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不同时期梅尼埃病患者中采取耳蜗电图面积比的诊断效果和价值。方法参考疾病时期的不同将此次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梅尼埃病患者进行分组,即为发作期患者(n=30例)、间隙期患者(n=30例),选取本院同期收入的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分析对比发作期梅尼埃病患者、间歇期梅尼埃病患者、参照组人员的数据差异。结果数据显示,发作期梅尼埃病患者、间歇期梅尼埃病患者与参照组受检人员SP/AP面积比、SP/AP振幅比、阳性率进行对比,统计学展示数据研究意义(P<0.05)。结论将耳蜗电图检查应用在发作期梅尼埃病患者中可将阳性率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阴道超声的检查中联合腹部超声检查来对子宫腺肌病进行诊断,看这两种方法对诊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的资料中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70例并进行随机分配,将35例患者单纯进行腹部超声检测,然后进行诊断,剩下的35例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测和阴道超声检测,然后进行诊断,在两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期间,对其进行观察,并且分析其效果。结果在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和引导超声检查联合的患者中,其中有子宫腺肌症32例,确诊率达91.43%,准确率比另一组更好,具有相对比较明显的优势。结论在进行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中,将腹部超声检查和阴道超声检查结合起来诊断,效果是更好的,确诊率是比较高的,这种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诊断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60例,其中40例室间隔缺损、8例房间隔缺损、5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右室双出口,主动脉缩窄与主动脉弓离断各1例,为患者提供强心、利尿、选择性扩张肺动脉的药物治疗方法。选取相同时期的20例患者当做对照组,提供强心、利尿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47例(78.33%)围手术期死亡2例,未出现远期死亡的患者。对照组手术6例(30.00%),远期死亡1例。观察组的压力和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药物实现对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实现诊断性的治疗,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肺动脉高压的性质,有效判断手术指征,减少手术死亡几率,临床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炎症性肠病及其并发症与肠外表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任意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9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临床表现判断、结肠镜检查以及接受钡餐检查等,观察患者的并发症以及肠外表现的诊断过程以及治疗过程。结果9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共发生35例并发症,包括肠出血10例、肠穿孔8例、肠梗阻8例、炎症包块4例、瘘管3例、肛管炎1例以及癌变1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71%。此外,9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共发生72例肠外表现,具体包括关节炎30例、皮肤病17例、肝胆疾病12例、口腔溃疡8例以及眼部疾病5例等,肠外表现的发生率为73.47%。结论对于患有炎症性肠病患者同时伴有并发症以及肠外表现的患者需根据其具体的病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必要时可采取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免疫检验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活动性结核患者、60例肺外结核患者、60例非结核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及同期来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四组对象的血清标本分别进行免疫检验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检验和分析。结果免疫检验金标法对肺外结核患者、活动性结核患者、呼吸道疾病患者、健康体检者的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分别为81.67%、71.67%、8.33%、3.33%;酶联免疫法对以上患者的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67%、63.33%、5.00%、3.33%;免疫检验金标法检出率均高于酶联免疫法(P>0.05),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检验金标法对痰涂片阳性及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2.11%、72.73%均高于酶联免疫法的84.21%、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检验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对于临床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明显,前者准确率稍高,采用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核病的确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94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汤。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高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中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汤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气阴两虚夹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实施益气化瘀通痹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A组50例,利用常规西药实施治疗,B组50例,选择益气化瘀通痹方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A组总有效率74%有明显提升,P<0.05;B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5.20±0.76)分,A组治疗后积分(10.47±4.16)分,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治疗中采用益气化瘀通痹方能够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目的:本文在糖尿病患者诊断方案的研究中,探究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的效果及检出率。方法:本次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200例,之后通过检验方法将所有样本量分成了两组,接受尿糖检验的设为尿糖检验组(100例),采用血糖检验的设为血糖检验组(100例);分组完成之后便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检验方法,之后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及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检验后,两组阳性检出率对比,血糖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更好(P<0.05);两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比,血糖检验方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P<0.05)。结论:本文通过对糖尿病患者采取了不同检验方式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采取血糖检验,可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得到了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图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schwarzertopas4通道检测。根据病程的长短来分为甲、乙、丙三组,将三组的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过测定甲组非正常率为51.80%,乙组非正常率为60.00%,丙组非正常率为81.40%,总非正常率为64.20%,病情患者的病情越长非正常率就会添加。结论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是周围神经发生病变,有微血管病变导致的,在我国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有糖尿病的时间越长、饮食控制不当等都容易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出率最高为肌电图检测,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为提高临床对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诊断准确率提高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资料10例,对于1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脑电图检查结果、脑脊液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要点。结果10例患者全部存在视物不清以及头痛症状,其中5例患者产生肢体抽搐以及恶心呕吐症状,4例患者产生精神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现象,10例患者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妊娠5例,肾上腺素瘤1例;10例患者中3例颅脑CTA检查可见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血管分支节段性舒张或是收缩;10例患者接受颅脑MRI检查表明病变大部分呈现对称分布,主要在患者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区,一些皮质受累,边界不清,10例患者通过治疗之后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接受MRI复查可见病灶大多数或是完全消失。结论有关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病因和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病程存在可逆性,确诊时需要结合相关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5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而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体检人员组成参照组。两组体检人员采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方式;以检验后的临床数据指标为标准,以此探究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糖含量为3.59±0.31,参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尿糖值为1.21±0.42,两组间存在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387,p<0.05);研究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70.52±9.61,参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6.82±1.63,两组间存在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9513,p<0.05)。讨论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与健康体检人员对比其平均差值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患者中应用中医证型辨证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的65例帕金森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综合回顾法探究所选患者的特征,并进行分组。西药治疗组有患者31例,治疗工作中选择西药对症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患者34例,治疗工作中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证型辨证治疗,对两种治疗手段应用价值进行客观对照。结果经观察、治疗,两组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均已改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水平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27/34),西医治疗组为58.06%(18/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优化帕金森患者救治措施,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证型辨证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救治效果,使其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荐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