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存在普及率低、手术尚不够规范、缺乏高质量研究等问题。本文总结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历史与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纵观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探索期(2013年之前,我国的机器人胃癌手术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探讨机器人胃癌手术的手术方法、操作流程、安全性及可行性)、稳步推进期(2014—2017年期间,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中心数量、手术例数、手术种类、临床研究稳步推进)、快速推进期(2018年开始,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开展中心数量、手术例数、临床研究快速增长)。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仍处于发展成长期,我们要把握机器人胃癌手术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机器人胃癌外科健康快速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简介:摘要近年来,手术机器人在神经外科的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包括在脑穿刺和活检术、脑肿瘤内放疗和化疗囊置入术、脑深部毁损或电刺激术、立体脑电图电极植入术、辅助显微外科或神经内镜手术、神经脊柱手术等中的应用。手术机器人对促进神经外科的精准和微创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史和分类、应用和操作、优势和局限性、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 分析、研究人体髋关节的结构特点、运动特性及其运动空间范围;对以3-SPS 型对称并联机构为核心的髋关节机构构型进行运动学建模,并描述机构的空间位姿,建立了机构位置逆/正方程、速度逆/正方程及雅克比矩阵;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3-SPS 并联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以运动学分析为基础,分析机构各部分质心处的运动学参数,考虑并联机构的整体势能和动能,建立动力学方程。
简介:摘要机器人辅助手术目前在成人泌尿外科中有明显的实用性和优势,因各种因素所限,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仍较局限。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的成本较高,但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对机器人手术的满意度更高。机器人肾盂成形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年长儿童,并已经在婴儿和二次手术中使用。在儿童中进行的其他机器人手术包括输尿管再植术、肾输尿管切除术、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膀胱憩室切除术和膀胱扩大术等。机器人手术也被用于肿瘤手术,如部分肾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随着适用于小儿的机器人设备的生产和改进,以及接受过机器人培训的小儿泌尿外科医生经验的增加,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机器人在小儿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端驱动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步态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9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中频脉冲电刺激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训练组接受末端驱动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6 d、持续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下肢部分(FMA-LE)、威斯康星步态量表(WGS)及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AC、FMA-LE、WGS及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训练组治疗后FAC分级[(2.61±0.70)级]、WGS[(23.29±3.85)分]及BBS评分[(35.40±8.41)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末端驱动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较传统康复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步态及平衡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国产康多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系统(型号:KD-SR-01)在妇科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3~4个月30~40 kg雌性长白猪18头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腹腔镜组(n=6)、机器人单孔(R-LESS)组(n=6)和机器人多孔(R-LEMS)组(n=6),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比较3组的总手术时间、对接时间、子宫切除时间、阴道残端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率及术中并发症情况。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术中并发症发生,3组出血量均<5 ml。与传统腹腔镜[总手术时间(47.83±8.59) min,子宫切除时间(16.00±3.46) min,阴道残端缝合时间(11.83±1.47) min]比较,R-LEMS组总手术时间[(56.20±6.87) min]及具体操作时间(子宫切除时间[(17.40±4.72) min],阴道残端缝合时间[(15.80±2.86) min]均无明显延长(t=1.693、0.608、2.573,P>0.05)。与R-LEMS组[对接时间(14.20±5.72) min],子宫切除时间[(17.40±4.72) min],总手术时间[(56.20±6.87) min],阴道残端缝合时间[(15.80±2.86) min]比较,R-LESS组对接时间[(10.00±1.90) min]、子宫切除时间[(24.17±7.36)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6、1.990,P>0.05),总手术时间[(67.83±7.41) min]及阴道残端缝合时间[(21.33±4.63) min]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2、2.528,P<0.05)。结论康多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辅助的妇科手术在动物水平安全可行,且单孔可以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但未来仍需加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同期、相同供者供肾下使用完全腹膜外化的机器人辅助同种异体肾移植术(robot-assisted kidney transplantation,RAKT)与开放性肾移植术(kidney transplantation,KT)的疗效。方法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的40例受者行肾移植术,机器人组选左肾,开放组选右肾,分为机器人组(20例)与开放组(20例),分别行RAKT及KT,供肾均来源于同一死亡供肾捐献,供、受者血型相同。分析术前资料,手术数据和术后结果。结果机器人组与开放组在年龄、体重指数(BMI)、透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开放组相比,机器人组在手术时间、髂血管阻断时间、静脉吻合时间、输尿管吻合时间方面长于开放手术;并发症方面机器人组发生淋巴管瘘、淋巴囊肿比例高于开放组;在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方面优于开放组。在髂血管分离时间、动脉吻合时间、失血量方面、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KT在有经验的机器人手术中心开展和开放性KT同样是安全、可行的,早期证据表明,RAKT可加快受者的恢复速度,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肾功能恢复效果。随着术者对RAKT技术的精通,有望逐步缩短手术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机器人肝胆胰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完成的14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机器人肝胆胰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手术均在机器人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重建血管术后早期无血栓性闭塞。14例手术中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10例,其中2例使用了人造血管,联合动脉部分切除重建3例,联合肝中静脉部分切除重建1例。平均手术时间(294.9±80.7)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1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0±5.1)d,围手术期死亡为0。14例中13例(92.9%)达到R0切除。截至2020年1月,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随访3年无复发;13例恶性肿瘤平均随访15.5个月,其中3例胰腺癌因复发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1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26个月因复发死亡,其余9例存活患者仍在随访中。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是安全可行的,其肿瘤学优势尚需进一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