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产妇分娩的心理特点,总结如何正确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以增进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根据产妇的体语了解产妇的心理需求,从而促进产妇分娩顺利进行,促进产后身心恢复健康。

  • 标签: 肢体语言 分娩 应用 心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锻炼方法。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进行对比得出康复效果。结果早期康复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康复护理训练是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康复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肢体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了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住的8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实施肢体康复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都有明显的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病人早期实施肢体康复护理,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 早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进一步认识并能适时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l月至2011年12月本院妇产科发生的12例肢体静脉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治疗等。结果妊娠、分娩及手术为妇产科肢体静脉栓塞形成的常见高危因素,患者常有多因素联合作用;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发展为肺栓塞。结论妇产科肢体静脉栓塞病例临床少见,但可能进一步发展至肺栓塞致患者猝死。在对者进行早期诊断后积极治疗和密切观察均可治愈,预后较好。

  • 标签: 静脉栓塞 高危因素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肢体局部在受到创伤后气血运行受阻,形成瘀血、水肿。瘀血可以用活血类消除,而水肿时常难以消退。水肿会影响肢体功能的康复,以补气、温阳、活血、行气、祛风的五原则为理论指导能较快的将水肿退去,局部不适感觉消失,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病人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 标签: 创伤后水肿 五原则 水肿消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对功能恢复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发病48小时后,病情相对平稳时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为发病早期,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内即开始康复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做关节被动活动与患者主动运动相结合。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尽早康复锻炼,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从而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护理所产生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92例脑中风疾病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护理。结果92例患者肢体功能和语言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恢复,获得了最大限度的独立生活能力。结论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 标签: 中风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竹医灌注Ⅰ号”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对4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保留灌肠、院外指导、电话随访等。结果这些措施确保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 方剂 保留灌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体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8例肢体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该病均继发于肢体微小创伤之后,局部溃疡创面沿肢体纵轴慢性、顽固性蔓延,全身症状较轻,不同于其它部位的坏死性筋膜炎表现。8例病人均治愈。结论肢体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其特有的临床表现,而细菌学检查意义不大。全身支持、局部清创、药物辅助是治疗的要点。

  • 标签: 坏死性筋膜炎 肢体 诊断
  • 简介:摘要头针因其在治疗中风肢体痉挛的特殊疗效备受临床针灸医生的亲睐,其作用机理亦受到普遍关注。患侧肢体痉挛状态是中风病最主要的功能障碍一,过高的肌张力直接影响病人的运动功能,活动能力,痉挛状态伴有疼痛还影响病人睡眠,情绪及精神心理状态1。因此偏瘫的恢复过程中,痉挛是关系到恢复程度的核心问题,如何有效地抑制痉挛是中风恢复期治疗的主要内容及难题。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头针治疗中风肢体痉挛较体针疗效明显16-17。

  • 标签: 头针 中风肢体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新入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只采用脑卒中常规的内科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和急性期良资位摆放。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偏瘫肢体的肌力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出院时偏瘫肢体肌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及急性期良资位的摆放可改善偏瘫肢体的肌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功能锻炼 摆放良资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时对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定,分为正常组和抑郁组,其中正常组32例,抑郁组28例,分别对其入院时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测评法),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在病程3个月时重新评定,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抑郁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损伤的恢复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状态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功能恢复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文献分析2例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imbshakingtransientischemicattacks,LSTIA)患者的特点,探讨该类疾病临床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例LSTIA患者进行动态脑电图、彩色多普勒(TCD)、磁共振成像、CT动脉血管造影(CTA)、全脑血管造影(DSA)等检查,分析其结果的特异性。结果首发症状为发作性肢体抖动的患者,易误诊为继发性癫痫,且抗癫痫治疗无效,DSA等检查提示颈内动脉系统均存在严重狭窄或闭塞,给予抗动脉硬化(如抗血小板,调血脂等)或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发作减轻或停止。结论LSTIA为少见TIA类型,呈发作性、无意识障碍的单侧肢体无力及抖动,可与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类似,易误诊,临床可行脑电图、TCD及DSA等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 标签: 肢体抖动 全脑血管造影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脑卒中致残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负担,促进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方法选择50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对其偏瘫肢体采取系统的训练。结果偏瘫减轻,肌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偏瘫肢体功能训练配合其它综合治疗是该病恢复期的有效方法,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爆炸伤的治疗以及其带来的危害。方法回顾1979年以来我县收治的347例爆炸伤的治疗及疗效。结果347例爆炸伤中12例行左大腿下段截肢术、17例行右大腿下段截肢术、152例行左小腿截肢术、166例行右小腿截肢术。结论爆炸伤组织毁损严重,为挽救生命,对伤肢在治疗上多数采用截肢术。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 标签: 爆炸伤 毁损伤 截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和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被动与主动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对58例脑梗死患者实行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利用Brunnserorn偏瘫上下肢功能评价法以及BaItnel指数评定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改善了肢体的运动功能,并且ADL能力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有助于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残疾程度,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死 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