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胸腔切除患者(40例)行数字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加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析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下床时间、拔管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胸腔镜 肺切除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切除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间收治的70例胸腔切除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护理效果、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VAS、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胸腔镜 肺切除术 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大泡切除患者的临床手术配合与护理干预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胸腔大泡切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为对照组,临床手术配合与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气指标、不良情绪评分,围手术期指标,评价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术后血气指标术前提升,研究组更高,而不良情绪评分较术前降低,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腔大泡切除患者中,实施以临床手术配合与护理干预下,可显著的改善患者术后的血气指标,减轻不良情绪,缩短手术、麻醉、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减少中出血量,效果理想。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术 临床手术配合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提升胸腔结节切除患者康复效果的过程中使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胸腔结节切除患者,2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比较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中输液量、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更优,研究组并发症明显更少,P<0.05。结论:在提升胸腔结节切除患者康复效果的过程中使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 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治疗肺部磨玻璃样结节患者中采用胸腔精准切除对其产生的临床效果、预后影响。方法:取我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期间进行治疗的60例肺部磨玻璃样结节患者,将其分为接受胸腔肺叶切除的30例对照组、接受胸腔精准切除治疗的30例观察组。比较其治疗结局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所用时间上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肺部磨玻璃样结节患者中采用胸腔精准切除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和术后出血量,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标签: 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 肺部磨玻璃样结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大疱切除后不放置胸腔引流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友爱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胸腔大疱切除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不放置胸腔引流管,对照组放置胸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氧合指数、术后24 h、48 h、72 h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后24 h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分别为(2.6±1.2)分、(1.5±0.8)分、(0.9±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1.4)分、(3.8±1.5)分、(2.8±1.7)分(t=1.34、1.13、0.92,均P < 0.05)。观察组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33%(1/30)、20.00%(6/30),均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46.67%(14/30)(χ2=6.40、4.25,均P < 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3.4±0.8)d、(1.1±0.3)万元,均明显短于、少于对照组的(6.5±1.4)d、(1.4±0.5)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2、-1.88,均P < 0.05)。结论胸腔大疱切除后不放置胸腔引流管是可行的、安全的,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胸腔镜检查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肺大疱切除术 胸管 胸腔引流 氧合指数 疼痛测定 手术后并发症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性联合切除应用在支气管扩张患者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因支气管扩张症接受胸腔联合切除的患者资料。手术指征是经高分辨CT(HR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患者,影像学存在手术靶区,同时存在反复感染、咯血或持续咳痰等临床症状且接受内科治疗症状缓解欠佳。资料完整患者11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解剖性联合切除(解剖组,62例)和非解剖性联合切除(非解剖组,51例)两组。检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持续漏气、支气管胸膜瘘、咯血、肺部感染等)等指标来评估手术安全性,术后1年随访复查,记录两组术后1年功能变化、肺部感染再入院就诊次数以及咯血症状控制等评估手术效果。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灶范围、切除范围、术后功能(包括FEV1占预计值%变化,DLCO占预计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解剖组(116.9±29.7)min,非解剖组(107.3±28.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天数解剖组(5.6±3.8)天,非解剖组(6.9±5.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在术后并发症方面,非解剖组在术后再咯血、支气管胸膜瘘以及后1年内因肺部感染入院次数多于2次的患者均多于解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采用胸腔解剖性联合切除的手术方式安全性良好,且并发症更少,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肺段切除 解剖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微创切除与传统开胸切除治疗纵隔肿瘤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7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n=38)与对照组(n=36),研究组给予胸腔微创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3、5 d的应激指标[血浆中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CRP、PCT、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生活质量调查简明量表(SF-36)评分[(90.57±10.56)分]高于对照组[(69.59±1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 d,研究组COR水平[(80.98±10.45)、(93.45±13.11)nmol/L]低于对照组[(135.23±13.41)、(155.67±14.56)nmol/L],t=19.337、19.282, P均<0.001;术后5 d,研究组ACTH[(3.71±0.84)pmol/L]低于对照组[(4.56±0.95)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2/38)低于对照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微创切除相比于传统开胸切除治疗纵隔肿瘤,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纵隔肿瘤 胸腔镜微创切除术 传统开胸切除术 炎症因子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经剑突下单孔胸腔双侧大疱切除的安全性及术后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经剑突下单孔胸腔双侧大疱切除治疗的双侧大疱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FTS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治疗,FTS组根据FTS理念制订围期流程并实施手术方案。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围期疼痛和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比较,FTS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功能指标则提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速康复外科 单孔胸腔镜 肺大疱切除术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胸腔口食管癌切除期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9-2015.9在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1例,分别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液外渗、低体温、压疮的发生情况,以及引流量、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的体液外渗(7.32%)、低体温(4.88%)、压疮(26.83%)、引流量(157.03±40.21)ml、住院时间(12.02±3.4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体液外渗(36.59%)、低体温(39.02%)、压疮(26.83%)、引流量(235.54±60.06)ml、住院时间(30.82±8.11)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根治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体液外渗、低体温、压疮等情况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护理 胸腔镜 食管癌切除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电视胸腔下肺叶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行全电视胸腔下肺叶切除患者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围期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治愈顺利出院,无并发症情况发生。结论在全电视胸腔下行肺叶切除时,采取有效的围期护理办法,加强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采取有效的并发症防治办法,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电视胸腔镜 肺叶切除 围术期护理 出血
  • 作者: 刘俊 熊薇 曾庆武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5期
  • 机构:新余市人民医院 3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完全胸腔下解剖性切除治疗小结节病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56例小结节病灶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8例接受肺叶切除的患者列为参照组,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8例接受解剖性切除的患者列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功能、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功能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功能更好,(P

  • 标签: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小结节病灶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行两种手术方式切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临床诊断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并行切除的患者101例,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切除50例(RATS组),同期行电视胸腔切除51例(VATS组),通过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站数、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1天胸腔引流量、术后3天胸腔总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切除,无中转开胸及围期死亡病例。中出血量[(34.40±12.96)ml对(85.10±26.41)ml,P=0.000 ]、淋巴结清扫站数[(4.72±1.20)站对(3.60±1.40)站,P=0.000]及淋巴结清扫数目[(15.14±5.91)枚对(10.76±5.26)枚,P=0.000],RATS组均优于VA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153.90±21.88)min对(155.39±25.04)min,P=0.751]、术后1天胸腔引流量[(217.80±76.94)ml对(210.98±86.98)ml,P=0.678]、术后3天胸腔总引流量[(612.60±169.93)ml对(595.10±203.90)ml,P=0.641]、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5.36±2.33)天对(5.18±2.54)天,P=0.706]、术后住院天数[(7.50±2.35)天对(7.47±2.93)天,P=0.95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达芬奇机器人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较电视胸腔切除中出血更少,淋巴结清扫站数及数目更多。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术 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腔切除治疗孤立性动静脉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例孤立性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完成胸部CTA及三维重建,均行全身麻醉胸腔切除.结果CTA显示动静脉瘘瘤体长径3.0~5.0cm,术后无出血、咳血、严重漏气及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10例病灶均彻底切除,无中转开胸.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个月不吸氧时,10例患者桡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分别为(62.5±6.7)、(70.2±4.8)、(75.4±4.8)mmHg(1mmHg=0.133kPa),依次显著提高(P〈0.05).10例患者随访时间3~30个月,动静脉瘘无复发.结论胸部CTA及三维重建指导的胸腔切除是治疗孤立性动静脉瘘非常有效的手段,创伤小,恢复快,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对功能的影响.

  • 标签: 胸腔镜 动静脉瘘 肺段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肺癌患者采用全胸腔下肺叶切除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观察组患者行全胸腔下肺叶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免疫功能指标、远期生存情况(局部复发、远处转移、1年生存、3年生存)。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淋巴清扫量多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两组CD4+、CD8+、CD4+/CD8+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略低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给予全胸腔下肺叶切除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术后免疫功能,与常规手术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 标签: 肺癌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胸腔楔形切除后应用胃管作为胸腔引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98例楔形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50例),手术均在单孔下完成,观察组术后安置胃管(16F)作为胸腔引流管,对照组安置28F胸管,比较两组术后引流效果、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引流管拆线时间、伤口一级愈合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在引流效果、皮下气肿发生率、再次置管率、胸腔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管作为胸腔引流管在单孔胸腔楔形切除后具有引流效果好,疼痛轻,利于伤口快速愈合。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胃管 肺楔形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钟向式肺叶切除在治疗儿童先天性畸形(congenital lung malformations,CLMs)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钟向式肺叶切除的184例CLM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3例,女71例,中位手术年龄为6.8个月,中位体重为9 kg。所有病例均为下叶切除,其中左侧81例,右侧103例。患儿术前均进行胸部增强CT扫描以明确病变位置及伴发畸形,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出院后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结果184例患儿术后病理诊断为先天性气道畸形133例,叶内型隔离44例,支气管扩张4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3例。3例患儿因胸腔粘连而中转开胸,其余均通过钟向式肺叶切除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6 min,范围为35~113 min;平均出血量为3.5 ml,范围为1~60 ml。88.0%(162/184)的患儿未安置胸腔引流管,所有患儿术后6 h正常饮食。23例患儿术后出现低热,2例出现漏气,其余患儿恢复顺利,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2 d。共21例患儿失访,其余随访1年以上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钟向式肺叶切除适用于儿童胸腔下叶切除,是治疗儿童CLMs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儿童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9年7月-2013年10月采用胸腔下手术治疗3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疼痛、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评估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65min。中出血15~45ml,术后胸腔引流量116~430ml。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24个月,无气胸复发病例。结论胸腔大泡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方便、术后气胸复发率低、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发性气胸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接受小切口大泡切除患者在中辅助以胸腔展开手术在帮助患者恢复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研究,纳入病例共计为 88例,为本院在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10月所接诊,取组中 44例,以常规开胸手术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 44例则以腹腔辅助小切口大泡切除治疗,即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通过胸腔辅助小切口大泡切除对患者展开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助于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恢复。

  • 标签: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 术后疼痛 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