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如何学习理解、贯彻落实“全会”的决议精神,并将其与现有的诉讼制度相衔接,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难题。1月24日至25日,由国家司法文明协同仓0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主办,

  • 标签: 诉讼法学 依法治国 法学研究 综述 论坛 展望
  • 简介:瓦伦西亚海事法庭诉讼法由西班牙古王国阿拉贡王国佩德罗四世(PeterⅣ)国王颁布,该法颁布于公元1336年至1343年左右,目的是指导瓦伦西亚海事法庭的审判实践。巴黎图书馆保存的“第124号西班牙手稿”(M.SEspagnol124)和1494年在巴塞罗那出版的首版《康索拉度海法》中均有这部法律。西方海商法学界通常将这部法律称之为“瓦伦西亚规则”。[1]这部法律不仅对当时西班牙沿海城市的海事司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西方近代的海事审判和海商法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部法律的原文为古西班牙方言加泰罗尼亚语(Catalan)。

  • 标签: 海事法 诉讼程序 瓦伦西亚 商人公会 阿拉贡王国 海法
  • 简介:传统的诉讼观念认为,“诉讼就是敌对双方之间的斗争”。这种诉讼观在德、日等许多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典及司法实务中都刻下了深深烙印。我国亦深受其影响。这种观念不利于公正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并导致诉讼资源的徒劳耗费。为此,本文提出必须变革传统的诉讼观,使诉讼成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公开论战”,并依据新的诉讼观,重建一系列相互配套的规制

  • 标签: 民事诉讼 观念 变革 实现机制
  • 简介:基于对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中所使用“经济损失”与“物质损失”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不一,同时受民事案件审理中对精神损失判决赔偿的影响,审判实践中,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应对被害人精神损失予以赔偿各地做法不一。刑事法律规范明文规定对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仅限定于财产性损失,但立法的规定从未中止理论界探索的脚步,随着对人权观念的重视,要求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呼声越来越高,将理论界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能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之诉的两种对立观点的剖析,无疑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 标签: 附带民事诉讼 赔偿客体 精神损失
  • 简介: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加强了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说“这次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在监督的范围、监督的方式以及监督的手段上,都大大地往前迈了一步。”但是笔者认为,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仍有待完善的地方,民行检察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

  • 标签: 修改诉讼法 完善建议 民事诉讼监督
  • 简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作为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相结合的一种诉讼形式,因其本身涉及两个学科而引发理论界对其价值导向的争议.虽然立法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后,最高法院对此制度相继出台了四个司法解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法律规定已难以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系统地考察,导致这一制度存在瑕疵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对此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薄弱;其二是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人们认识局限性之间存在着矛盾.而这两种原因的存在主要还是因对此制度理论基础认识和理解的不同造成的.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本质进行梳理和探讨,确立其理论基础,无疑对审判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附带民事诉讼 性质 特殊性
  • 简介:将博弈论引进行政诉讼过程是构建一种确保行政主体与相对方在宪政框架下充分互动的行政法机制的新方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博弈论引进我国行政诉讼过程的宪政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博弈规则。博弈论引进行政诉讼过程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前提条件还包括:原告、被告法律地位平等,当事人都具有自主地作出理性选择的能力,以规则公平为基础的对抗、合作和交易的平台以及审判独立与公正裁判。

  • 标签: 行政诉讼 行政法理论 宪政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审判独立制度 司法审查制度
  • 简介:我国在2012年公布的’《民事诉讼法》中首次引入环境公益诉讼概念,并在2014年公布的《环境保护法》及2015年公布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对环境公益诉讼作出了细化规定。国家在立法层面不断支持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且在全国设立了77个专属环保法庭,并于2015年赋予人民检察院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但2015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仅48件①。一边是国家立法支持,相关法律规定、配套措施层出不穷;一边是新设立的环保法庭案件稀少、门口罗雀,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信访、上访屡见报端;公共环境保护作为社会热点有着巨大的诉讼需求,却无法在司法审判中得到有效释放,造成这种不良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主体数量、能力、意愿、监督措施的缺乏。在多元化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中拥有环境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作为最优选择,在立法层面及司法实践中未获重视使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的发展遭遇瓶颈。将环境管理机关确立为环境公益诉讼主要原告主体并建立与之配套的诉权监督机制是突破环境公益诉讼所面临现实困局的关键。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环境管理机关
  • 简介:本文以环境诉讼中环境权理论为素材展开论述,分析了环境权说、环境共同利用权说、集团利益诉讼论等不同学说,考察了环境秩序说的意义及其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日本最高裁判所做出的国立景观诉讼判决的意义,进而通过对各种学说的批判考察,认为公害环境禁令诉讼当务之急是要件论,应当优先考虑私益诉讼

  • 标签: 环境诉讼 环境权说 环境共同利用权说 集团利益诉讼论 环境秩序说
  • 简介:一、初衷与局限翻译莱波尔特教授的《民事诉讼法与社会意识》并构思一篇评论性文章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莱波尔特教授是德国民事诉讼法学名家,其部分学术主张已经成了德国通说,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他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译介其代表性论文,并对其人及其学术贡献加以介绍。其次,受制于德文文献中译本的局限,我国对德国民事诉讼法的发展曾呈现出若干误判,这突出表现为平

  • 标签: 体制转型 分析读 德国民事诉讼
  • 简介:2012年10月18-21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司法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刑事诉讼法律实施"的中心议题,就"新《刑事诉讼法》与《宪法》"、"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与司法解释"、"新《刑事诉讼法》重点修改部分的理解和适用"等具体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讨。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法学研究 学术综述 年会 中国 聚焦
  • 简介:虚假诉讼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文章重点剖析了此类案件查处无力的原因,并提出完善立法,建立健全法院案件管理机制,加强思想道德宣传和教育这样查、处、防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治策略。

  • 标签: 虚假诉讼 查证 处罚 预防
  • 简介:<正>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203次会议于1984年8月30日制定并通过了《民事诉讼收费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收费办法》).由于该《收费办法》对民事诉讼和经济诉讼的收费范围、种类、标准以及负担原则等一系列问题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故在其后两年多的诉讼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实施效果,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它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为此,笔者仅就以下几个方面略述管见。一、行政诉讼案件也应当收取诉讼费用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3条第2款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适用本法规定。"但此类案件是否象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那样也需收取诉讼费用?法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诉讼费用 收费办法 当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 负担原则
  • 简介:责令履行行政判决系行政相对人起诉行政机关不作为或乱作为而设立的一种判决方式,目的在于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司法救济、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一些行政机关对责令履行行政判决消极应付现象屡见不鲜,其常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相似的行为予以敷衍。人民法院采取诸如发送司法建议、对其负责人予以罚款等措施尚不足以制止、惩戒和纠正此类消极履行行为,行政相对人不得不提起撤销之诉,从而产生循环诉讼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寻制约责令履行行政判决法律效力发挥的内在根源,并借鉴法国的完全管辖权之诉、德国的裁判时机成熟理论等域外经验,提出合理界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的运作范围、适时突破司法权不得捂越行政权的界限、加大行政机关怠于履行行政判决的违法成本等建议,以期对有效规制“为官乱为、为官不为”现象有所裨益。

  • 标签: 行政不作为 判决 法律失效 循环诉讼
  • 简介:因虚假陈述行为在证券市场所有侵权行为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以及其自身的特色,所以人民法院选择虚假陈述引起民事赔偿纠纷为突破口,采"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称结构分析法来透视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以信息披露制度为前提的虚假陈述经侵权行为法的评价后定位为特殊侵权行为,对其责任性质与方式、责任原则与范围、构成要件与举证责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和现代社会纷争群体化相适应的证券民事诉讼,表现出设置起诉前置条件、明确管辖制度、代表人诉讼原告权利登记程序要件等以加强法官职权进行诉讼管理和适应实体法上的无过错和过错推定原则的需要采取证明责任倒置等以实现对抗主体之间平衡的双重特色.应进一步采取缓和权利登记程序要件、扩大代表人诉讼适用范围、引进团体诉讼诉讼担当制度、拓宽当事人适格范围、强化法院判决效力扩张、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等措施以完善救济机制和强化纠纷解决功能.同时要注意法律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和纠纷解决体系的协调与衔接.

  • 标签: 虚假陈述 代表人诉讼 程序要件 纠纷解决 举证责任 诉讼机制
  • 简介:兰州砸车事件折射出国家公权缺位这一现实问题,司法能动理念下的交通公益诉讼制度恰好可以弥补因行政执法不足而导致公权缺位这一缺陷,形成对交通行政执法的有力监督和制约,进而实现维护公共交通安全之功效。

  • 标签: 交通公益诉讼 公权缺位 司法能动 制度
  • 简介:竞争诉讼具有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主体广泛、成本较低等基本属性,需要实体法支撑,具有较高的程序价值,虽存在影响竞争诉讼实现的情况,但应构建起诉主体、竞争审判机构和特殊的竞争诉讼制度,并在非利害关系人起诉、调解、诉权处分等方面做出程序安排。

  • 标签: 竞争诉讼 惩罚性赔偿 社会中间层 公益诉讼
  • 简介:在民事诉讼中,待证事实被证明到何种程度时法官可形成内心确信,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才能完成其举证责任,我国法律并未在此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理论界也并未形成共识,但它却又是司法实践中极其重要、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及其所依据的诉讼理念作一探讨。

  • 标签: 民事诉讼 证明标准 内心确信 诉讼理念 法官 国法
  • 简介:案例指导制度在不同的诉讼领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在行政诉讼中,由于涉及到行政机关,案例指导制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指导性案例是否对于行政机关具有拘束力以及这种拘束力的大小程度如何。这关系到对指导性案例的定位、对司法终局原则的理解以及案例遴选地方性与普遍性的矛盾等诸多问题。同时,对于这些问题的回应也影响着案例指导制度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功能的发挥。

  • 标签: 案例指导制度 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 拘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