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增强CT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SMA)夹层的价值。方法分析22例孤立性SMA夹层的CT特征,提出新的分型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2例夹层均累及SMA弯曲部前壁,其中21例(21/22,95.45%)经增强CT确诊;夹层近端距SMA开口平均(10.31±8.67)mm(0~32.03mm),夹层长度平均(73.37±42.69)mm(15.96-205.91mm)。按症状分组,无症状组(4例)夹层近端距SMA开口平均距离为(16.21±10.97)mm(1.00~32.03mm),有症状组(18例)平均为(9.17士6.15)mm(0~25.98mm);无症状组夹层长度平均为(34.81±44.01)mm(15.96-73.84mm),有症状组平均为(83.46±41.90)mm(26.40-205.91mm)。无症状组真腔狭窄率平均为44.16%±12.33%,有症状组为74.35%±22.37%(P=0.042)。随着夹层向SMA远、近端延展,保守治疗效果变差。结论增强CT是诊断SMA夹层的有效方法。孤立性SMA夹层均累及SMA弯曲部前壁,临床症状及疗效与夹层长度和真腔狭窄度有关。本研究提出的新分型方法有助于全面描述SMA夹层的影像学特征,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CT影像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 将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别采取彩超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将彩超检查设为对照组,将多层螺旋CT检查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确诊率、破口检出率。结果 对比两组的确诊率,观察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P < 0.05);对比两组的破口率,观察组检出率48%、对照组为44%,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彩超检查和多层螺旋CT都可以用于主动脉夹层,但多层螺旋CT检查效果更好,要作为主要检查方法。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多层螺旋CT 彩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诊断以及内科治疗。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X线胸片、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35例,CT血管造影检查25例,核磁共振成像检查20例,主动脉腔内造影6例。所有患者进行内科治疗,通过止痛、镇静以及降压等方法治疗,使血压降至为100-110/60-70mmHg,2例患者病情较为稳定后需要行血管置换术治疗。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以及体格检查,医师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查中,ECG诊断的正确率为0.00%,X线胸片诊断的正确率为34.29%,UCG诊断的正确率为97.14%,1例II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未检查出来,CT、MRI以及主动脉腔内造影检查诊断的正确率均为100.00%。主动脉夹层的内科治疗主要采用止痛、镇静以及降压等方法,使患者的血压达到100-110/60-70mmHg(1mmHg=0.133kpa),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论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以及症状做出初步诊断,对于难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可以进行X线胸片以及心电图检查帮助医师诊断,具有较好的筛选作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可靠,主动脉夹层早期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十分关键,另外采用CT血管造影、核磁共振成像以及主动脉腔内造影检查均能够帮助医师进一步确诊。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诊断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例症状性内脏动脉夹层(SAD)影像学诊断方法与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影像学检查并确诊的16例S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影像学检查的图像特点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例SAD患者经CTA诊断明确者14例,诊断符合率为87.50%;而通过DSA诊断明确者16例,诊断符合率为100.00%;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像学诊断中的CTA和DSA技术对症状性内脏动脉夹层(SA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症状性内脏动脉夹层 SAD 影像学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诊断及其外科治疗。方法1994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15例,经增强血管CT(CTA)、磁共振扫描(MRI)、超声心动图(UCG)确诊。右腋动脉及腔房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Bentall手术8例,Bentall手术加半弓置换4例,Bentall手术加主动脉弓全弓置换及术中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孙氏手术)3例。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42.6±16.3)min,平均心肌阻断时间(80.2±9.5)min,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0.1±6.7)min。死亡1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较为理想的方法;尽早诊断及手术,消除假腔、置换病变血管、重建分支血管是手术的基本原则。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成像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主动脉夹层在低场强MRI自旋回波(SE)序列和梯度回波(GRE)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6例均能清晰显示病变的范围、夹层起始部位、内膜片、真假腔,6例假腔内显示血栓。结论低场强MRI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对主动脉夹层作出准确及时的诊断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低场强 磁共振成像 自旋回波序列 梯度回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临床上的少见病,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3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该病的影像诊断和治疗效果。3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腹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甚至加重,行血管腔内裸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继续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3例患者支架腔内重建术均获成功,共植入7个裸支架;植入支架后患者的腹痛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3d后腹痛均消失。复查cT血管重建肠系膜上动脉内支架位置良好,支架腔内血流通畅,夹层及假腔消失。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裸支架 血管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 (AD)的早期诊断与急救处理。 方法 选取本院 20 例主动脉夹层 患者 开展 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2 月。所有患者均实行早期诊断和急诊处理, 分析 诊断成效 。结果 20 例患者中, 4 例出现误诊,误诊率为 20.00% ,其中 2 例冠心病、 1 例脑梗死 。 结论 在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所实行的诊断中实行早期诊断,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可以降低误诊的发生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早期诊断 急救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以进一步开阔基层医院医生的诊断思路,提高其诊断识别水平。方法 对我院在2017年4月15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接收的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诊断情况、临床表现、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确诊患者数量共计14例,误诊患者数量共计6例,其中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胸腔积液患者各1例,误诊为心绞痛以及急性胃肠炎患者各2例,确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70.00%和30.00%;所有患者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X线胸片检查、胸腹主动脉CTA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胸腹部MRI检查、心肌酶谱检查以及血清淀粉酶检查患者分别为11例、7例和8例;20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疼痛症状,其中12例患者为撕裂样疼痛,8例患者为压榨样疼痛;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胸部、腰部、背部以及腹部等;手术治疗患者共计8例,死亡2例;内科保守治疗患者共计12例,死亡5例,其中1例患者因术后突发呼吸循环衰竭致死,1例患者因术后肺部感染致死,5例患者因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致死。结论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相对复杂,在基层医院中,针对腹部或者胸部突发疼痛的患者,在排除急腹症或者急性心梗等疾病的可能性后,可重点考虑主动脉夹层,彩超对其有一定筛查意义,但是还需CTA或者其他影像学检查联合进一步确诊。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临床特点 基层医院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CT平扫与腹部CT血管造影检查,以手术结果或主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和分型结果。结果:腹部CT血管造影检出率(92.31%)明显比CT平扫(78.21%)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腹部CT血管造影对I型的检出率更高,与CT平扫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腹部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和分型方面的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CT血管造影 主动脉夹层 诊断价值
  • 简介: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报道越来越多,其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腔内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但目前尚未达成相关共识。因此,笔者通过文献复习,就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方案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消化道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 标签: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分型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医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3月就诊进行CT检查的7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CT征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其CT诊断的直接征象为不同密度的真、假两腔及剥离的内膜瓣、钙化内移的内膜,CT表现Ⅰ型22例(28.57%),Ⅱ型10例(12.98%),Ⅲ型45例(58.44%)。结论16排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具有准确、快速、无创伤的特点,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诊断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提高临床救治率。

  • 标签: 主动脉 夹层动脉瘤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夹层诊断总体异常28例,准确率为93.33%有较高准确率。主动脉瓣异常20例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率100%;主动脉弓部超声心动图诊断异常21例,诊断符合率95.45%;胸、腹主动脉经超声诊断异常19例,诊断符合率86.36%。结论经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为诊断主动脉夹层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无创性方法,而且超声以价廉、操作简便、无创伤、重复性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是目前主动脉夹层最简便易行的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主动脉夹层 临床应用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21年-2022年3月收治的疑似主动脉夹层的患者80例纳入本文研究实验,为患者分别采取CT平扫检查和腹部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呈现的图像质量以及伪影的发生率。结果:以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腹部CT血管造影检查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高于CT平扫患者,两组患者的应用价值对比存在一定的差异。腹部CT血管造影用于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平扫检查,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特异度对比无较大区别,因此准确度和灵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分析, 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68例患者中,I型患者有30例、II型患者有15例、IIIA型患者有12例、IIIB型患者有11例,腹部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I型患者的检出率高于CT平扫检查,P〈0.05统计学有意义。腹部CT血管造影检查的图像呈现质量高于CT平扫检查,伪影的发生率则低于CT平扫检查,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主动脉夹层患者采取腹部CT血管造影检查,能够为患者尽早的确诊疾病,尤其是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检出率更高,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

  • 标签: 腹部CT血管造影 CT平扫 主动脉夹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腹血管CTA(CT血管造影)在胸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20.1~2020.12内收治的80例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均实施胸腹血管CTA检查,结合检查结果,统计分析胸腹血管CTA对胸腹主动脉夹层的阳性检出率、检查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所选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与金标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025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