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线粒体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并对其精神影像学进行分析。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20例线粒体脑病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线粒体脑病的临床症状较多,如发育迟缓和抽搐等,大部分患者也表现出智能障碍。神经影像学的特点也较多,如幕上多发脑叶病灶,并在同一时间段,合并其他病变,病灶广泛。结论当患者具备以上临床特征,并且为神经影像学改变时,可提示为线体脑病。

  • 标签: 线粒体脑肌病 临床治疗 神经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胫神经支切断术(SMTN)在痉挛性马蹄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本院2023.06-2024.06期间20例痉挛性马蹄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SMTN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分析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疗效评估中,优12(60.00%)例、良8(40.00%)例。20例马蹄足痉挛、13例足内翻得到完全矫正,85.00%的踝阵挛、90.00%的 Babinski 征阳性得到显著改善。术后患儿力、行走能力恢复良好。结论:SMTN可有效解除马蹄足痉挛,纠正患儿足部畸形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胫神经支切断术(SMTN)在痉挛性马蹄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本院2023.06-2024.06期间20例痉挛性马蹄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SMTN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分析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疗效评估中,优12(60.00%)例、良8(40.00%)例。20例马蹄足痉挛、13例足内翻得到完全矫正,85.00%的踝阵挛、90.00%的 Babinski 征阳性得到显著改善。术后患儿力、行走能力恢复良好。结论:SMTN可有效解除马蹄足痉挛,纠正患儿足部畸形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 作者: 白军徐长荣沈中顺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吉林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吉林吉林  132001)  【摘 要】目的:分析在肩关节手术中经超声、神经刺激仪双重定位下开展肌腱沟臂神经丛阻滞对术后康复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于本院就诊且接受肩关节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0例),均在术中采取肌间沟臂神经丛阻滞麻醉方案,观察组联用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分析两组麻醉及康复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阻滞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缩短于对照组,术后UCLA评分、Constan-Murle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结论:在肩关节手术中经超声、神经刺激仪双重定位下开展肌腱沟臂神经丛阻滞的临床效果良好。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表情强化训练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患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对于两组病患都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病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表情强化训练,对两组病患的力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后,实验组的力情况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的力情况,在治疗结果方面,实验组病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3%,常规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结论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患采用表情强化训练能够提高病患的力情况并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表情肌强化训练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盲探法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行上肢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行盲探法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术中效果。结果注药5-10分钟后针刺法测定伤口周围神经阻滞效果,患者无躲避,疼痛消失,效果优者占30例。其余8例效果稍差者,追加丙泊酚1mg/kg或芬太尼1ug/kg即可手术。结论探究盲探法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目前普遍使用的麻醉方法。

  • 标签: 盲探法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小儿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臂丛神经损伤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点,特别是神经损伤晚期的肢体功能重建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臂丛神经损伤后,一期行神经吻合、移位来恢复肢体功能已经形成共识。近年来研究表明:一期神经吻合、移位后肱二头的恢复比三角要好,即肘关节功能恢复预后要比肩关节好,因此在臂丛神经损伤晚期肩关节的功能重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斜方肌移位术 肩关节功能 疗效分析 晚期 肢体功能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测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用于帮助恢复女性产后盆底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3例产后盆底力受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法国PHENIX)治疗一疗程后(共10次),比较治疗前后盆底肌肉Ⅰ、Ⅱ类纤维的持续收缩时间。结果经过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患者盆底肌肉的I、II类纤维的持续收缩时间要显著长于治疗前,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能有效地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力受损。

  • 标签: 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 产后 盆底肌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探究单次松药全身麻醉下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可行性,选取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曲库铵组(A组)和琥珀酰胆碱组(S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停用松药,全程仅用得普利麻、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电脑双频指数(BIS)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药用量、松恢复时间、术中体动次数、气道压、拔管时间、残余松发生率、拔管时间及外科麻醉评分。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肌肉阻滞药 全身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肢手术中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8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A组(斜角间沟组)、B组(腋路组)、C组(间沟-腋路联合组),均采用0.5%罗牌卡因与0.5%利多卡因混合局麻药液25~40mL ,对比三组患者的阻滞效果、臂丛神经各分支阻滞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臂丛阻滞前后血压、心率均有所下降,三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C组注射药物后30min 内,各分支神经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另外两组,P

  • 标签: 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 神经阻滞麻醉 上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间沟联合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与单纯间沟或腋路法在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需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根据病情特点分为间沟法组(A组)和腋路法组(B组),间沟联合腋路法组(C组)三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进行传统的麻醉定位法均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间沟联合腋路法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的间沟组或腋路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三组并发症的发生,A组有2例发生霍纳氏综合征,喉返神经阻滞1例,呼吸困难2例;B组发生局部血肿3例,轻度的局麻药毒性反1例;C组发生霍纳氏综合征1例,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沟联合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着良好的麻醉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肌间沟联合腋路法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应用于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应及不良反应的比较,验证甲磺酸罗哌卡因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纳入病例分为四组,分别采用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和对照组0.25%布比卡因,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的安全有效性。结果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的与其他各组比较在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为临床使用的适宜剂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肢手术中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8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A组(斜角间沟组)、B组(腋路组)、C组(间沟-腋路联合组),均采用0.5%罗牌卡因与0.5%利多卡因混合局麻药液25~40mL,对比三组患者的阻滞效果、臂丛神经各分支阻滞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臂丛阻滞前后血压、心率均有所下降,三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C组注射药物后30min内,各分支神经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上肢手术中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以获得非常完善的阻滞效果,可以有效满足上肢手术需求。

  • 标签: 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 神经阻滞麻醉 上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ICU患者下肢不同力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1]。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接收的45例ICU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发生组(16例)和未发生组(29例),下肢分为4~5级力组(至少1个侧肢体力≥4级)和0~3级组(双下肢力≤4级)。比较两组左、右下肢力组与血栓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生组左下肢0~3级组血栓发生率为37.5%(6/16),4~5级组为18.75%(3/16);右下肢0~3级血栓发生率为31.25%(5/16),4~5级组为12.5%(2/16),未发生组左下肢0~3级组血栓发生率为37.93%(11/29),4~5级组为17.24%(5/29);右下肢0~3级血栓发生率为34.48%(10/29),4~5级组为20.68%(3/29)两组DVT发生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的ICU患者中,4~5级力发生DVT的较少,0~3级力发生DVT的较多,需要加强防控,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2]。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神经内科ICU 下肢不同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术中行B超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例,A组于臂丛上支麻醉,B组于臂丛中支麻醉,C组于臂丛下支麻醉,观察3组麻醉效果,记录痛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剂总用量。结果B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高于A组与C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剂总用量低于A组与C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给予患者B超引导下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于臂丛中支麻醉时效果最佳,可快速起效,减少麻醉剂总用量,降低麻醉并发症。

  • 标签: B超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