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散发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以及疾病的转归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5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符合“散发性脑炎”临床诊断标准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的共有27例(51.92%),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有13例(25.00%),表现为昏迷的有3例(5.77%),首发症状为精神症状的有6例(11.54%),偏瘫2例(3.85%);经脑脊液检查出现异常的有28例(53.85%);影像学检查中头颅CT检查异常的有2(3.85%)例,脑脊液穿刺检查发现糖、氯化物以及脑脊液细胞数等在正常范围的分别为74.51%、52.95%和69.47%;蛋白正常的有51.49%;有32.64%的患者出现外周血中白细胞升高,主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淋巴细胞升高的仅有11.15%。患者在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在52例患者当中,治愈率为64.53%,好转率为30.14%,病死率为0.89%,失随访率为4.44%。结论散发性脑炎的临床指征多样,应结合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行诊断,仅凭一种症状或体征不能确诊。散发性脑炎患者通常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散发性脑炎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011年收住的36例散发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22例(61.1%),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18例(5.6%),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10例(27.8%),以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的2例(5.6%),抽搐2例(5.6%)。36例患者头颅CT平扫均无异常发现,脑脊液压力升高的14例(38.9%),糖下降的12例(33.3%),蛋白升高的16例(44.4%),细胞数升高的24例(66.7%),血像升高的8例(22.2%),血像降低的12例(33.3%)。随访治愈24例(66.7%),好转10例(27.8%),失访2例(5.6%)。结论散发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但以发热、头痛、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要对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简介: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poradicinclusionbodymyositis,sIBM)为一组老年慢性、进行性骨骼肌炎性疾病。1971年由Yunis等首先提出,1978年Carpenter等正式确立该病为一独立疾病实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以屈指、屈腕及伸膝力弱最为显著。病理改变以骨骼肌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内镶边空泡(RV)和淀粉样物质沉积,以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管丝样包涵体为特点。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是该病的特点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国外文献报道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进行性骨骼肌疾病,但目前国内对这一疾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现仅结合文献及临床体会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内散发性克雅病(sCJD)的临床特征。方法在回顾性报道广州红十字会医院2019年10月诊治的1例临床很可能sCJD患者病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检索获得的2009~2019年国内核心期刊公开报道的且符合2009年新版MRI-sCJD联合标准的82例临床很可能或确诊sCJD患者的个案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78例为临床很可能sCJD,5例为确诊sCJD;男性45例,女性38例;中位年龄63(58,68)岁;有病程记录者56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4.3(2.9,7.0)个月;首发症状和主要症状体征呈较高的异质性和非特异性,但以进行性认知障碍、肌阵挛、共济失调、视觉障碍和无动性缄默等多见。与≤65岁的非老年患者相比,小脑症状和视觉障碍的发生率在>65岁的老年患者中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2.4%(73/79)的患者弥散加权成像(DWI)中检出皮层和(或)基底节和(或)丘脑高信号,其中基底节受累患者比基底节未受累患者更易出现无动性缄默症状(62.5% vs. 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在首发症状出现前7个月检出DWI上皮层异常高信号,4例经动态随访而临床确诊的患者显示出与临床症状和体征高对应性的脑区DWI信号变化。结论sCJD好发于中老年人,其临床症状体征、病程和DWI异常均具有较高的异质性,且后颅窝受累症状更易出现于老年患者中;DWI上的基底节受累征象可能是疾病恶化的预警信号,动态DWI随访有助于早期识别及客观反映患者的脑内病变。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散发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有些患者由于兴奋躁动不能合作,达不到休息的目的,对此可以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给予患者间断约束,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0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按年龄和病因分组,比较各感染人群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肝衰竭发生率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老年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高于青壮年组(P〈0.05),白蛋白水平低于青壮年组(P〈0.05),住院天数高于青壮年组(P〈0.05);按病因分组中,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组及戊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住院天数亦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结论戊型肝炎患者以青壮年和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以急性黄疸型多见,老年、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组和戊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病情重,但预后均尚好。
简介:摘要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具有高度恶性、早期转移、易复发等特点。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sporadic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sMTC)是其主要病理类型,约占75%,与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hereditary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hMTC)有较为明确的RET基因胚系突变相比,sMTC致病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sMTC的基因变异特点及其与肿瘤风险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体细胞RET基因变异、体细胞RAS基因变异、CDKN基因变异及其他类型的分子机制等,旨在从病因学的角度为sMTC患者的诊断、预后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微卫星位点的分析,了解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收集131例结直肠癌的血液和肿瘤标本,分离DNA,荧光标记引物后通过PCR扩增,并在DNA测序仪上进行毛细管电泳,Genescan软件收集扩增片段进行分析。结果131例结直肠癌中27例(20.6%)为MSI-H阳性,30例(22.9%)为MSI-L,75例(57.3%)为MSS。MSI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相关(P<0.05),而在性别、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MSI对散发性大肠癌进行分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