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ALL)重建对轴移试验Ⅱ级的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重建术的作用。方法2015年10月至2018年8月,由同一医生收治的轴移试验Ⅱ级的ACL损伤患者59例,采用ACL+ALL重建或单纯ACL重建治疗。ACL+ALL重建组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30.5±8.3)岁(范围15~48岁);左膝11例,右膝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2,9)个月(范围3 d~240个月);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15例、外侧半月板损伤8例。单纯ACL重建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32.2±9.7)岁(范围17~51岁);左膝14例,右膝1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2,11)个月(范围10 d~240个月);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18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1例。术后随访1年,应用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KT-1000侧-侧差值评估膝关节稳定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评估表和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轴移试验的结果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Lachman试验的结果分为阴性、1度松弛、2度松弛、3度松弛。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1年随访。术后1年时ACL+ALL重建组Lachman试验阴性25例、1度松弛4例,单纯ACL重建组阴性24例、1度松弛6例(Z=-0.91,P=0.361);两组阳性率分别为13.8%和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P=0.242)。ACL+ALL重建组术后KT-1000侧-侧差值为(1.9±1.3)mm,单纯ACL重建组为(2.2±1.3)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513)。ACL+ALL重建组轴移试验0级27例、Ⅰ级2例,单纯ACL重建组0级20例、Ⅰ级8例、Ⅱ级2例(Z=-0.66,P=0.507);ACL+ALL重建组轴移试验阳性率为6.5%,小于单纯ACL重建组的33.3%(χ2=21.70,P<0.001)。ACL+ALL重建组IKDC主观功能评分为(92.4±5.6)分,单纯ACL重建组为(90.2±6.7)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P=0.176);ACL+ALL重建组Lysholm评分为(91.0±6.2)分,单纯ACL重建组为(89.1±5.0)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P=0.201)。结论对轴移试验Ⅱ级的ACL损伤患者采用ACL重建联合ALL重建手术较单纯行ACL重建术可改善术后膝关节旋转稳定性,但对膝关节前向稳定性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无作用。
简介:摘要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越来越常见。因为骺板尚未闭合,ACL重建在这个年龄段独具特点。但目前国内临床医生在儿童和青少年ACL损伤诊疗上还缺乏统一的规范,规范化的ACL损伤诊疗对临床工作和社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小儿创伤与矫形学组以及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发起,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分级体系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遴选出骨科医生最为关注的25个临床问题,最终形成25条循证医学推荐意见。推荐条目1~6为儿童和青少年ACL损伤的预防和诊断,条目7~17为手术指征、时机、方法选择、操作要领及手术效果,条目18~22为合并损伤及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条目23~25为保守和手术治疗后康复、重返运动标准及防护支具使用相关问题。指南制订旨在提高儿童及青少年ACL损伤诊疗的科学性并最终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接受经骶2骶髂螺钉(second sacralalar-iliac,S2AI)固定术后随访期间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的变化,并分析与PI变化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间80例接受S2AI螺钉固定技术进行骨盆固定,且至少随访2年的DS患者病历资料,男30例(37.5%)、女50例(62.5%),年龄为(55.3±16.2)岁(范围38~73岁),随访时间为(34.6±8.7)个月(范围24~96个月)。根据术后即刻PI的变化将患者分为两组:PI降低<5°或升高(PI稳定组),共31例,男29例(93.5%)、女2例(6.5%),年龄(59.4±11.3)岁;PI下降>5°(PI活动组),共49例,男1例(2.0%)、女48例(98.0%),年龄(51.7±12.9)岁。在手术前后及术后2年测量以下影像学参数:PI、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tilt,PT)、PI-LL、脊柱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简明量表调查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questionnaires-22,SRS-22),并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PI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影像学参数及SRS-2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I稳定组31例(38.8%),PI从45.7°±11.4°降至45.3°±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49例(61.2%)为PI活动组,PI从51.6°±14.5°下降至40.9°±14.0°。末次随访时PI活动组中24例(49%)PI恢复(PI恢复组),增加幅度>5°;余25例(51%)无增加(PI保持组),平均ΔPI变化为-4.2°。分层分析显示PI恢复组与PI保持组的ΔPI、术后PI、术后PT和年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PI、术后PI、术后PT、术后PI-LL与末次随访时的ΔPI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PI是相关因素(OR=0.87,P=0.024)。结论DS患者应用S2AI螺钉固定技术进行骨盆固定术后即刻超过50%患者会发生PI下降,在术后至少2年的随访期间发生PI明显改变的患者中49%的患者存在PI恢复。较低的术前PI、术后PI和PT与PI的恢复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产后女性展开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于盆底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于我院产后女性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I类肌纤维肌力(3.84±0.19)级,II类肌纤维肌力(3.67±0.32)级,显著优于对照组[I类肌纤维肌力(2.95±0.21)级,II类肌纤维肌力(2.90±0.26)级]。观察组尿失禁1例(2.70%),便秘1例(2.70%),未见脏器脱垂、尿潴留,合计2例(5.41%),较对照组[尿失禁2例(5.41%),便秘2例(5.41%),脏器脱垂2例(5.41%),尿潴留2例(5.41%),合计8例(21.62%)]显著减少。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早期开始接受盆底康复治疗更有利于推动盆底肌肌力的恢复,对于预防并发症也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产后恢复。
简介:摘要骨筋膜间隔综合征(OCS)是创伤骨科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神经和肌肉不可逆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5P”是临床上较经典的OCS诊断方法,但存在较大主观性,且不能及时准确反映病情进展。筋膜间隔测压法是诊断OCS主要的辅助手段,虽然测压方法较多,但目前仍无权威的压力阈值作为诊断标准。为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医师常积极行筋膜切开术,导致不必要的筋膜切开。笔者回顾2010年3月至2020年3月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小腿OCS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部分患者通过解除支具、稳定肢体和消肿等非手术治疗,临床表现逐渐缓解,无须行筋膜切开术;部分患者通过上述非手术治疗,症状进行性加重,需要及时行筋膜切开术。笔者依据临床体检定性结果和双侧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脉搏波改变等定量指标对OCS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首次提出OCS分级判断标准,旨在针对不同OCS分级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更精准的治疗,为OCS诊治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运动针刺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例跖筋膜炎患者急性发作,通过运动针刺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症状改善程度和疼痛VA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评定。结果: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VAS评分下降,均较治疗前变化明显。结论:运动针刺治疗中跖筋膜炎能明显改善患者局部疼痛,缓解局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地铁列车的受电弓是线网接触式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动力装置,其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到列车的上行率和安全性。受电弓在使用时,存在着受电弓无法正常升起、碳滑板磨损异常等问题。地铁车体在运行时必须维持与接触线间的稳定压力,以确保列车在行驶时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对碳滑板的磨损进行了理论分析,将其划分为电磨损和机械磨损两大类,并运用排除方法,逐一排除影响其磨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B-Lynch缝合手术与改良式荷包缝合手术应用于剖宫产对于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50例开展研究。基于不同干预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改良式荷包缝合术,实验组采用B-Lynch缝合术。对比不同时间段的出血情况与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均小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比之下爱B-Lynch缝合术对于产后出血的防控效果优于改良式荷包缝合术,整体手术质量更高且更加安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产妇在产后不同时间段开盆底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产妇进行研究,全部产妇均于产后接受盆底康复训练。将产妇根据双盲法分为两组,参照组于产后3个月后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对研究组在产后6周到3个月内开展盆底康复训练,观察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产后6个月的盆底肌肌力,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尿失禁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产妇在产后6周到3个月内开展盆底康复训练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不仅能够大幅改善其盆底肌力,还能够对尿失禁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从而使其生活质量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