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寻找疗效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基线特征及治疗后不良事件筛选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time,OS)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olrate,DCR)的独立预后因子。结果中位OS为5.00个月。DCR为37.9%。治疗后出现高血压、手足综合症、腹泻和蛋白尿不良事件为OS的独立预后因子,预示着更长的生存获益。治疗后出现手足综合症和蛋白尿不良事件为DCR的独立预后因子,预示着更佳的疾病控制率。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事件可能是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预测因子。

  • 标签: 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疗效预测
  • 简介:甲磺酸片是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新药,主要通过高度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上市前的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具有一定的客观有效性和明显的生存获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良好,已于2014年10月17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CFDA)批准作为国家1.1类新药上市,用于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上合理、有效地应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组织了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学者,根据上市前、后的国内用药情况,参考其他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使用经验,共同讨论,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本共识,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靶向治疗 合理应用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和护理体会。方法例确诊的10例晚期胃癌患者,250~500mgqd,餐后半小时以温开水送服。对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进行护。结果本组10例患者中出现反应轻微,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正确合理的护理有助于减轻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晚期胃癌(GC)患者治疗中,用的效果。方法:取80例晚期GC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对照组吉奥单纯治疗,观察组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22.5%);观察组总发生率1(2.50%)( =7.314,P=0.007)。结论:GC晚期患者治疗中,安全性高,患者生存质量得以有效改善。

  • 标签: 胃癌 阿帕替尼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针对76名中晚期胃癌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随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8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吉奥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进行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阿帕替尼 中晚期胃癌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对照组(n=52),治疗给予观察组(n=52)。对比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指标水平(TSH、FT3、FT4)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TSH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FT4以及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采取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缓解患者甲状腺癌症状。

  • 标签: 阿帕替尼 甲状腺癌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联合AIM方案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既往治疗失败、疾病进展、复发或转移入住黄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4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联合AIM方案,对照组单用AIM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入组42例患者,均可以评价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疾病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腹泻、高血压、蛋白尿、口腔黏膜炎等,但多为Ⅰ-Ⅱ度,除蛋白尿以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AIM方案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能够提高晚期软组织肉瘤的近期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可控。

  • 标签: 软组织肉瘤 阿帕替尼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奥沙利铂及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选用奥沙利铂+吉奥进行治疗,研究组联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缓解率为53.3%(研究组)和26.7%(对照组),研究组整体缓解情况较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5.0%(研究组)和33.3%(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吉奥+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替吉奥 奥沙利铂 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化疗失败后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晚期食管癌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均获得临床症状缓解,影像学证实肿瘤病灶缩小,临床疗效评价达PR。结论晚期食管鳞癌在放化疗后应用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联合单药吉奥化疗,患者能够获益。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阿帕替尼 抗肿瘤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安市长安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4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巢式对照研究法将患者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靶向放化疗组,每组42例。同步放化疗组接受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靶向放化疗组接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2周为1个周期,共1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中位总生存期及胃癌相关标志物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同步放化疗组和靶向放化疗组疗效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40,P=0.887),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9.05%(29/42)和73.81%(3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3,P=0.629)。治疗6个月后,同步放化疗组和靶向放化疗组疗效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288,P=0.043),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2.86%(18/42)和69.05%(29/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45,P=0.016)。靶向放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8.7个月(95%CI为8.4~24.8)和13.8个月(95%CI为7.2~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42,P<0.001)。治疗3个月后,靶向放化疗组的糖类抗原(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分别为(16.27±2.13)U/ml、(13.25±2.26)U/ml、(2.97±0.85)ng/ml,同步放化疗组分别为(29.34±3.69)U/ml、(21.63±2.69)U/ml、(6.19±1.23)ng/ml,均较本组内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靶向放化疗组的CA19-9、CA125、CEA均低于同步放化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9.880,P<0.001;t=15.458,P<0.001;t=13.957,P<0.001)。靶向放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的3~4级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3.81%(10/42)和28.64%(1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6,P=0.667)。结论联合化疗晚期胃癌远期疗效优于同步放化疗,且安全可靠,同时可延长总生存期,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 标签: 胃肿瘤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生物标记 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小剂量联合化疗晚期胃癌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将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内79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常规化疗)和观察组(37例,小剂量+联合化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7.2%,显著较83.3%的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和TNF-α水平较低,IFN-γ水平较高,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建议采纳小剂量联合化疗方案,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是目前临床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案。

  • 标签: 小剂量 阿帕替尼 化疗 联合用药 晚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以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1月收治的72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6例,将常规化疗应用在常规组治疗中,研究组应用小剂量联合化疗,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与常规组的(22.22%)对比明显更低,且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75.00%)要比研究组的(94.44%)低,P

  • 标签: 阿帕替尼 化疗 晚期胃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增添甲磺酸,探究该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优势。方法:接受96例患者的时间段为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分组操作为抽签,拆分成两组,对比组有48例,治疗方式为化疗,对比两组在疗效、瘤体体积上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在ORR、DCR上的数值较高,其瘤体体积较低(P

  • 标签: 化疗 肝癌 原发性 甲磺酸阿帕替尼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组,两组均予以TACE治疗,对照组未采取治疗、观察组采取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血清指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并采用Kapkn-Meier法对无进展生存期(PFS)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无差异(P>0.05)。Kapk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PFS曲线较对照组理想,PFS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治疗方案为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采用+TACE治疗效果理想,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血清指标、无进展生存情况,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阿帕替尼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中晚期肝癌 无进展生存期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1例74岁男性胃体腺癌患者先后接受一线、二线和三线化疗6、8和4个周期,因化疗疗效欠佳,接受靶向治疗750 mg口服、1次/d)。18 d后,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症状,自行停药。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计数(PLT)41×109/L,诊断:血小板减少症(3级)。立即给予升血小板治疗,PLT恢复至153×109/L后,将剂量减至500 mg口服、1次/d。21 d后患者头晕症状复现,同时出现面部水肿,实验室检查示PLT 45×109/L。考虑血小板减少症与有关且存在剂量相关性。再次给予升血小板治疗。13 d后,PLT恢复至214×109/L,采用减量并间歇用药方法,即250 mg/d、服药3 d停药2 d。此后再未出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病情稳定。

  • 标签: 血管生成抑制剂 抗肿瘤药 血小板减少症 阿帕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金属支架治疗中晚期胃癌幽门梗阻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间收治的中晚期胃癌伴幽门梗阻患者86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FOLFOX4化疗联合鼻空肠营养管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自扩张金属支架治疗,在这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对比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评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年的生存率情况。结果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通过RECIST评估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了41.86%,而研究中的对照组为37.21%,由于P>0.05,所以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胃出口梗阻评分(GOOSS)2分、3分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共性模块量表(FACT-G)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观察组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55.81%,对照组分别为44.19%(Log-Rank c2=0.778, P>0.05)。结论 金属支架联合FOLFOX方案对中晚期胃癌幽门梗阻患者可更好的改善梗阻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及近期生存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胃癌伴幽门梗阻 金属支架 FOLFOX方案 生存质量 生存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实施厄洛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 100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时间: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随机电脑排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口服厄洛单一治疗,研究组予以厄洛联合化疗。对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反应率、皮疹率、乏力率)与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指标对比。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反应率: 10.00%、皮疹率: 4.00%、乏力率: 6.00%)比对照组(胃肠道反应率: 20.00%、皮疹率: 12.00%、乏力率: 8.00%)低,且其治疗总有效率( 60.00%)指标比对照组( 4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6、 4.00, P<0.05)。 结论 厄洛联合化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 厄洛 ;化疗 ;进展期胰腺癌 ;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rlotini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of 100 cases of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 time: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20,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ral erlotinib single treatment,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erlotini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rate, rash rate, fatigue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rate: 10.00%, rash rate: 4.00%, fatigue rate: 6.00%)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rate: 20.00%, rash rate: 12.00%, fatigue rate: 8.00%),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60.00%)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 2 = 4.76, 4.00, P < 0.05). Conclusion erlotini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