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减少差错率的实际措施。 方法:我院于 2018 年后实施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行模式 ,以 2017 年 -2018 年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排药结果 作为对照组, 2018-2019 年 静脉药物配置排药结果 作为实验组, 对比实验组 静脉药物 的 排药差错率 。 结果:实验组细胞毒性药物排药差错率 0.50% 低于对照组 4.00% ;普通药物排药差错率 2.50% 低于对照组 6.00% ; 实验组平均排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中 通过使用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行模式 ,可以显著降低静脉药物的 静脉药物 的 排药差错率 ,保障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西药药房药品的管理和发放的差错展开分析,为今后门诊西药药品管理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为 2008年 -2011年的门诊的西药房的管理以及发放差错为研究对象,统计并整理各项问题的情况,采取合理的办法进行解决。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院的门诊西药房发放差错的问题逐渐减少。 2008年的发放差错量为 28起,占 18.9%,剂量的差错为 16起,占 10.8%,剂型的差错为 9起,占 6%,时效的差错为 2起,占 1.4%。结论: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时每个门诊西药房管理中必须具备的,发昂差错的原因一定要详细的分析并进行及时的解决,长期的进行下去,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实现更大的进步。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急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于2017年11月份至2018年6月份湖南航天医院门急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中所记录的10份药品差错类型,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差错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化的防范措施。结果10份门急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中,差错产生的原因包括剂剂量剂型、药品品种、用法用量、药品数量、包装相似、处方、发出药品不合格、错发。结论针对医院门急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产生的原因,需对处方调配程序进行规范、加强药师责任心及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专业素质教育,降低医院门急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发生概率,保证医疗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以及防范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出现的处方调剂差错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处方调剂差错率,分析差错类型与差错因素。结果2015-2017年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共110例,2015、2016、2017年分别有49例、39例、22例,逐年呈下降趋势;其中调剂差错因素中药品包装相似占20%、药品名称相似占12.73%、药剂师对用药禁忌不熟悉占34.55%、同品不同规格占26.36%、患者与环境因素占6.36。结论门诊西药房中需加强管理,优化电子处方系统,进而有效预防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以及合理性,需要提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质量。方法静脉配置中心六个月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差错,并对差错进行相关的分析探讨,并且整理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对差错进行总结性分析,主要产生差错的原因就是电脑系统不完善、排药核对差错、配置差错、成品审核差错。结论对差错进行总结分析,并实施整改措施,有效降低了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实现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了患者用药质量,从而也促进静配中心的不断完善,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以提高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了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的相关数据,包括差错类型、原因和影响等。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药物选择错误是最常见的差错类型,并且人为操作疏忽与缺乏培训和技能更新是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差错的影响包括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差错类型的防范对策,如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操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更新、引入智能辅助系统等。研究结论强调了这些防范措施的重要性,并为静脉配置中心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改进建议,以减少液体配置差错的发生和影响,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探讨相关的防范对策及实施效果。方法:根据差错问题防范对策实施前后,将3145张门诊西药房处方分为对照组(差错问题防范对策实施前:2021年7月~12月)1552张和研究组(差错问题防范对策实施后:2022年1~6月)1593张,比较两组的处方调配差错发生情况,并对门诊西药房药事管理水平做出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处方调配差错问题发生率(0.56%<2.90%,χ2=25.38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处方调配质量评分[(96.34±2.18)分>(91.52±4.79)分,t=36.472]、处方审核质量评分[(97.05±1.81)分>(92.08±4.75)分,t=38.959]、处方书写质量评分[(96.43±2.06)分>( 92.14±4.17 )分,t=36.719]以及药品管理质量评分[(97.02±1.62)分>(92.55±3.97)分,t=41.53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门诊西药房处方调配环节的各种差错问题,调查了解其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可以有效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障用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原因与针对性改进策略。方法:选择2023/1-2023/12医院门诊药房处方单1000张进行点评分析,详细归纳总结处方单调剂差错类型以及差错产生的原因,并讨论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抽取的1000张西药房处方单中,共出现45张调剂差错处方,占比为4.50%;且该45张调剂差错处方中,用法用量差错14张,药品规格差错10张;药品名称差错8张,药品数量差错5张,药品联用差错4张,药品禁忌差错2张,药品错发2张。同时对该45张调剂差错处方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医师原因有11张;药师原因有14张;患者原因有10张;其他原因有10张。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以针对性性的改进措施,能够显著的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 PDCA循环管理对病案质量及医疗差错率的影响。方法:以方便抽样法为例,选取在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8月之间形成的医院病案 200份为研究对象,依据接受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 2组,每组各 100例。采用常规管理的定义为对照组,采用 PDCA循环管理法的定义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管理质量以及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结果:实验组实施 PDCA循环管理法后,整体的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实施管理期间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值有意义( P< 0.05)。结论:在医院病案管理中采用 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全面的提升整体的管理质量,降低管理期间医疗差错发生的概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