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按照不同原发病及年龄分层统计、分析血液病患者血培养分离菌分布和药敏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血液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血培养标本的结果和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送检1695份血培养标本,阳性标本302份,阳性率为17.8%,分离到113株革兰阳性菌(37.4%),170株革兰阴性菌(56.3%),19株真菌(6.3%)。血培养阳性率最高的原发病是骨髓瘤(26.5%),其次是白血病(24.3%)。年龄分组中60~80岁患者血培养阳性率为17.9%,〈60岁阳性率为17.8%。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60~80岁,阳性率为39.5%。革兰阳性菌中以葡萄球菌属居首,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最多。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有较高的敏感率,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有较高的敏感率。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对青霉素G均有较高耐药率。结论1695份血液科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分析显示革兰阴性菌,尤其是大肠埃希菌在血流感染中占多数。血培养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而检出原发病最多为骨髓瘤;60~80岁患者比率最高。对不同原发病、年龄分层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和敏感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疏血通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35/45),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疏血通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疏血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诊断梅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梅毒检验的40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择取时间在2014年4月26日至2015年4月26日期间,对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总结关于梅毒检验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结果4000例受检者中,共40例确诊为梅毒,梅毒检出率为1.00%,其中假阳性共6例,假阳性率为15.00%,剩余的3600例受检者中,共发现300例假阴性患者,假阴性率为8.33%。结论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情况较多,试剂、实验室操作、检验方法、生理及病理是导致梅毒检验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的主要原因,故在检验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标准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时掌握受检者的用药情况和病史,实施综合防控,进一步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我院收治并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84例,所有患者经证实H.pylori感染,并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每组42例。结果序贯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9%(39/42),治愈率为95.2%(40/42),标准治疗组Hp根除率为71.4%(30/42),治愈率为85.7%(36/42),两组Hp根除率、治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6/42)、19.0%(8/42),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d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较标准三联疗法安全有效,其费用-效益比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164例患者,随着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针对性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风向发生的概率。结果在164例患者中,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感染、出血、凝血以及溶血和不良心理反应的概率为9.1%、17.7%、10.4%、6.1%和73.8%,干预组护理后有效率为75.6%,对照组护理后有效率为65.8%,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中,引起血液透析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通过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保障患者在血液中的安全,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健康生活的新危险因素。方法对被确诊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由健康师和内分泌等专科医生共同为该病人制定干预计划、明确血尿酸控制目标,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规律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结果提高患者防病治病的意识,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达到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结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5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8例受检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征得了受检者本人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对比研究。将18例受检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例。对照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使用末梢血,观察组受检者则使用静脉血,由检验人员对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同使用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对照组受检者相比,采用静脉血进行检验的观察组受检者在检验之中各项血常规的指标同标准值更为接近,且观察患者的检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均要明显高出对照组许多。结论临床中在对需要的患者进行血常规的检验时,应选择静脉血作为检验的样本,能够明显地提高检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临床中有着更为理想的实用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检验结果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1年6月—2012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静脉血和指尖血,采用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所有患者的血糖数值,同时,还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血浆葡萄糖,对比分析两部位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和血样检测结果的偏倚程度。结果即时检验血糖仪指尖血血糖为(9.38±4.28)mmol/L,静脉全血血糖为(9.17±4.05)mmol/L,生化仪测定血浆葡萄糖为(9.96±5.01)mmol/L,三者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部位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和血样检测结果的偏移程度都是负偏倚,其中,偏倚范围最高是13.8%,最低为1.4%,都没有超过20%。静脉全血血糖偏倚显著高于指尖血血糖偏倚,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检验结果的临床可行性,不管是采用静脉采血,还是指尖采血,即时检验血糖的数值都在接受范围内,但是采取指尖血样,检测结果更加接近血浆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