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护理门诊应用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抑郁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5月—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抑郁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护理门诊,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标准低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血液透析护理门诊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的抑郁症得到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奥氮平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诊治的抑郁症老年患者共计94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药物奥氮平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抑郁评分均较高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8周内观察组患者HAMD抑郁程度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率为12.77%,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率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均较低,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奥氮平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况,且安全性较高,该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BDNF、5-羟色胺水平与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及文拉法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定义为抑郁症组,同期收集健康体检志愿者10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WCST以及血清BDNF和5—HT水平。结果抑郁症组HAMD评分显著高于体检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总应答数显著高于体检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患者的平均血清BDNF、5-HT水平均显著低于体检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DNF、5-羟色胺水平与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可以表达文拉法辛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与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轻中度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6例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舒肝解郁胶囊组和文拉法辛缓释片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周、6周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分表(SDS)测量,评定疗效;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72%,治疗组优于对照(P<0.05);HAMD、SDS评分比较,从治疗第3周开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6周时,治疗组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但舒肝解郁组的副反应显著低于文拉法辛缓释片组(P<0.05)。提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疗效优于文拉法辛缓释片,较文拉法辛缓释片更为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在治疗抑郁症同时减轻躯体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病患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使用文拉法辛,B组使用度洛西汀。分析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B组为96.67%。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病患MOSPM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就改善程度而言,相较于A组,B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抑郁症合并躯体疼痛者,使用度洛西汀治疗,安全性强,临床效果好,有着显著的镇痛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齐拉西酮及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对我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60例来分析,分成两组,均使用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不使用心理治疗,观察组使用心理治疗,对两组治疗八周后的SDS评分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之前SDS评分平均是(51.2±11.3)分,经过治疗,平均评分是(38.2±6.7)分,对照组治疗前的SDS平均评分是(50.7±12.8)分,治疗后(41.5±5.8)分,SDS评分两组治疗后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有2例PANSS减分率不足25%,对照组有9例PANSS减分率不足2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是70.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心理治疗对于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26例),选取时间-2015年1月20日至2016年2月10日,将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63例患者实施盐酸氟西汀治疗)对照组,(63例患者实施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10.12±1.25)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35%(胃肠道反应1例、头晕1例、嗜睡2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实施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还能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脑梗死后抑郁与老年功能性抑郁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以50例老年脑梗死抑郁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老年功能性抑郁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分别对两组患者抑郁状况和认知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反应因子和激越性抑郁因子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躯体症状因子和迟滞性抑郁因子与研究组相比较高,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内的抑郁认知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后抑郁与老年功能性抑郁临床特征有较大的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抑郁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的患者11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16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有效率94.74%(54/57),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1.36%(48/59),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51%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0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抑郁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舒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60例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口服舒肝解郁胶囊0.72,2/日治疗;对照组予以服用艾司西酞普兰片20mg/日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测定,以评价两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主要为胃肠道副作用。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安全有效,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干预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10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精神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以及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对比患者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在焦虑、抑郁情况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在躯干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功能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物质生活方面两组患者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方面,将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干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好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其主要包括个性化心理疏导和心理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和整体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手术护理质量的提高中,本研究使用两种措施对患者进行医护管理,即常规护理以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将83例进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2),两组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待护理疗程后,对抑郁测评量表(SDS)、满意度和相关知识掌握度调查比较。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令人满意,且掌握度也好于对照组,研究组SDS评分为(13.6±3.1)分,对照组为(24.2±2.6)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提高子宫肌瘤手术的护理工作质量,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患者自身的保障具有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更年期疏肝解郁汤联合心理调摄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92例围绝经期抑郁症妇女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拟更年期疏肝解郁汤和心理调摄法治疗,以Kupperman更年期评分、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作为观察评价指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探讨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Kupperman、HAMA、HAMD评分均下降,但研究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更年期疏肝解郁汤联合心理调摄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用药调查,了解我院抗抑郁药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门诊处方与住院处方对抑郁药用药频度、销售金额等情况进行统计信息。结果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年精神专科药房抗抑郁药物销售总量为533.87万元,销售金额最高的是帕罗西汀,其次为文拉法辛,再次为舍曲林。DDDs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帕罗西汀,其次为文法拉辛,舍曲林为临床较常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均为新型抗抑郁药,新型抗郁药物销售金额高于传统药物(P<0.05)。抗抑郁药物最常与镇静催眠类药物联合使用,与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也较频繁;药物均多用于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多≥40岁。结论我院精神专科药房抗抑郁药物使用趋于新型药物使用,该类药物不良反应轻,效果好,规范性强。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呈上升趋势,通过采取护理干预对策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方法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评定,神经功能评价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对有抑郁情绪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通过对卒中后抑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实施。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HAMD呈正相关,日常生活依赖程度评分与HAMD呈负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护理人员应针对卒中后抑郁的主要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可能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9例发病1月后的首发脑卒中患者,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分组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血管危险因素(VRF)、卒中部位和性质、患者社会支持情况、生活应激事件、照顾者抑郁情绪(SDS自评量表)、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初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PSD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和NIHSS评分;而Barthel指数和社会支持评分则为保护因素。结论首次脑卒中发病1月后并发抑郁的发病率较高,且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患者年龄、性别、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社会支持评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