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骨体部骨折的内固定方式。方法对2011年11月-2015年4月在我科采取手术治疗的32例不稳定型肩胛骨体部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8例为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内固定,16例为钢板内固定。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解剖复位率、半年congstant-murle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三维重建钛网组优于钢板组(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骨体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钢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稳定肩胛骨体部骨折 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采取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丹红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参照组患者予以硝酸甘油注射液单独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后各项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丹红注射液疗法应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效果显著,具备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硝酸甘油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桡骨骨折(不稳定性)治疗中使用不同钢板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6例桡骨骨折(不稳定性)病例按照使用的钢板随机分为T型组(23例,T型钢板)和锁定组(23例,锁定钢板),观察腕关节功能。结果锁定组腕关节功能优于T型组(P<0.05),差异性明显。结论在桡骨骨折(不稳定性)的治疗中应尽量使用锁定钢板。

  • 标签: 桡骨骨折 钢板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治疗的18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后路经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2岁至58岁,平均47.5岁。结果本组随访12-18个月,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对比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椎弓根钉 伤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骨科来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人,试验组使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对照组使用股骨近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满意率分别为83.33%、63.33%,两组间的有效率与满意率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股骨近端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好,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老年人 不稳定性 转子间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晚1次,1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为5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阿托伐他汀钙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加长柄双动半髋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7年10月在施秉县人民医院用骨水泥型加长柄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跨度6~24个月。用Harris标准评定关节功能,优14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0.48%。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14d,平均(5.1±2.5)d。住院时间15-25d,平均(18.2±2.6)d。术后未出现脱位、假体周围骨折、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情况。结论骨水泥型加长柄双动半髋关节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 老年 加长柄双动半髋关节 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他汀、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等,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血清Cys-C、GDF-15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11%,研究组有效率为8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ys-C、GDF-1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ys-C、GDF-1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并且可以降低血清Cys-C、GDF-15表达水平。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胱抑素C 生长分化因子15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脉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结局与患者肌钙蛋白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至我院进行PCI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86例,患者术后第2日行cTnI检测。随访患者2年,观察患者预后结局。结果以cTnI≥4μg/L与cTnI<4μg/L为标准将术后患者分为两组,cTnI≥4μg/L共计31例,其中术后2年内发生急性心梗4例,心脏猝死2例,顽固性心绞痛5例,共计发生心脏事件11例,发生率为35.48%。cTnI<4μg/L共计55例,术后2年内发生急性心梗1例,心脏猝死0例,顽固性心绞痛3例,共计4例,发生率为7.27%。经过统计学计算,cTnI≥4μg/L的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比例明显高于cTnI<4μg/L的患者,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cTnI的升高会导致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明显增多。

  • 标签: 冠脉介入 不稳定型心绞痛 预后结局 肌钙蛋白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ALPFP)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8月间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45例,随访时间18~22个月,平均19.5个月;疗效按Harris标准优15例、良27例、可2例,差1例。结论ALPFP具有操作简便、内固定坚强及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若具备合适的骨折病例、熟练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坚持适当的功能锻炼,应用ALPFP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型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应用骨水泥型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52例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100min,平均82min。所有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复查X片提示假体位置满意。随访时间1.8~5.8年,平均3年。随访期间,死亡4例,存活患者中39例获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Harris评分,优9例,良2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达82.05%。结论对于75岁以上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复位困难且内固定强度差。骨水泥型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迅速恢复患者的活动功能,避免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 标签: 股骨头置换 高龄 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下添加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26%),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美托洛尔缓释片 麝香保心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半量氟伐他汀缓释片联合和依折麦布对老年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和肝功能,肌酶水平影响。方法100例60岁以上不稳定型心绞痛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氟伐他汀缓释片40mg,依折麦布10mg+常规用药)和对照组(氟伐他汀缓释片80mg+常规用药),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分别检查血清ALT、CK、LDL-C和hs-CRP水平,并记录心绞痛缓解情况,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LDL-C、Hs-CRP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心绞痛缓解率80%低于对照组6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量氟伐他汀缓释片联合和依折麦布对老年女性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氟伐他汀缓释片 依折麦布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匹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用氯匹格雷治疗,研究组联合氯匹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91.9%,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用药,氯匹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更利于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状况,减少心绞痛发作,预后较好。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氯匹格雷 阿司匹林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高敏反应蛋白(hs-CRP)、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U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治疗有效率及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改善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91.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下降明显,比较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UA疗效肯定,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敏C反应蛋白 N-端脑利钠肽前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内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腕关节的恢复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3、6个月的掌倾角和尺偏角均好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6个月的总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微创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更佳,但是手术创伤大安全性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对于腕关节恢复要求不高的患者可以推荐使用。

  • 标签: 微创内固定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临床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7),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同时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17%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9.47%,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TC和LDL均有所下降,HDL有所上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

  • 标签: 替格瑞洛 瑞舒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Gamma钉和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高龄病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我院应用PFNA(PFNA组,n=36)、Gamma钉(Gamma钉组,n=30)和LCP((LCP组,n=32)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98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方面的差异。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各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优于Gamma钉组和LC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PFNA组平均92.36分,优良率94.45%,Gamma钉组平均91.28分,优良率90.00%,LCP组平均90.21分,优良率90.6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好,与其它两组相比较,在高龄病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早期治疗方面具有优势。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Gamma钉 LC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详细记录,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选择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 标签: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不稳定型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0例患有不稳定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III型)的患者,分别分两组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第一组20人,进行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二组,10人。使用在C型臂透视机下行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式。分析两组安利人员年龄、病位分布、性别、肿胀程度等等各项进行比较,确保均无明显差异,使得具有较准确的可比性。在进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记录,在骨折再移位、肘内翻、医源性尺神经损伤、携带角和肘关节屈伸活动功能等方面以及总体疗效方面进行比较。综合对比评价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第一组无一例发生骨折再移位、肘内翻以及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第二组。结论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更好。

  • 标签: 切开复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外侧针 克氏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