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方案,为医学院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7月有关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文献,采用Excel 2016进行资料整理与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结果显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方案主要包括设置课程思政目标、选择思政素材、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教学效果5部分。课程思政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德修养与人格塑造、职业素养和自我发展,思政素材主要来源于名人事迹和临床案例,教学内容以专题式教学内容融入思政素材为主,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为主,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主要为学业成绩与问卷调查。结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应当以课程内容为基础,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课程思政目标,根据课程思政目标选择素材和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并从多角度和多形式评价教学效果。
简介:摘要本文以课程思政的内涵为基础,结合医学教育全球化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联,从制度建设、课程类型、教学设计、学习阶段、课堂类型等5大维度探讨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一体化、系统性、贯通式育人大格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简介:摘要目的反馈并总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独立开设《麻醉学》课程教学情况,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选取海军军医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五年制211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麻醉学》开课前和开课后发放问卷,两次调查获得有效回收问卷204份,累计总有效回收率为96.68%。结果开课后学员对麻醉科医师职业特点的了解、对麻醉学的兴趣、对麻醉学在医学中作用的了解等方面均较开课前提高(P<0.05);在针对学习课程的必要性、课程安排时间、是否将麻醉科医师作为职业方向等问题上,开课前后调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充分结合医学生需求和临床需要进行合理调整,积极探索《麻醉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
简介:【摘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本文从医学人文概念角度出发,以课程思政背景为视角,阐述从人文教育培养、加强组织建设、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及人文培养的考核与激励等方面对住院医师进行医学人文培养,使住院医师医学人文培养实现思政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真正将医德教育贯穿于住院医师培训教育成长过程中。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我校对非护理专业医学生开设《常用护理技术》课程的必要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校2014级、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疗美容专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共160名选修《常用护理技术》课程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绝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很感兴趣,认为课程设置中的内容很有实用性,且基本掌握了常用的护理知识和技能。结论 有必要对非护理专业医学生开设《常用护理技术》课程。
简介:摘要:纵观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当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已出现了严重的失衡问题,所以要想更好地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实现其的全面发展,就应加强课程思政的改革和建设。这是因为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开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通过人格的塑造,性格的良好培养,来提高医学专业课程最终的教学质量。因此其应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着力点,以下其的改革建设为目标,来深化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而以此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方针。基于此,本文以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驱动因素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希望能为我国在该领域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简介:摘要基础医学创新思维训练选修课程以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目标,在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已经开设2年。本文以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所开设的基础医学创新思维训练选修课程为例,阐述其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并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参与教学的22名学生课后考核成绩均在80分以上,其中63.6%(14/22)的学生成绩在90分以上,所有学生成绩均及格(≥60分)。学生课后的批判性思维倾向评分高于教学前[(302.64±41.34)分比(287.95±25.9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基础医学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将批判性思维原理与技能和临床案例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简介:摘要循证临床实践是遵循证据的医学临床实践。加强循证临床实践的教学,有助于医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循证医学融入临床实践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为其日后开展临床工作奠定扎实基础。本文以北京大学医学部针对五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见习阶段开设的循证临床实践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通过循证临床实践课程考核和师生座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94.3%(1 522/1 614)的学生成绩为优良,学生对课程内容印象深刻,课程得到了学生认可。循证临床实践课程教学将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紧密融合,有利于循证医学知识在临床见习中的有效应用,为临床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对医学创新转化课程的需求,优化相关课程设置。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参与"协和医创课"的63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参与学习的人群构成、获取创新培训及资源对接的需求、创新培训课程的评价。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及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在创新需求和课程评价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有55人完成问卷,学员所参与的创新项目以医护器械类[54.5%(30/55)]和数字医疗类[21.8%(12/55)]居多,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占43.6%(24/55)。"协和医创课"中对学员最有帮助的课程为"北京协和医院创新转化政策",其次为"临床医生如何主导医学创新"(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或"医疗器械成果转化全流程布局和管理"(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对于学习"撰写商业计划、获得投资的方法"的需求更高,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对于学习"申请专利的方法与流程"需求更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0.0%(12/24)比12.9%(4/31),P=0.001;87.1%(27/31)比45.8%(11/24),P=0.003]。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与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在科研团队组建、专利申报服务、转化服务方面的资源对接需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7%(10/24)比12.9%(4/31),P=0.015);29.2%(7/24)比3.2%(1/31),P=0.007;8.3%(2/24)比48.4%(15/31),P=0.001]。结论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的医疗创新可考虑从医护器械类和数字医疗类项目转化为抓手。根据有无知识产权授权分类的差异化课程培训设置应在将来的培训中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