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舒肺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采用菲罗门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25mol/L磷酸二氢钠-甲醇(851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在薄层色谱图中检出了甘草药材的特征斑点,阴性无干扰;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032~0.795μg范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0.8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舒肺糖浆的质量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尼美舒利不良反应报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几年有关尼美舒利不良反应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结果其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肝脏毒性反应、泌尿系统反应等。结论临床应重视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的危害性,保证安全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用于老年人麻醉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择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拟行择期腹部手术的全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芬太尼组(F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R组咪唑安定、异丙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F组诱导同R组把瑞芬太尼改为芬太尼后行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R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异丙酚,F组芬太尼,异丙酚。两组均间断追加静注罗库溴铵。结果R组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R组术后拔管即刻(T5)HR、BP下降幅度幅度明显小于F组(p<0.05),两组SPO2无改变(p>0.05)。结论瑞芬太尼较芬太尼能更好地维持血动学稳定,全麻诱导平稳,麻醉深度满意,术毕苏醒迅速,适合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瑞芬太尼对于胃癌全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防治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60例全麻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并联合丙泊酚、维库溴铵,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进行持续的注入使用;而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在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持续注入应用。对于患者全麻手术治疗前后以及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记录,并在对于患者血糖以及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水平指数进行检测确定。结果对照组患者在全麻手术的各个时间段,血流动力情况以及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水平指标都有升高变化,并且以全麻手术治疗的插管后、5分钟以及切皮阶段升高变化最为明显;而对照组患者在全麻手术治疗过程中,各时间段的各应激反应影响指标水平也有升高,并且以插管时和拔管时的呛咳、躁动反应最为突出,高于观察组患者相应指标水平参数。结论瑞芬太尼对于全麻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具有明显的减轻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静脉复合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体动反应情况,苏醒时间。方法选择择期手术小儿40例,随机分入瑞芬太尼组(R组)20例和氯胺酮组(K组)20例。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结束停药至患儿苏醒的间隔时间,体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前B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后R组的BP、HR、R明显低于K组(P<0.05)。R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体动发生率R组明显低于K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静脉复合麻醉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术后苏醒快捷。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与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提高临床用药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瑞芬太尼临床用药的患者300例,对其临床用药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并结合临床病历探究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另选取300例常规麻醉患者进行对照比较,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通过临床分析,瑞芬太尼药理学特性属于三室模型,且对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存在一定影响,且本组有2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常规组有29例不良反应,其中瑞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常规组,但低血压发生率要低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瑞芬太尼组手术成功率较高,临床价值显著。结论综合临床探究资料显示,瑞芬太尼作为新型的μ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迅速、消除快捷、作用时间短的优点,而且临床可控性显著优于其他激动剂,在临床输注用药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在门诊手术、全身麻醉以及神经外科等手术麻醉上具有更高的实用效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82例,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给予脑细胞营养等治疗。对照组采用氟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期间测定患者的肝功能,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的颈动脉斑块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1例,对照组发生6例,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稳定脑梗死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以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持续输注丙泊酚来维持麻醉的作对照组。观察手术过程的循环变化。患者在麻醉前、实施气腹后、插管后(即刻)及术后的MAP、HR以及AAI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各个时刻的AAI都没有明显变化(P>0.05)。气腹后、插管即刻观察组的MAP、HR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实施腹腔镜手术与持续输注丙泊酚为主的麻醉方法实施的腹腔镜手术相比,其应激反应更小、手术质量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瑞芬太尼复合静安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安性。方法100例择期行腭裂整复手术的小儿,在同样条件下诱导、气管插管后,随机分为氯胺酮静安组(K+P组35例),瑞芬太尼复合静安组(R+P组35例),静安组(P组30例)。观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手术结束后和拔除气管导管后30min时的心率、呼吸、呼气末CO2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和记录中和苏星期的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结果R+P组在麻醉后各时段的心率明显慢于P组(P<0.01)。R+P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P组的苏醒期精神方面的并发症低于K+P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静安气管内全麻醉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手术的麻醉效果好,心血管的功能稳定,苏醒快,苏醒期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TCI)辅助硬膜外麻醉行经皮肾镜手术(PCNL)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择期行经皮肾镜碎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于T11-12行硬膜外麻醉后,观察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至手术结束,对照组静脉靶控输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术中无创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以及病人的镇静效果(Remesay评分),术后用VAS评分回忆术中牵拉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手术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SPO2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的BP、HR较平稳,对照组在经尿道放管时以及俯卧位碎石时BP、HR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Remesay评分以及VS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静脉小剂量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的弥补硬膜外麻醉下经皮肾镜手术的不足及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全麻诱导预防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效果及对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ASAI-II级,年龄20-60岁,体重40-80kg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诱导组(S组)和丙泊酚诱导组(P组),每组30例。S组拟用潮气量法行全凭吸入麻醉诱导。P组拟用丙泊酚TCI行全凭静脉诱导。当两组病人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BIS值介于40-60时,均从外周肘静脉单向静脉注射芬太尼原液5ug/kg,注射时间为5s。观察静注芬太尼后1min内呛咳反应发生的有无及其严重程度,比较两种麻醉诱导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S组呛咳反应的发生率为6.7%,P组呛咳反应的发生率为43.3%(P<0.01)。S组呛咳反应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P组(P<0.01)。S组血流动力学相对P组更平稳。结论全凭七氟醚诱导可显著降低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能更好地维持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