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在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患者卒中和系统性栓塞(SE)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证实。随着NOACs处方量的递增,规范NOACs在NVAF抗凝中的剂量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当处方不正确时,NOACs会增加缺血事件和卒中风险。因此,需要为合适的患者开出正确的剂量,以便在真实世界中,患者能够取得在随机对照试验(RCTs)中证实的NOACs益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国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文综述近年来非选择性ET受体拮抗剂和选择性ETA受体拮抗剂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进展。结果证明ET受体拮抗剂可以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结论对于未来发展极有潜力的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国内市场仍是空白,现应尽量避开国外专利,开发国内尚缺的技术含量高的新品种、新剂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对拮抗剂方案新鲜周期移植活产率(LBR)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2020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首次行体外受精(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且卵巢正常反应患者,行拮抗剂方案且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共765周期(765例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HCG日血清P最佳截断值为0.83 μg/L,将纳入周期分为2组:P<0.83 μg/L(444周期)和P≥0.83 μg/L(321周期)。主要观察指标为LBR,次要观察指标包括临床妊娠率(CPR)和早期流产率,并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CG日血清P水平对拮抗剂方案新鲜周期移植LBR的影响。结果P<0.83 μg/L组和P≥0.83 μg/L组患者女方年龄分别为(32.40±5.49)和(32.53±5.51)岁,男方年龄分别为(33.35±6.34)和(33.43±6.38)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0.83 μg/L组CPR为45.9%(204周期)高于P≥0.83 μg/L组的37.1%(119周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2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6);P<0.83 μg/L组患者的LBR为36.3%(161周期),高于P≥0.83 μg/L组患者的28.0%(90周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移植胚胎类型、移植胚胎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HCG日血清P水平是LBR的相关因素,OR(95%CI)分别为0.91(0.88~0.94)、2.36(1.04~5.35)、1.84(1.14~2.95)、1.16(1.07~1.25)、0.63(0.44~0.89),均P<0.05。结论在卵巢正常反应人群中应用拮抗剂方案,当HCG日P≥0.83 μg/L时,新鲜胚胎移植CPR和LBR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接受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前应用口服避孕药(OC)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治疗的拮抗剂方案的患者436例,分为OC预处理组(144例,147个取卵周期)和未预处理组(292例,306个取卵周期),比较两组的治疗经过及妊娠结局,主要结局指标为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次要结局指标为获卵数、MⅡ卵子数、胚胎数及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结果OC预处理组和未处理组年龄M(Q1,Q3)分别为 33(30,36)和34(30,38)岁。OC预处理组MⅡ卵子(7/9)高于未预处理组(6/8)(P=0.002),两组的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OC预处理组61.7%比未预处理组54.6%)、鲜胚移植周期移植临床妊娠率(34.4%比35.6%)、获卵数(9个比8个)及胚胎数(6个比6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拮抗剂方案前行OC预处理可增加成熟卵母细胞数,对累积妊娠率有增加趋势。
简介:报道了一种以四氮杂大环镍(II)配合物为催化剂的B—R化学振荡体系[NIL](ClO4)2-KIO3-H2SO4-CH2(COOH)2—1-1202,其中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4,11-二烯。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反应机理。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BOPPPS有效教学模型在丰田TEAM-GP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的效果。研究首先对BOPPPS模型和丰田TEAM-GP课程进行了解析,随后依托BOPPPS有效教学模型开展了TEAM-GP课程的教学设计,最后通过实践验证BOPPPS有效教学模型在丰田TEAM-GP课程中的合理性。研究方法采用了实验研究法,旨在全面评估模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成效。实践结果表明,BOPPPS有效教学模型能显著提升课程参与度、学习动机以及知识掌握程度。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有效使用BOPPPS教学模型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