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口腔颌面部肿瘤是造成上颌骨缺损的主要原因之一[1]。外科重建和赝复体修复是常用的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方法[2]。全口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由于缺损大,余留的支持组织和可利用固位的结构少,是修复上颌骨缺损时较为困难的部分。传统中空式赝复体修复,在无牙颌患者中无法获得良好的固位,边缘封闭性欠佳,同时由于颌骨缺损大及张口度受限的影响,无法进行传统修复体的制作及佩戴。

  • 标签: 颌骨缺损 无牙颌 磁性附着体 分段式赝复体 张口受限
  • 简介:颌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需要能提供足够组织量的游离皮瓣。背阔肌皮瓣可达20cm×15cm,适用于这类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本文报告1例外伤导致的颅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病例,颅骨、颧骨、颧弓、硬脑膜暴露,既往有烟雾病病史,曾发生颅内出血,引起神经功能损害及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行双侧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该患者面临再次及反复出血的威胁。应用游离背阔肌皮瓣成功修复了颅面部缺损,并避免了颅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游离背阔肌皮瓣 烟雾病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复方黄柏液间断冲洗对创伤性软组织缺损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43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通过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复方黄柏液间断冲洗进行治疗,20例对照组患者仅通过封闭负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和术后第三日后的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感染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20.00%的感染率(P<0.05)。结论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复方黄柏液间断冲洗治疗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预防感染,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封闭负压吸引 复方黄柏液 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60例,观察其经过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治疗后的外伤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皮瓣均成活,患肢外形良好。结论对手外伤患者实施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治疗的效果好,风险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经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和串联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经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B组经串联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重建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经口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其皮瓣制作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②A组的饮食和张口度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B组(P<0.05)。③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3%,显著低于B组的56.67%(P<0.05)。结论和串联皮瓣修复相比,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能有效促进口腔功能恢复,而且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更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股前外侧嵌合皮瓣 串联皮瓣修复 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 术后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6月龄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早期气管插管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70例6月龄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全部病例按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分为早期拔管组(<12h)和非早期拔管组(≥12h),比较两组在年龄、体重、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室间隔缺损大小、术前是否合并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或气管狭窄等方面的差异,将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al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因素。结果6月龄以下患儿共70例,早期气管插管拔管51(7286%)例。早期拔管组患儿平均体重高于非早期拔管组患儿,分别为(558±122)kg和(476±10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6,P=0011);早期拔管组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和CPB时间分别为(3075±1133)min和(5755±1217)min,非早期拔管组患儿分别为(4847±2204)min和(8253±25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拔管组患儿室间隔缺损明显小于非早期拔管组患儿[(081±024cm)vs(107±02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主动脉阻断时间、室间隔缺损大小和CPB时间是影响婴儿室间隔缺损术后早期气管插管拔管的因素。结论对于心内畸形简单但术前病情严重的低月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是安全可行的。体重、主动脉阻断时间、室间隔缺损大小、CPB时间是影响术后早期气管插管拔管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婴儿 室间隔缺损 气管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应用于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伴颅骨缺损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伴颅骨缺损6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規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满意度为92.47%,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3.28%,护理组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综合性护理应用于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伴颅骨缺损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伴颅骨缺损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联合骨膜修复大段兔尺骨骨缺损的研究。方法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PLGA组、PLGA/骨膜组、MSCs/PLGA组和MSCs/PLGA/骨膜组。所有动物构建双侧尺骨中段15mm的长度节段性骨缺损,随后PLGA组、PLGA/骨膜组、MSCs/PLGA组和MSCs/PLGA/骨膜组分别植入PLGA、PLGA/骨膜、MSCs/PLGA、MSCs/PLGA/骨膜生物材料。正常环境下饲养,在术后6w和12w时,对缺损区域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及组织学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时间点MSCs/PLGA/骨膜组缺损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MSCs/PLGA/骨膜植入组有最高的X线评分及缺损区最多骨缺损被修复(P〈0.05)。PLGA/骨膜、MSCs/PLGA组在X线评分和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PLGA组(P〈0.05)。结论MSCs/PLGA联合骨膜可以较好地修复大段兔尺骨骨缺损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膜 骨缺损 骨再生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在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4例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患者)和实验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彻底清创后,复位骨折后用单边单平面骨外支架进行固定,常规创面换药,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组织皮瓣覆盖组织缺损处。治疗组患者彻底清创后复位骨折后行单边单平面骨外支架进行固定,创面行VSD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清洁生长后,对组织缺损处予以组织皮瓣覆盖。结果对照组40例患者中7例出现创面感染,经移植皮瓣后为二期愈合;5例移植皮瓣远端少许坏死;1例转移皮瓣大部分坏死,经植皮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38.5±6.6d。治疗组44例患者经VSD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所有皮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28.6±5.7d。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18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和骨折愈合,外观满意,均无再次感染和窦道形成,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肢体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软组织缺损,VSD联合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可有效修复创面,减少创面污染和感染,缩短治疗周期,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引流术 外科皮瓣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四关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中EPCs含量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划分成24h、48h和72h三个亚组,各10只。模型组及电针组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各亚组在造模成功后即刻行电针四关穴干预(疏密波,20min/次),48h组在24h再次电针干预,72h组在24h和48h各电针干预1次。在相应时间点采集抗凝腹主动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型标记为CD34+/KDR+细胞的EPCs含量。各组均在造模后即刻、24h、48h和72h按Longa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造模后24h,电针组Longa评分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血中EPCs含量较其它各组显著增加(P〈0.01)。造模后48h,电针组Longa评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其血中EPCs含量较其它各组明显增加(P〈0.01)。72h时,电针组Longa评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其血中EPCs含量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模型组仍高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电针四关穴能让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内源性EPCs含量增加,并能促进恢复其神经功能,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内皮祖细胞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扩张超薄穿支皮瓣在面颈部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前胸部扩张超薄穿支皮瓣修复了12例面颈部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患者,一期术前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定位血管的部位及走行,于前胸部皮肤全层下埋置扩张器,二期切除面颈部肿瘤,设计扩张超薄皮瓣修复面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供区一期闭合。结果:11例皮瓣完全存活,仅1例出现末端血运障碍,经处理后,皮瓣存活良好;转移皮瓣大小为8cm×9cm-24cm×16cm;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皮瓣颜色接近正常皮肤,感觉良好,面部表情自如。结论:超薄扩张穿支皮瓣是面颈部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修复缺损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缺损修复 面颈部体表良性肿瘤 超薄穿支皮瓣 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固定义齿修复,实验组患者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指数、术后1年、2年基牙健康和咀嚼效能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修复后的出血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修复2年咀嚼功能总有效率和修复2年后基牙健康有效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各有自身优点,在选择修复方法时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 标签: 活动义齿 固定义齿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应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进行治疗,B组应用改良牙冠延长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PD)、牙龈指数(GI)以及牙齿松动度(TM)。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PD、GI以及TM均明显由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PD、GI以及TM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牙冠延长术和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体缺损均具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 标签: 改良牙冠延长术 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 临床疗效 比较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楔状缺损充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2016年3期)、EMbase、CNKI、CBM、VIP及WanFangData数据库,查找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楔状缺损充填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4月5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人12个研究,包括3744颗患牙。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2年后脱落率无明显差异[OR=1.19,95%CI(0.70,2.02),P=0.53],光固化复合树脂组的表面磨损率明显低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PetoOR=0.31,95%CI(0.22,0.44),P〈0.00001],但光固化复合树脂组的微渗漏或继发龋发生率[OR=1.83,95%CI(1.11,3.01),P=0.02]及牙髓或根尖周病变发生率[PetoOR=2.84,95%CI(1.82,4.45),P〈0.00001]明显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楔状缺损充填术的2年后磨损程度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但发生微渗漏或继发龋的机率及对牙髓刺激程度比光固化复合树脂小。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玻璃离子水门汀 楔状缺损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胸微创封堵术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65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别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32)患者给予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治疗,观察组(n=33)患者给予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经胸微创封堵术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切口长度、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时长、VSA评分的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1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75%,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ASD相比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临床疗效更显著,手术创伤小,治疗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胸微创封堵术 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 房间隔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目前,多种临床技术应用于牙槽骨缺损的重建,为后期修复创造条件.多数学者建议采用自体骨重建牙槽骨,并保持适量软组织覆盖[1].最常用的骨增量技术包括onlay骨块移植术[2-3]、骨引导再生术[4-6]和“三明治”植骨术[7]等.这些技术均需进行损伤较大的手术,且技术敏感性较高.因此,探索一种手术创伤小、技术敏感性低且效果肯定的牙槽骨重建手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报道了1例应用自体骨块移植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fibrin,PRF)即刻修复上颌种植体唇侧骨板缺损的病例,并对自体骨重建牙槽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美学区 即刻种植 骨增量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