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选择患有原发性肝癌、非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正常参与者,应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法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正确性,了解其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为时间范围,将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及部分正常参与者的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3组,A组为患有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113人;B组为患有非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103人;C组为正常参与者,共92人。划分好小组后,将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利用起来,检测研究对象的甲胎蛋白、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水平。结果:A组患者的相关指标高于B、C两组,且P
简介:目的评价纤溶酶与三七总皂苷对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应用投掷硬币法随机分为纤溶酶组与三七总皂苷组各60例,纤溶酶组给予纤溶酶治疗,三七总皂苷组给予三七总皂苷治疗,疗程均为14d,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纤溶酶组显效36例(60.0%)及有效55例(91.7%)均明显高于三七总皂苷组的25例(41.7%)及46例(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纤溶酶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而对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延长。结论纤溶酶是溶栓治疗发病72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为了探究钻颅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应用了例举法、对比法以及分析法等,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103例经过钻颅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与保守治疗的病人进行系统的观察、分析与比较,得出相应的血肿清除率、以及病死率以及存活率等。结果经过钻颅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明显比经过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存活率要高,前者方法治疗组的血肿清除时间大约在5-9天,平均的住院时间为10-20天;后者采用保守治疗的对照组的血肿清除时间大致为13-23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4-28天。而且前者方式治疗的时间较均短于保守治疗的方式。结论由此可以看出,手术治疗效果与保守治疗的效果要好,即钻颅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效果要明显强于内科的保守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为以后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及发色底物法测定2型DM患者血中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纤维蛋白原(Fbg)测定为Claus法。结果:①2型DM患者的Fbg、F1+2、SFMC、及PAI-1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AT和t-PA表现为显著性降低(P〈0.05);②DM有并发症组与DM无并发症组相比较,上述凝血、抗凝及纤溶各指标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指标改变的幅度随病变的程度增加而加重。结论:2型DM患者的凝血活性亢进、抗凝和纤溶活性降低,导致凝血-纤溶功能紊乱,表现为血液高凝状态,当DM患者有并发症存在时更为明显。为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使用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发生纤溶亢进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0月— 2018年12月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患者临床资料。按血块溶解速率参数(LY30)≥3%诊断为纤溶亢进,将其分为纤溶亢进组(21例)和非纤溶亢进组(121例)。采集患者入急诊科时的一般情况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g)、乳酸值、血栓弹力图(TEG)等实验室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寻严重创伤后纤溶亢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患者预后的因素及K-M生存曲线。结果(1)共纳入142例严重创伤患者,其中男101例,女41例;年龄45~65岁,平均56岁。纤溶亢进的发生率为14.8%。(2)单因素分析显示,简明损伤定级(AIS)骨盆四肢≥3分占比、ISS、休克指数(SI)>1占比、体温、PLT、Fg、乳酸值与严重创伤后纤溶亢进的发生相关(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OR=1.035)、ISS(OR=0.898)、乳酸值(OR=0.735)与严重创伤后发生纤溶亢进显著相关(P<0.05或0.01)。(4)纤溶亢进组与非纤溶亢进组比较,更需要大量输血(38.1%∶2.5%),更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90.5%∶48.8%),24 h内病死率更高(47.6%∶8.3%),28 d病死率更高(76.2%∶24.8%)(P均<0.01)。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纤溶亢进组在创伤后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33 d(0.40~17.20 d)。结论严重创伤后纤溶亢进发生率低,ISS、PLT和乳酸值是严重创伤后发生纤溶亢进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创伤后纤溶亢进患者需大量输血,发生MODS的概率高、生存时间短、早期病死率高。
简介:摘要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作用途径定义了一种介于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及炎症的新的分子联系。它是一种能被凝血酶、凝血酶-凝血酶调节蛋白及纤溶酶激活的血浆酶原。活化的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能够通过去除羧基端赖氨酸残基减弱纤溶酶对纤维蛋白的降解。另外TAFIa通过下调细胞周围的纤维蛋白酶原的活化,灭活炎症缓激肽及过敏毒素C5a、C3a参与炎症反应。近年来针对TAFI的研究发现,该因子在血栓、心脑血管疾病及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扮演一定角色,笔者就该因子及相关疾病作以下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纤溶酶联合血栓通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纤溶酶治疗,观察组给予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血栓通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90例,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治疗前的数据相比较而言,实验组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幅度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过程中,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的疗效确切,能让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得到一定的修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人员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人员的FDP、D-D、PCT、CRP和ESR含量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D-D与PCT、ESR之间并不具有相关性,P>0.05。然而,D-D与CRP具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人群,重症肺炎患者的纤溶系统功能较为紊乱,与炎症反应有关,临床上监测纤溶系统功能和炎症指标的变化可用于评估、指导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工作。
简介:测定了17名女运动员的经血量及运动前、后凝血纤溶系统的某些指标(抗凝血酶血浓度、活性,纤维蛋白溶酶原和X1抗胰蛋白酶浓度、血小板),结果提示:女运动员经血量的改变,部分原因是由于运动引起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变化造成的,女运动员的经血量少于普通妇女,与运动增强了机体的止血功能有关。
简介:目的:研究小孔钻颅血肿抽吸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经小孔钻颅血肿抽吸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血肿清除率/d、住院时间、病死率与预后及生存质量。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治疗组的血肿清除/吸收时间为(7±2)d、平均住院时间(15±5)d,保守治疗组的血肿清除/吸收时间为(18±5)d、平均住院时间(21±7)d;手术治疗组均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均P<0.05)。结论钻颅引流辅助尿激酶纤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优于内科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