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孙其峰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他的创作理念与教学思想影响深远。孙先生的外孙、花鸟画家聂勇先生幼承庭训,除保留有孙先生的诸多画作精品与丰富的课徒稿资料外,还保存着一批珍贵的由孙先生撰写的日记资料。此批日记资料共计三十余本,聂勇先生与其舅父各存十余本。日记的时间跨度从20世纪50年代业已开始,并一直持续到90年代,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丢失了一部分,使得70年代之前的日记仅剩十本左右,其间重要的历史脉络也都随之难寻。日记中记载的多与绘画相关,并无生活琐事抑或私人化的内容,文字部分主要记录一些日常的学习笔记、工作状态、座谈会及研讨会的会议纪要;绘画部分多是一些随行随画的速写,内容涉及山水、花鸟,兼有书法研究,系统反映了几十年来他在笔墨探索上关于现实与笔墨之间关系的追寻。此批日记并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法展示,更是反映了孙先生作为一名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的治艺治学历程和脉络,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一位老艺术家百年中对国画脉络的思索与实践,某种程度上而言,比完整的作品更为丰富,更有性灵。孙先生的家人中多数皆为画家,浓厚的家学渊源与一以贯之的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使他们重新重视起孙先生的这批日记,并邀请天津美术学院讲师、山水画家方勇共同整理、研究此批日记,力求达到文献脉络的系统梳理。本刊拟分期系统刊发此批日记内容及相关研究成果,希冀读者能从中有所启发、有所获益。
简介:茹欲立(一八八四—一九七二年)字卓亭,陕西三原县鲁桥镇人。幼年受业于陕西著名学者朱佛光门下,一九〇一年入关中著名学府宏道学堂。一九〇五年赴日本学习军事,并加入同盟会,与留日同学创办《夏声》杂志。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任秦陇复汉军政府秘书长。护法战争时期参加陕西靖国军,任总参议。后因与国民政府政见不合辞职,专心从事文史和书法艺术的研究。建国后曾先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届特邀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