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探析小儿护理措施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具体内容以及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儿科收治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并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50例,接受常规小儿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对比2组患儿医嘱服从率以及对护理内容满意程度。结果在护理治疗后评估2组患儿对医嘱依从性,观察组患儿服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对护理内容满意率为98.0%,对照组患儿对护理满意率为84.0%,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由于生性好动、年龄偏低以及病情等方面的影响,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抵抗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和小儿的沟通是否充分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在护理过程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能够建立良好渠道,对儿科疾病护理发展有突出价值,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的对比法,将我院2009-2010年间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其中一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我们将其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我们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我们将其称为观察组。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尽早对其进行康复护理会大大增加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几率,同时会避免患者瘫痪的可能性,因此,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加入早期康复护理很有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一般性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一般性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方式,并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医嘱的总接受程度达90.4%,明显高于对照组67.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在一般性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肢体语言沟通护理,能有效提升小儿的治疗效果,提高小儿对医嘱的依从性,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肢体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无药物治疗,试验组予通脉活血方治疗,终点时间为14天。在术后第1、7、14天分别检测血浆D-二聚体、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试验终点,D-Dimer两组与本组术后第1天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终点,PT、APTT两组与本组术后第1天比较均明显延长,FIB两组与本组术后第1天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PT、APTT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脉活血方可以降低髋部手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强化早期步行训练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步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1个月与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以及BBS评分均明显上升,但是训练1个月与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FMA评分以及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中,训练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达到独立步行的有7例,占17.9%;对照组达到独立步行的仅有3例,占7.7%;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中,强化早期步行训练,能提高患者步行能力与生活质量.关键词强化早期步行训练;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效果;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03-01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输欧肢体肿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肢体消肿时间为(3.98±1.12)d,对照组患者肢体消肿时间为(6.13±2.17)d,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肿胀消除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施行手术后,出现肢体肿胀的情况,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少患者肢体肿胀的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20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人数各60人。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肢体语言沟通,统计患儿家属对各组护理技术及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护理技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满意度所占比例为70%,实验组满意度所占比例为90%;实验组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满意度所占比例为80%,实验组满意度所占比例为93%。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值得在小儿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肢体语言与患儿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0例患儿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充分使用肢体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对患儿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好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97.7%;对照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86.6%。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使用肢体语言沟通可明显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使用信封抽取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在两组患者结束护理后,对比其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FMA评分和巴氏指数分别为(82.32±10.37)分和(88.90±10.09),对照组的FMA评分和巴氏指数分别为(34.67±10.29)分和(42.21±10.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原因,提出提高依从性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方法对2013年1月—6月在杭州某三甲医院甲乳外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72例患者经过术后12周锻炼的患肢功能状况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评价,并对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同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8例患者按改良后的措施程序进行12周的指导,再次评价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患肢功能状况。结果1.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不佳的比率由措施执行前的33.3%下降到19.1%;2.乳腺癌患者完全依从性从措施指导前的41.1%上升为77.9%。结论让患者明确肢体功能锻炼的目的以及重要性,量化功能锻炼、加大健康宣教力度能有效提高患者手臂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使手臂功能恢复情况较前好转。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肢体缺血(CLI)缺血性溃疡患者影像资料中膝下动脉病变的分布特点及侧支循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成功实施angiosome概念指导下膝下动脉血运重建的152例(152条患肢)CLI缺血性溃疡患者的术前膝下动脉造影影像学资料,糖尿病组患者106例和非糖尿病组46例,对两组患者膝下动脉病变受累数量、缺血溃疡区域angiosome位置分布、膝下动脉侧支循环状况以及足部动脉弓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CLI缺血性溃疡患者溃疡高发于足底外侧支动脉angiosome(P〈0.05)。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间溃疡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膝下动脉受累数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血管受累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膝下动脉PA受累率(69.8%)低于ATA(89.6%)和PTA(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膝下动脉PA受累率(56.5%)低于ATA(80.0%)和PTA(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下动脉多支受累高于单支受累(P〈0.05)。糖尿病组3支小腿动脉病变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非糖尿病组1支小腿病变多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足部动脉受累数多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足部动脉受累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下动脉Jenali侧支评分Jenali0级糖尿病组少于非糖尿病组(P〈0.05),Jenali3级糖尿病组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CLI缺血性溃疡患者腓动脉前穿支-胫前或胫后动脉连接出现率最高(P〈0.05)。糖尿病组腓动脉前穿支-胫前或胫后动脉连接出现率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其它动脉连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LI缺血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膝下动脉受累更为严重,侧支循环建立差;溃疡分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6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肢体语言沟通,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发现,观察组患儿的疾病治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对照组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显示非常满意8例,满意12例,比较满意5例,不满意5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非常满意12例,满意8例,比较满意9例,不满意1例。结论采取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与患儿的亲和度,帮助患儿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有助于减轻疾病给患儿带来的痛苦,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