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疗效与放射治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24年1 月至2025年 12 月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年龄、CD19+及与NK 细胞水平,和临床疗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比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水平以及PD-1表达水平(P>0.05),经过四个周期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3 和CD4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8 水平和PD-1表达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则变化不明显或降低幅度较小。结论:放射治疗对表面共抑制分子、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显著影响。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和治疗效果,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的样本保存方式对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患者中抽选1037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实验A组345例,采集后2-8摄氏度保存24小时,后续需要尽可能在4小时内完成检测,实验B组345例,室温下保存24小时完成检测,对照组347例,室温下保存4小时内完成检测的样本,对比不同组别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A组CD3+、CD3+/CD4+、CD19+检测结果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CD3+、CD3+/CD4+明显低于实验组B组,且实验A组CD3+、CD3+/CD4+明显低于实验组B组;CD19+对照组和实验A组均明显高于实验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病毒性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26例为治疗组,及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治疗组和对照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CD16CD56、CD16、CD56NK细胞和CD3、CD4T和CD8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CD16CD56、CD16NK细胞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康复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3、CD4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比值明显下降,CD8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肺炎患儿免疫系统严重紊乱,动态监测肺炎患儿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对预测其病程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液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肺癌患者外周血CD123+、CD11c+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及所占比例,并与28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CD123+DC的绝对数和比值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1c+DC的绝对数和比值均显著下降(P均〈0.05)。两组的B淋巴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癌患者外周血T、Th、Ts、NK细胞的绝对数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液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普遍发生改变,肺癌患者外周血T、Th、Ts、NK细胞数值下降的同时CD11c+DC数值也下降,对其进行检测可为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喉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痰液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喉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在随机选取6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痰液炎症因子以及红细胞免疫的水平进行有效的观察,并对比不同程度的小儿喉炎患者的以上指标的水平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CD4+以及CD3+均比对照组低,而只有CD8+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免疫中的DTER、FEER、ATER以及ETER均比对照组低,但在FEIR方面则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观察组在痰液炎症因子水平方面要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上述指标的水平方面,小儿喉炎不同程度患者均表现出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小儿喉炎患者在综合免疫方面表现较差,并且痰液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较高,在临床检测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尖锐湿疣复发患者的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收治的87例尖锐湿疣患者。将患者分为初发组与复发组。初发组48例,复发组39例,选取同期体检的4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人员的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6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分布水平进行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IL-2、IL-4、IL-6、CD4+细胞、CD8+细胞、CD4+/CD8+水平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两比较后发现,复发组患者的血清IL-2、IL-6、CD4+细胞、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初发组与对照组(P〈0.05),血清IL-4、CD8+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初发组与对照组(P〈0.05);初发组患者的血清IL-2、IL-4、IL-6、CD4+细胞、CD8+细胞、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尖锐湿疣复发患者存细胞免疫功能的失衡,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导致其反复发作的一个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B淋巴细胞内免疫抑制因子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抽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IM患儿462例作为IM组,并以1∶1配比抽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6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对象的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水平。比较IM组与健康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B淋巴细胞内免疫抑制因子水平,比较IM组中不同病情时期、不同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ALY%)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B淋巴细胞内免疫抑制因子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IM组CD3+、CD8+、CTLA-4、PD-1、PD-L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CD4+、CD4+/CD8+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IM组急性期CD3+、CD8+、CTLA-4、PD-1、PD-L1水平高于恢复期,CD4+、CD4+/CD8+水平低于恢复期(P<0.05)。IM组中ALY% ≥10%患儿的CD3+、CD8+、CTLA-4、PD-1、PD-L1水平高于ALY% <10%患儿,CD4+、CD4+/CD8+水平低于ALY% <10%患儿(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D3+(r=0.671、0.647)、CD8+(r=0.685、0.598)、CTLA-4(r=0.694、0.612)、PD-1(r=0.671、0.712)、PD-L1(r=0.682、0.685)和病情时期、ALY%呈正相关(P<0.05),CD4+(r=-0.469、-0.512)、CD4+/CD8+(r=-0.501、-0.567)和病情时期、ALY%呈负相关(P<0.05)。结论IM患儿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B淋巴细胞内免疫抑制因子异常表达,并与疾病时期、ALY%密切相关,可据此评估病情进展和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2(IL-2)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CRF病人来自我院住院患者(剔除感染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肾贮备能力下降期组和氮质血症期组。30例肾功能正常对照者来自我院健康体检者,采用FCM技术检测CD4+、CD8+细胞亚群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IL-2的水平,综合分析淋巴细胞功能在CRF病人免疫功能下降中所扮演的角色。结果(1)CRF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2)CRF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分泌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3)CRF患者外周血IL-2活性同CD4+/CD8+比值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特别是CD4+/CD8+比值失调和IL-2活性与CRF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均呈明显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于1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功能,为免疫干预、临床用药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患儿106例,按病种分为2组先心组68例及对照组38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外周血中CD3、CD4、CD8、CD16、CD56及CD19,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先心病组患儿CD3、CD4均低于对照组,CD19、CD16CD56均高于对照组,CD8、CD4/CD8+无明显差异。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免疫功能缺陷,尤以细胞免疫功能障碍为主,同时有体液免疫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亢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疾病分型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8日至18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中法院区诊治的COVID-19患者179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n=84)、重型(n=58)和危重型(n=37)。179例患者年龄为65(55.0,72.0)岁,其中男性107例,女性72例。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对COVID-19患者分型诊断的性能。结果入院时危重症患者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普通型、重型(P均<0.001);普通型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重型、危重型(P均<0.001)。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T+B+NK、CD3、CD4、CD8、NK细胞数逐渐降低,危重型显著低于普通型和重型(P均<0.001),而危重型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普通型及重型(P=0.002,P=0.030)。另外,T+B+NK用于鉴于普通型和危重型或重型和危重型时效果最好(AUC分别为0.961,0.803);CD3用于鉴别普通型和重型时效果最好(AUC=0.961)。进一步将普通型和重型合并为一组后,与危重型患者比较,中性粒细胞及其与淋巴细胞、CD3、CD4、CD8比值用于患者分型诊断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AUC最大(AUC=0.958)。普通型、重型患者入院10 d后淋巴细胞数量高于入院时(P均<0.001),病情好转。危重型患者淋巴细胞数量低于入院时(P=0.040),预后差。结论T+B+NK与CD3减少、CD4/CD8比值升高、NLR升高在COVID-19危重型患者疾病分型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淋巴细胞总数的动态监测能有助于预后判断。
简介:目的了解早期早产儿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及围产因素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61例早期早产儿生后第1、7、14、28天以及其中17例早期早产儿出生后6个月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围产期因素的影响。结果早期早产儿出生时除自然杀伤(NK)细胞外各亚群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均处于最低水平,1周时迅速升高,6个月升至正常;NK细胞至6个月方增高。与胎龄〈28周早期早产儿比较,≥28周的早期早产儿第7天的T细胞、辅助性T(Th)细胞、NK细胞,以及第14天的T细胞和第28天的淋巴细胞、Th细胞绝对计数较高(P〈0.05)。与母亲产前未使用激素组相比,激素组第7天的抑制性T(Ts)细胞和第14天的淋巴细胞及所有亚群淋巴细胞水平均较高(P〈0.05)。宫内感染组与非宫内感染组出生第1天的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天的B细胞绝对计数以宫内感染组较高(P〈0.05)。解脲支原体(UU)定植组第1天的淋巴细胞、T、Th、Ts细胞以及14天的B细胞绝对计数水平高于非定植组(P〈0.05)。结论早期早产儿出生时免疫细胞数量不足,以后逐渐增高,6个月左右达正常。母亲产前使用激素以及出生胎龄、宫内感染、UU定植等多种围产因素对早期早儿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较长时间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V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指标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82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HBV-ACLF患者,将其例为观察组,再选取60名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将其例为对照组,对其均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体液免疫指标(IgG、IgM、IgA)的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各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G、IgM、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ACLF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临床上加强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指标的检测,能够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预测,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析不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淋巴细胞数量、外周血IgE水平,从而分析,各指标水平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就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淋巴细胞数量、外周血IgE水平对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IgE、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普遍高于同期健康体检者,而CD8+T细胞普遍低于健康体检者;不同分组的外周血IgE、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CD8+T细胞比较,病情越重,外周血IgE、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越高,而CD8+T细胞越低;治疗前后比较,外周血IgE、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CD8+T细胞普遍下降,而CD8+T升高。结论:支气管哮喘各组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差异,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评估支气管哮喘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 2023.1-2023.11在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对照研究形式”,根据治疗方法区分:常规治疗(对照组)和胸腺法新联合常规(研究组)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观察点为0天、7天,30天,收集患者外周血检测炎症指标:降钙素、CRP,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的数量比以及线粒体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0天为患者 入组当天治疗前的记录;7天作为近期检验效果分析,评估疗效以及近期有无并发症;30天评估远期效果及预后。研究期间:动态对比两组 不同治疗方案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功能、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炎症反应指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MODS)评分及死亡率。结果:两组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及T淋巴细胞相对计数比、外 周 血炎 症 指 数 以 及 APACHE-Ⅱ、MODS评分比较分析:入院0天对比分析上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 天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及T淋巴相对计数 比 对比分析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外周炎症水平低于对照组,APACHE-Ⅱ及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0天调查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日少,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法新用于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过程中,有助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 功能,改善重症感染所致的免疫抑制,缩短总的住院时间,减少严重并发症: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改善老年脓毒血症的远期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 2023年5月-2024年4月在无锡市惠山区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对照研究形式”,根据治疗方法区分:常规治疗(对照组)和胸腺法新联合常规(研究组)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各30例。对比两组 不同治疗方案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功能、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炎症反应指数、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MODS)及死亡率。结果:其中研究组的CD3 T淋巴细胞比(49.81±6.68)、CD4 /CD8 T淋巴细胞(1.66±0.43)比值高于对照组,而CD3 CD8 T淋巴细胞(23.24±3.92)比低于对照组,治疗 1周后,研究组 PCT(2.7±1.56)、CRP(53.86±5.54) 水平降低,且差异低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研究组MODS(5.62±0.55)及APACHEⅡ评分(9.56±3.89)的水平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0天调查分析结果:对照组死亡10例,研究组死亡2例,研究组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法新用于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过程中,有助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 功能,改善重症感染所致的免疫抑制,缩短总的住院时间,减少严重并发症: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改善老年脓毒血症的远期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淋巴细胞亚群在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8家医院确诊的172例成人HP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7例(50.6%,87/172),女性85例(49.4%,85/172),生存68例,死亡10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特征、纤维蛋白原等变量,并分析以上变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通过最大选择秩统计量(MaxStat)计算连续变量的最佳截断值,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HP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HPS患者中位年龄56(42,66)岁。存活组年龄、血小板计数和白蛋白水平分别为48(27,63)岁,84×109/L和32.3 g/L;在死亡组分别为59岁,45.5×109/L和27.3 g/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68,P=0.001;Z=‒3.156,P=0.002;Z=‒3.431,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5年累积生存率为37.4%(37.4/100),分化簇8+(CD8+)<11.1%、CD3+<64.9%、CD4+>51%、CD4/CD8比值>2.18的患者预后较差(χ2=7.498,P=0.023;χ2=4.169,P=0.041;χ2=4.316,P=0.038;χ2=9.372,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D4/CD8比、年龄、纤维蛋白原及血红蛋白是HPS患者独立预后因素(HR=2.435,P=0.027;HR=5.790,P<0.001;HR=0.432,P=0.018;HR=0.427,P=0.018)。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可用于评估HPS患者预后,CD4/CD8比、年龄、纤维蛋白原及血红蛋白是HPS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a-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 HLA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及预测病情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84例。其中高脂血症(HLAP)组92例和非高脂血症(NHLAP)组92例;HLAP组根据病情再细分为重症(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亚组和非重症(非SAP)亚组。所有患者于入院第1、3、5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流式荧光法测定细胞因子。应用SPSS 19.0软件,相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分析比较两组免疫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LAP组重症胰腺炎免疫指标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免疫指标对重症胰腺炎发生预测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LAP组与NHLAP组比较:第1天,HLAP组CD4+%低于NHLAP组,而IL-2高于NHLAP组(P<0.05);第3天,HLAP组CD4+%低于NHLAP组,IL-4、IL-6、IL-10高于NHLAP组(P<0.05);第5天,HLAP组IL-6、IL-10高于NHLAP组(P<0.05)。HLAP组SAP亚组与非SAP亚组比较:第1天,SAP亚组IL-10高于非SAP亚组(P<0.05);第3天,SAP亚组IL-2、IL-4、IL-6、IL-10、IFN-γ均高于非SAP亚组(P<0.05);第5天,SAP亚组CD4+%低于非SAP亚组,IL-6、IL-10高于非SAP亚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第1天的IL-10是HLAP组发生重症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9, 95%CI: 1.038~1.251, P<0.05);进一步行ROC曲线分析:IL-10预测重症胰腺炎发生的AUC=0.772,当IL-10为5.6 pg/mL时预测价值最高,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和68.8%。结论与NHLAP相比,HLA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变化不同;IL-10可以作为HLAP患者早期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预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肺癌患者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拟行肺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开放式肺癌根治术,观察组则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免疫因子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以上指标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指标水平与术后第1天相比略有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的CD4+T、CD8+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观察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d,观察组的CD4+T、CD4+T/CD8+T比值及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两组CD8+T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更小,且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82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48)和稳定期组(n=34),选取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各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C反应蛋白(CRP)、IL-10、住院天数,随访并比较NLR高低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稳定期组的WBC、NC、NLR、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进一步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经过一定时间治疗进入稳定期后,WBC、NC、NLR和CRP水平降低,与急性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NLR高患者住院天数增加,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NLR低患者(P<0.05)。结论NLR可以作为COPD病程变化及患者预后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