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重症肺部感染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危急,据统计,重症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则会病变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是多个器官逐渐衰竭等,直到患者死亡。目前,临床中,一般会通过抗生素和对症支持方法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但是临床疗效不佳。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属于新型治疗手段,通过抗生素降阶梯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保证治疗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降阶梯抗生素药物治疗时所展现的临床效果及研究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均来自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断治疗重症肺炎的老年患者,共计150例,并根据患者治疗时采用抗生素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抗生素治疗)和观察组(降阶梯抗生素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炎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包括咳嗽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体温复常、维持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用时更短,各项炎性因子指标也低。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降阶梯抗生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ICU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抗生素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抗生素降阶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WBC(白细胞计数)、CRP(C反应蛋白)、CPIS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不良反应(药物过敏、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CRP、CPIS评分、心率、呼吸频率、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BC、CRP、CPIS评分、心率、呼吸频率、PaO2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通过抗生素降阶梯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治疗指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8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形式,2组均40例,常规抗生素治疗纳入到对照组之中,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加以对比。结果:(1)治疗前炎性因子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老年重症肺炎治疗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指标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老年重症肺炎治疗后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1s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较之于对照组得以升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3)治疗前血气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老年重症肺炎治疗后血氧分压较高、二氧化碳分压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4)较之于对照组(27.50%)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其观察组(7.50%)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下降,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8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形式,2组均40例,常规抗生素治疗纳入到对照组之中,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加以对比。结果:(1)治疗前炎性因子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老年重症肺炎治疗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指标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老年重症肺炎治疗后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1s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较之于对照组得以升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3)治疗前血气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老年重症肺炎治疗后血氧分压较高、二氧化碳分压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4)较之于对照组(27.50%)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其观察组(7.50%)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下降,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细菌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儿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的恰当性,探讨抗菌药物降阶梯(ADE)治疗在PICU脓毒症患儿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收治的123例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及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经验性抗菌药物使用及调整情况和ADE的实施率等临床资料。根据抗菌药物调整情况分为降阶梯组和非降阶梯组,比较其临床特点和结局指标。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23例患儿中男70例、女53例,年龄11.4(2.8,56.5)月龄,其中41例体液培养阳性,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不足的有3例(7.3%),使用充足的有38例(92.7%),其中28例为抗菌药物使用过度,10例抗菌药物使用恰当。降阶梯组患儿46例、非降阶梯组患儿77例,两组间PICU全因病死率、住院花费、住院期间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再次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使用过针对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的101例患儿而言,降阶梯组患儿43例、非降阶梯组患儿58例,降阶梯组此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比非降阶梯组短[5.0(4.0,12.0)比 9.5(7.0,13.0)d,Z=-3.14,P=0.002]。结论经验性抗菌药物使用过度情况仍非常常见,但ADE的应用情况却不理想,ADE可以减少针对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并且对脓毒症患儿的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
简介:医院急诊急救专业的工作方式不同于其他专科,主要承担各种疾病急性发作时期的抢救工作。急诊患者大都有起病急,具有病情变化较快、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较强、病情较为复杂等特征,要求急诊科医务人员要有科学思维,短时间快速分析病情后得出最佳综合判断,给予针对性强的救治。降阶梯思维模式是一种系统科学高效的急诊临床思维模式,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疾病误诊和漏诊机率的重要基础,它要求做急诊症状鉴别诊断时通常从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到无生命危险的一般疾病和慢性病,在急诊急救临床工作及临床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患者病情控制与临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5例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进行治疗干预,统计患者研究期间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15例患者退热时间为(5.11±1.05)d、症状改善时间(4.38±1.24)d、肺部炎症改善时间为(7.37±3.11)d;其中53.33%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0-6d内既出现核酸转阴表现;统计患者不良反应,26.66%的患者与治疗初期表现出消化道反应,单位对整体治疗产生影响。结论:在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缓解患者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有积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阶梯思维导入“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SBAR)模式运用于急诊-ICU患者交接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急诊-ICU转出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普通模式进行患者交接,研究组则选择降阶梯思维导入SBAR模式进行交接,观察分析交接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交接总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不良事件明显减少(P<0.05)。结论:为急诊-ICU患者提供降阶梯思维导入SBAR模式,能让转运交接期间的不良事件明显减少,让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