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例。方法自2011-2015共78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男26例、女52例,年龄38-93岁,平均年龄74岁。均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定期随访。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25-80min,平均40min。出血量50-250ml,平均120ml。78例患者中,70例随访,时间12-22周,平均16周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评分优50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9%。讨论闭合性复位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少、出血少、固定牢靠。鉚合强且能有效防止股骨颈部切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固定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缩短钢板对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实施动力髁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75例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3%,对照组为22.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解剖型锁定钢板(AL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ALP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19.32±20.1)ml、(61.32±10.2)min、(74.21±10.8)ml,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用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加快痊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60例老年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用PFNA内固定。结果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时间短,且可早期下床负重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PFNA技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简介:长期以来,在临床上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均以内固定治疗为主。20世纪70年代围外肝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但在我国尚未得到认可,目前争议颇多。我科白2002年8月至2006年8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35例老年不稳定型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住早期下地负重、迅速恢复髋关节功能到伤前水平及减少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使用PFNA治疗52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男24例,女28例,年龄46-92岁,平均71岁,对该治疗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本组52例,手术时间40~70分钟(平均55分钟),术中出血100~220ml(平均160ml);全部病例都获得骨折愈合,无髋内翻及内固定切出螺钉穿出或者退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FNA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患者早期活动的优点,是理想的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物。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使用PFNA治疗23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男14例,女9例,年龄44-91岁,平均71岁,对该治疗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本组23例,全部病例都获得骨折愈合,无髋内翻或者退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FNA具有切口小,允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是较理想的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物。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 2021-02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15 例患者资料,男7例,女8例;年龄 80~91 岁,平均 85.6 岁;均为单侧;骨折按Evans分型为Ic型6例,Id型9例。所有患者作常规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利用春立160型股骨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 15 例均获得3年以上随访,未出现感染、假体失稳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疗效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分:优13 例,良1 例,可1 例,优良率为93.3%。Engh固定/稳定标准评定假体和骨界面的骨长入效果:均为骨性固定。结论 春立160股骨柄半髋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术后能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32例股骨转子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在普通可透视床上行微创行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没有骨科牵引床的情况下,通过闭合或小切口辅助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固定牢靠、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骨折愈合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FNA治疗老年患者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本组资料共有59例患者,按AO/ASIF分型A2型骨折48例,A3型11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情况、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骨折全部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51例手术操作顺利,骨折复位52例好,可7例。48例患者在术后12周骨折愈合,39例患者恢复到伤前活动水平。有8例患者术中操作中遇到问题,随访中没有螺旋刀片切割股骨颈和进入髋臼,股骨干骨折及内固定失效病例发生。结论PFNA能够成功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且并发症少,螺旋刀片能够增加在骨质疏松骨骼的锚固力和防止股骨头颈切割。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ALP)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2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ALP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评分明显升高,骨折愈合时间、部分及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ALP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骨转子间骨折均有较好安全性,但PFNA固定治疗可缩短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DHS与PNFA手术治疗49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分析。DHS组20例,PFNA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再次手术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4~18个月,平均10.6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骨折复位效果,股骨颈螺钉的位置,He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内固定失败率导致再次手术发生率比DHS组(P<0.05),结论DHS与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并发症方面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以及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给予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到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A组(ALP)与B组(PFNA),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性。结果A组与B组患者的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B组研究对象的术后卧床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所需时间与A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ALP两种手术方式用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PFNA手术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手术创伤小等基本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骨科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各30例,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2~28个月至骨折愈合后,平均16个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离床时间及术后颈干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统计DCS组发生髋内翻1例,DHS组例发生髋内翻7例,内固定失效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选用DCS与DHS内固定在临床操作方面具有相似的手术侵袭性,但DCS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