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ACI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施以流程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后遗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1.1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化急诊护理有助于缩短ACI患者抢救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易达生(依达拉奉注射液)及尼莫通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依达拉奉注射液及尼莫通治疗,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4例基本痊愈,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1例基本痊愈,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为64.1%。观察组总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10.4±5.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5±6.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尼莫通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西药疗效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温岭市中医院于收治的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眼针疗法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54例,占比91.52%。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44例,占比74.57%。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眼针疗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吡啦西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2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使用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吡啦西坦治疗,两组治疗的时间均为15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64例,有效23例,治疗总有效率95.33%;对照组显效51例,有效22例,治疗总有效率68.22%,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吡啦西坦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副反应少,延缓了病情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6周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重新评估,了解2组患者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残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对上述患者施行静脉溶栓治疗并进行系统护理,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过静脉溶栓治疗完成之后,患者的身体机能有明显改善,语言功能也在逐步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痊愈的为39例,显效的为32例,有效的为21例,无效的为6例。在上述患者中,有11例出现出血并发症(3例轻微牙龈出血,8例皮下瘀斑),5例在静脉溶栓治疗后六小时后出现继发性少量颅内出血,通过进行脱水降颅内压和对脑细胞进行处理,患者的不良症状有所缓解。结论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状况,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