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常见的三种中期引产方法的实施效果,以期找出更为合适的中期引产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间收治的135例要求中期引产的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甲组患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乙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丙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配伍米非司酮口服引产三种不同的引产方式,分析其引产效果。结果甲组患者在出血量、引产时间、流产成功率三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使用效果,为临床医生对副反应少的宫内节育器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依据。方法:本文对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在我站志愿放置宫内节育器,经体检无禁忌症后,对其介绍三种宫内节育器的不同特点,由受术者自由选择,三种各观察152例,共456例。观察脱落、妊娠、出血疼痛终止率。结果:18月续用率分别为:CT300型90.45/100/年、MCU功能性96.43/100/年、I-220型98.45/100/年,三种IUD组间比较略有差异。妊娠、脱落、出血疼痛终止率,三种IUD差异较明显。结论:三种IUD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接受性,尤以MCU功能性和1-220型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氢氧化钙糊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年轻就诊患者的203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2颗患牙,分别采用氢氧化钙-水糊剂;氢氧化钙-甘油糊剂;氢氧化钙碘仿-甘油糊剂进行充填,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氢氧化钙碘仿-甘油糊剂组的有效率为92.68%,氢氧化钙-甘油糊剂组为90.24%,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的疗效相显著高于氢氧化钙-水糊剂组78.05%,P<0.05。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甘油糊剂、氢氧化钙-甘油糊剂可作为年轻恒牙根尖诱导的理想制剂,疗效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PCNL)、体外震波碎石(ESWL)、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分别应用PCNL、ESWL、开放手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156例,并随访观察其疗效、了解结石清除率、观察并记录不良反映和并发症。随访3个月。结果开放手术组结石清除率为91%,残留率9%,并发症31例;PCNL组结石清除率为90%,残留率10%,并发症12例;ESWL组结石清除率为89%,残留率11%,并发症17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优于ESWL和开放手术,可作为首选;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结石残留率较高,多次震波碎石易致肾脏并发症;开放手术可作为适当的补充,但创伤大,住院时间长。
简介:摘要探讨对于腹部手术后病人,术后腹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肛门排气是直接关系到术后各方。
简介:摘要淋病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传染性疾病,致病菌为淋病奈瑟氏菌,性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正确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以往临床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病史及生活史判断其是否患有淋病,但由于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并无典型临床表现,为诊断及治疗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直接涂片法是以往应用较广的淋病奈瑟氏菌诊断方法,但误诊、漏诊率则较高,不利于患者获得正确诊断。本文将分别研究细菌培养、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应用于淋病奈瑟氏菌实验室检测优缺点,探讨淋病奈瑟氏菌三种检测方法应用效果,为提高淋病检出率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用不同标本(静脉血、末梢全血、预稀释末梢血)进行血细胞检测所得结果的分析,探讨其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随机对100例我院门诊健康体检人员自愿者,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用希森美康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将三组数据进行重复性实验和比对试验,经统计学分析,比对静脉血、末梢全血、预稀释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静脉血和末梢全血比较只有红细胞压积HCT,P<0.05有差异,而静脉血与预稀释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五项指标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细胞分析应以静脉血为主,标本采集确有困难时应尽量用末梢全血,应对引起末梢血结果的诸多因素引起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为临床选择梅毒抗体免疫分析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68例临床可疑梅毒患者血清分别进行微粒子免疫发光分析(CMIA)、酶联免疫吸附(ELISA)、颗粒凝集实验(TPPA)三种免疫学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168例血清样品中CMIA法梅毒抗体阳性76例(76/16845.24%),ELISA法梅毒抗体阳性74例(74/16844.05%),TPPA法梅毒抗体阳性72例(72/16842.86%),三种免疫学方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免疫学方法检测梅毒抗体时结果无差异,而CMIA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结果量化,检测时间短,生物污染可能性小的特点,适合梅毒抗体的批量自动化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背动脉、桡动脉和股动脉三种采血方法用于早产儿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分娩早产儿24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80例,分别采用足背动脉、桡动脉、股动脉采血;比较三组早产儿穿刺成功率、操作阶段所需总时间及哭泣时间等。结果A、B及C三组早产儿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25%,86.25%,83.75%;A组早产儿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及C三组早产儿动脉采血操作阶段所需总时间分别为(169.93±53.84)s,(220.28±72.92)s,(226.06±73.80)s;A组早产儿动脉采血操作阶段所需总时间显著短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及C三组早产儿哭泣时间分别为(32.75±11.48)s,(79.46±34.96)s,(81.72±40.51)s;A组早产儿哭泣时间显著短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桡动脉和股动脉采血,足背动脉用于早产儿采血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并有助于减轻不良疼痛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