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心灵对有限(想象力的直观)和无限(理性理念)的超越中,对于康德所说的数学的崇高的这种超越,在这样一种崇高的对立和超越中

  • 标签: 崇高美学 康德崇高 美学新论
  • 简介:康德对人本身充满了敬意。他认为有意识、能思考、有道德情感的人是宇宙间最神奇的创造物,把人贬低为某种目的的工具是不合理的,人应当是主体,人本身就是目的——最后的目的。人是一个类,有它的类的本质和规定性。所以康德很特别地用复数“我们”来指称人类。不管是他的美学或是神学,都来自这种“人本”的基础。在《判断力批判》中,他说:“没有人类,这整个创造就只是浪费、徒劳、没有最后目的。”

  • 标签: 康德 德国 美学思想 神学思想 审美判断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在心灵对有限(想象力的直观)和无限(理性理念)的超越中,对于康德所说的数学的崇高的这种超越,在这样一种崇高的对立和超越中

  • 标签: 崇高美学 康德崇高 美学新论
  • 简介:康德美学对中国的意义在于不同学者在康德研究中发挥出或者印证自己的美学观点,就当代而言,这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扬弃的过程.从宗白华的批判,到朱光潜在肯定中作出补充,再到李泽厚在述评中提出新的美学道路,以及新时期其他学者的创造性解读.这个过程也就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历程的缩影.

  • 标签: 康德 判断力批判 形式主义 人类学本体论美学
  • 简介:[1]死刑当然是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存在的一种法律制度,而康德则明确地从法律的立场来界定国家,  康德主张可以适用死刑的两种罪行是

  • 标签: 康德死刑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理性的立法对象是自由,《纯粹理性批判》涉及理性如何为自然(王国)立法,《实践理性批判》涉及的乃是理性如何为自由(王国)立法

  • 标签: 康德哲学
  • 简介:康德是唯心主义哲学家,是二元论者。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批判康德哲学,早已做过原则指示,标明了方向和路线,这是必须认真遵循的。对待康德哲学,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揭露和批判康德哲学中的先验唯心主义;同时,在辩证的否定中,估价和肯定康德哲学的合理成分。在康德认识论中,“综合”思想占有突出的地位。通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经常可以发现“综合”的思想在闪光。“先天综合判断”中有综合,“统觉的综合统一”中有综合,范畴体系的“三分法”中也有综合……康德何以这样注重“综合”?这自然要引起康德哲学研究者的兴趣和注意。

  • 标签: 先天综合判断 统觉 普遍必然性 客观演绎 认识论问题 范畴体系
  • 简介:<正>一、美和崇高的区别康德认为,美(指优美—笔者)和崇高的自身都是令人愉快的,对它们的判断都是审美的。但它们也有相异之处。首先,美寄植在“对象的形式”中,这种形式是有限的。如攻瑰花的美,就是寓于它那具体可感的形式之中的,是可以把握的,因而是有限的。崇高则寄植在“对象的无形式”中,这种形式是无限的。如昊昊苍天、茫茫宇宙的美,就是寓于它那超感官的混沌的无形式之中的,是无法把握的,因而是无限的。

  • 标签: 康德 崇高感 想象力 审美活动 审美观照 审美判断
  • 简介:康德哲学最核心的是自由问题.由于人的自由-自在的存在是一切道德法则的根据,最后则是每个个人之绝对尊严与不可让渡的绝对权利的基础,因此,当康德在为自由辩护的时候,他也就在为每个人的绝对权利与绝对尊严奠定基础.这是康德哲学之所以在推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人权观念与人权实践的深化具有持久力量的原因所在,当然也是它对近现代政治学说具有持久影响的原因所在.

  • 标签: 自由 尊严 权利 不可让渡 政治哲学
  • 简介:<正>黑格尔认为区分知性与理性是康德的独创。仅就名称言,康德新创的是“知性”,但就实质言,知性与感性之相互依存地构成经验,正同于前康德的感性与理性功能。因此,知性基本上相当于前康德的“理性”,但作了更精致的限定;作为无限性思维的理性,才是康德三分法中的创新。但康德研究中最薄弱的部分恰是理性;而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理性就失落了。在前康德二分法的意义下,感性与理性这对术语(外加“非理性”)已成为现代文化最重要的语言思维构架之一。从康德去看,这里只有感性与知性,却缺失了理性。本文拟通过回溯康德审查这一现状。

  • 标签: 感性与理性 康德 马克思 道德法则 商务印书馆 知性
  • 简介:<正>一般地说,国内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对康德的典型理论是不够重视的。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认为康德的典型观是“类型论”,而且是形式主义的;二是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没有正面论述艺术典型问题。其实,这也许是一种误解。康德的典型理论在德国古典美学的典型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接触的资料中,朱光潜先生对康德的典型理论是重视的。他在《西方美学史》中把康德的典型理论放在醒目的地位上,而且作了较为详细与系统的评述。

  • 标签: 典型理论 审美意象 康德 形象显现 想象力 德国古典美学
  • 简介:1近代哲学从其开始,对于概念的研究,主要限于探求其根源、性质及应用范围.在这些问题上,尽管各国个哲学家各有己见,但从本质上可分为经验论和唯理论两派.经验论主张,概念是思维从感性材料中现成的分析、归纳出来的,因而不论它们多么复杂,都可还原为感性材料,并和它们相一致.唯理论主张,思维具有一种超越感性对象的能动创造作用,它无需借助于感性材料便在本身就具有了现实的知识内容或天赋观念.天赋观念作为理性的固有内容,不仅本身只有无须经验证实的天然自明性,而且还和客观存在的规律具有一致性.但经验论和唯理论自觉不自觉地都肯定了理性的作用,并都毫不怀疑理性概

  • 标签: 感性材料 范畴表 范畴理论 近代哲学 综合判断 先验逻辑
  • 简介: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世界,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很强调审美判断的,并没有为对象的立法权力(英译本

  • 标签: 康德哲学
  • 简介:本文认为,批判性、先验性和调和性是康德哲学的三个基本特点。康德第一次给“批判”一词赋予了新的哲学含义,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先验”一词作了特殊的哲学界定,列宁将康德的哲学性质及其特点明确规定为调和性。

  • 标签: 康德 批判 先验 调和
  • 简介:《实践理性批判》涉及的乃是理性如何为自由(王国)立法,《纯粹理性批判》涉及理性如何为自然(王国)立法,理性的立法对象是自由

  • 标签: 康德哲学
  • 简介:<正>什么是依存美?康德的定义是这样下的:“以这样的一个概念并以按照这个概念的对象底完满性为前提……是作为附属于一个概念的(有条件的美),而归于那些隶属于一个特殊目的的概念之下的对象。”,与之相反,纯粹美却是这样一种美:“不以对象的概念为前提,说该对象应该是什么。”从二者的比较观照中,显然,康德认为纯粹美是一种单纯形式的静观,容不得半点“概念”即利害感的骚扰。相反,依存美的最大特点却恰恰在于它的“概念性”,依存美不是一种空洞形式美,而是一种包蕴着理性内容的有条件的美。在这里,笔者从依存美的特点出发,单就依存美的价值作用问题,从四个方面谈谈我们肤浅的认识,以就教于方家。一、依存美肩负着在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架桥过渡”的重任康德美学驮负着沉重的哲学使命。他的《判断力批判》是出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需要,即作为《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过渡的桥梁而写的,并因此才使其庞大的哲学体系得以最终完成。如康德所说:“我以此结束我的全部的批判工作。”面对康德美学庄严的哲学使命,纯粹美陷入无可奈何的困境。最终,在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架桥过渡”的重任也就历史性落到了依存美的头上,康德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过渡具有双重含义:一是由自由概念领域向自

  • 标签: 依存美 自由概念 自然概念 康德美学 实践理性批判 美的理想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康德认为人对动物负有间接义务,康德主张对动物的义务,本节集中讨论康德关于动物的非人格存在、不作为直接的道德关系对象、但人类对动物背负间接义务的思想

  • 标签: 动物道德 地位说 康德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