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全血质控品对血液分析仪的监控能力不是很完善,寻求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最大程度确保实验质量的有效监控措施。方法利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检测临床标本,分别统计MCV、MCH、MCHC三项参数的均值与标准差,同时按统计规律剔控制限浮动在+3%内。结果一方面浮动均值法能够及时发现全血质控品溯源所不能提示的诸多影响因素;另一方面MCV、MCH、MCHC的均值在仪器状态良好时都在较小范围内变化,MCV、MCHC的结果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会有一定变化。结论经试验证明浮动均值法是全血质控品非常好的补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16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护理组中出现了1例术后出血患者,1例鼻腔粘连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2/58),对照组中出现了5例术后出血患者,2例鼻腔粘连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7%(7/58),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同时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证医护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和完成。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低度近视且视功能正常患者常戴镜与不常戴状态下一年后的屈光状态,探究低度近视眼功能正常患者是否需要常戴眼镜,为临床戴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门诊8-13岁<-2.00D低度近视且视功能正常患者155人,按常戴与不常戴分实验组72人与对照组83人进行前瞻性观察一年,进行精确验光,对比一年间两组患者屈光增长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近视度数一年平均增长了-1.03±0.26D,实验组患者一年平均增长了-0.75±0.2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论低度近视视功能正常患者应根据情况适当配戴合适的眼镜,这样有助于减缓屈光增长速度,对近视矫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常安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慢性腹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88例慢性腹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美常安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思密达药物治疗方案,两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一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对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腹泻患者行美常安药物治疗,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也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五常法”的管理效果。方法选择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自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实施“五常法”作为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主要手段作为观察组,与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的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为对照组相比较,观察和比较“五常法”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救物品完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五常法”,能够有效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五常法”护理模式对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本人知情同意情况下,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1500例消化内镜诊疗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消化内镜护理模式进行消化内镜诊疗。此外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1500例消化内镜诊疗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用“五常法”消化内镜护理模式进行消化内镜诊疗,观察两组患者消化内镜护理质量及“五常法”实施前后消化内镜中心每日工作量。结果对照组患者消化内镜护理质量与研究组患者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常法”实施前后消化内镜中心每日工作量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常法”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消化内镜护理质量,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肺出血新生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HFOV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对照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氧合指数、肺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结果HFOV叠加常频通气组治疗后6、12、24、36小时氧合指数(0I)明显低于HFOV组,肺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较HFOV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高频振荡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较单纯高频振荡通气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