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旋股骨端髓内钉内固定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依据分组采用不同手术方式,30例为观察组,采取防旋股骨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另30例为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不同手术方式下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并随访术后三个月两组疗效水平与生活质量(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期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防旋股骨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患者88例,分为DHS组和PFNA组各44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PFNA组各手术指标情况明显优于DHS组。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明显少于DHS组23.0%。PFNA组术后各时间点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DHS组。PFN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DHS组。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PFNA治疗,手术效果更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恢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自2020年12月—2022年1月收治的需要接受股骨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实行随机数字法形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比两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及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组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同比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P<0.05),且治疗有效性同样更高(P<0.05)。结论:针对股骨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较理想,其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继而提升治疗有效性,方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对胸腰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胸腰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分别对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法和细节化护理手法。经过一时间的护理后,从患者舒适度、疼痛度、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度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能够减轻胸腰椎体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度、提升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细节化护理 胸腰段椎体骨折 运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 法以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共66例,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程度评分、ODI水平、伤椎前缘相对高度、Cobb角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传统手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 法以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共66例,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程度评分、ODI水平、伤椎前缘相对高度、Cobb角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传统手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结合"栅栏"螺钉技术治疗涉及外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结合"栅栏"螺钉技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1例涉及外后髁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19例;年龄(47.4±11.5)岁(范围22~69岁);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8例、Ⅴ型14例、Ⅵ型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1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但均无神经和血管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2±3.4)d(范围4~17 d)。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及数字化建模,以3D打印制作1∶1实体大小的骨折模型,设计截骨导板和"栅栏"螺钉预置导板;术中按截骨导板行胫骨外髁截骨,复位后以"栅栏"螺钉预置导向器辅助置钉固定骨折。术后依据膝关节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4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2±5.8)个月(范围6~26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均提示骨折复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14.1±1.2)周(范围12~17周)。术后1年膝关节Rasmussen评分为(17.4±1.6)分(范围13~19分),其中优31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5%(39/41);HSS评分为(87.3±5.6)分(范围68~95分),其中优30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8%(40/41);膝关节活动度126.8°±3.8°。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发生腓总神经损伤、腘血管损伤、术后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3D打印截骨导板结合"栅栏"螺钉技术是治疗涉及外后髁塌陷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近期疗效满意。使用定制化截骨导板截骨更精准,损伤更小,使用"栅栏"螺钉预置导向器可提高螺钉置入的准确性。

  • 标签: 打印 三维 胫骨骨折 截骨术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中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电脑分号法将其分为对照A组和观察B组,各49例。给予对照A组常规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B组切开胫骨远端后侧复位多向锁定钢板的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B组治疗优良率显著的高于对照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的比对照A组低,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过程中,使用切开胫骨远端后侧复位多向锁定钢板的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 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病情康复阶段开展渐进式康复护理措施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于2020年7月到2021年12月收录58例,常规护理干预的29例为对照组患者,渐进式康复护理的29例为干预组,分析组间调研数据差异。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HSS膝关节评分中,六项分值较之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讨论:在胫骨平台骨折的病情干预中,开展渐进式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更好地促进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率提升,进一步优化医疗干预效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渐进式康复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膝关节功能恢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使用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观察记录其护理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 从2019年2月~2020年1月我院就诊患者里随机选取5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实验组25例患者。观察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膝关节功能情况好转、护理满意度增高、膝关节肿胀程度缓解,经检验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病例收集于天全县中医医院就诊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调查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1月,从中抽选出80例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渐进式康复护理,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和稳定性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渐进式康复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病例收集于天全县中医医院就诊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调查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1月,从中抽选出80例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渐进式康复护理,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和稳定性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渐进式康复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胫骨骨折患者在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中辅以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及炎性反应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50例胫骨骨折患者,均予以交锁髓内钉治疗,依据分组处理,就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5例)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结果:术前,组间CRP、IL-6和TNF-α水平检测值无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人文关怀护理 效果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经膝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手术入路并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研究。方法:研究选取在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应用外侧手术治疗,实验组选取经膝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手术入路并植骨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与膝关节功能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相比于参照组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指标;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经膝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手术入路并植骨治疗,不仅有利于优化临床指标,对于膝关节功能的提升也有着促进作用。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前外侧 植骨 后内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病例收集于天全县中医医院就诊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调查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1月,从中抽选出80例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渐进式康复护理,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和稳定性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渐进式康复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经过诊断骨折类型旋后外旋型IV度,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5例,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固定方式不同。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固定方案,观察组使用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固定,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生活质量(SF-36)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OFAS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红肿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在胫骨远端后侧采用锁定钢板(多向)产生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并且有利于改善踝后足关节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红肿与切口愈合不良风险。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胫骨远端 多向锁定钢板 旋后外旋型IV度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胫骨骨折患者在其髓内钉内固定术中采用髌上入路或者髌下入路的实际价值。方法:观察组行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应用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手术中的透视次数与失血量和住院时间等观察组均短于/少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26%、18.42%,P<0.05。结论:对胫骨骨折患者采用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更有利于降低手术创伤、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胫骨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胫骨骨折实施锁定钢板以及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和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021年1-12月期间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交锁髓内钉),对照组采取(锁定钢板),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高于对照组;BAP、PINP、OPG水平高于对照组,TRAP、CatK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 胫骨骨折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肱骨骨折非手术治疗后骨不连治疗中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案的疗效。方法:肱骨骨折非手术治疗后骨不连患者取样61例,均为我院2019.09至2021.09收治,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行回顾性分析,比较SF-36分值 、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末次随访时,患者SF-36测评分值比术前高,肩关节外旋(50.07±7.28)°,内旋(61.15±8.70)°,后伸(41.28±6.54)°,前屈(98.53±37.35)°,内收(38.17±7.05)°,外展(96.35±40.18)°,比术前高,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改善非手术治疗后骨不连肱骨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提升其肩关节活动度的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疗效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