇痛前、分娩镇痛后15min、胎儿娩出后即刻、胎儿娩出后15min的收缩压、心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分娩镇痛前VA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镇痛后15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率在分娩镇痛前与分娩镇痛后15min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于硬膜外麻醉足月妊娠产妇分娩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应用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妇泌乳的影响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于我院行手术分娩的160例孕妇,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分为一般资料以及手术因素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给药和常规使用镇痛剂止痛。结果观察组无论在镇痛效果、平均镇痛维持时间方面,还是在术后泌乳素水平、初乳时间、术后24h母乳喂养次数、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都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更优。结论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效果显著,镇痛时间长,对促进产妇24h内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和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且术后行PCEA的患者258例,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2008年1月至12月未实施心理护理的126例患者为对照组,2009年1月至12月实施心理护理的13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术前护士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实验组术前除常规的护理指导外,同时由手术室护士术前对患者实施严谨的心理护理,即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介绍术后留置PCEA的目的及优缺点和作用机制、介绍使用PCEA的注意事项。观察2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胀、导管脱落、皮肤瘙痒、下肢麻木、头晕、呼吸抑制、皮肤压痕等PCEA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腹胀、导管脱落、下肢麻木、皮肤压痕等PCEA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术前实施心理护理能降低剖宫产术后PCEA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机体功能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所引起的并发症,并且探究对其的护理方法。方法将自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前来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患者109例,对该组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在使用PCEA镇痛方法后2个月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记录,一旦发现并发症,就要针对其症状施以相关护理。结果该组患者中,有5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妇科30例,产科23例。针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积极的施以治疗并结合相对的护理,患者在2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有效的缓解。结论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施以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抑制患者的疼痛,出现的并发症也有据可循,采用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麻醉诱导前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10mg是否可以有效地降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自控镇痛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方法ASA分级I~II级,择期行全麻下经腹子宫全切术的病人80例,所有病人静脉使用芬太尼自控镇痛。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各40例,实验实施者和数据采集者均不知道具体的分组情况。所有病人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2ml溶液(在D组则为地塞米松10mg,在N组则为生理盐水2ml)。术毕待患者Aldrete评分达9分以上时送回病房,同时接上自控镇痛泵。在手术结束后1h、4h、8h、24h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PONV进行评分,记录PONV的发生的例数和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麻醉诱导前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10mg可以有效地降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自控镇痛的病人PONV的发生率(P<0.05)。结论地塞米松预防性给药可以显著减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发生的次数和程度,方法简单可行,值得在术后自控镇痛病人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术前预防性硬膜外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胸外科患者。患者分为两组,根据有无术前预防性硬膜外镇痛,将患者分为术前镇痛组60例和非术前镇痛组62例。其中,A组患者手术麻醉前30分钟给予预防性0.25%布比卡因溶液8ml及25μg/ml芬太尼溶液2ml药物镇痛。B组患者不予预防性药物镇痛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48小时VAS评分,以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2、4、8、12小时的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在24、48小时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芬太尼应用量高于A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预防性硬膜外镇痛对缓解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24小时内疼痛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60例,其中瘢痕子宫硬膜外镇痛分娩孕妇30例为研究组,瘢痕子宫未镇痛分娩孕妇30例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有无子宫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催产素使用率增加,第二产程时间延长,但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指征,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实施硬膜外镇痛分娩可有效降低孕妇疼痛,提高孕妇试产信心,降低剖宫产率,且并不增加子宫破裂及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普通腹部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应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住院行全麻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三组麻醉中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1.0μg/mL、1.2μg/mL、1.5μg/mL,比较三组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4h、8h,A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5),而B组及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24h、48h三组的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33%、6.67%,明显低于C组的20.00%(P<0.05),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普通腹部手术后PCIA镇痛效果好,以1.2μg/mL浓度安全性及有效性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降低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会阴损伤的效果。方法将4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单胎头位)按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予常规分娩期心理护理、使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导乐分娩,鼓励采取自由体位等非药物性分娩镇痛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会阴情况。结果会阴侧切率观察组23.0%、对照组40.0%,会阴完整率观察组16%、对照组2%,会因Ⅰ度裂伤观察组61%、对照组56%,会阴Ⅱ度裂伤观察组无、对照组2%,两组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明显降低低危初产妇的会因损伤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本院共收治的胃癌患者50例,按照入院时间以及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全麻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分析两组胃癌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胃癌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2h、4h、8h、12h、24h)的VSA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患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癌患者在24小时内的PCIA按压次数与镇静评分比较,观察组显然更优(P<0.05);观察组胃癌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恶心,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癌患者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感显著更低,安全性跟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癌症患者姑息镇痛中硬脑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实行硬膜外阻滞行姑息镇痛治疗采取亚甲蓝复合罗哌卡因药剂;对照组实行“三阶段”姑息镇痛治疗采取吗啡辅以其他非麻醉性镇痛药。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术后5天内进行VAS评分,实验组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在5周后评分,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的吗啡使用量高于实验组,住院时间多于实验组,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和有效睡眠时间少于对照组、体质量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晚期癌症患者硬膜外阻滞行姑息镇痛治疗采取亚甲蓝复合罗哌卡因药剂可以在较长的时间使患者的疼痛减轻,减少患者镇痛药吗啡的使用量,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的正常睡眠和生活得到改善,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采用镇静镇痛药物治疗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与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ICU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60例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并采取常规护理的ICU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镇静镇痛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镇静镇痛效果达到A级的有58例,达到B级的有2例,无C级病例;对照组患者中镇静镇痛效果达到A级的有50例,达到B级的有4例,C级病例6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采取镇静镇痛药物治疗的ICU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安全护理,能显著提高镇静镇痛治疗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