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在 颅脑损伤术后的 护理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于我院因 颅脑损伤行 手术 治疗的患者 144 名,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 组患者护理干预 3 天 后镇痛效果评分为( 3.52+0.13 )分,镇静效果评分为( 3.47+1.32 )分 , 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 ( 4.73+0.19 )分和( 4.91+1.45 )分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41 %,显著低于常规组的 17.57 %。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59%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 79.73% ( P < 0.05 )。 结论 : 对于手术治疗后的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采用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有着显著的提高,因此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 可以在 颅脑损伤患者的 术后护理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4年 6月 -2016年 6月收治的 85例老年痴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 50例和对照组 35例,研究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 MMSE、 ADL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提高( P<0.05) ,研究组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 WHOQOL-BREF四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 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仅生理和心理领域评分高于入院时( 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 90%,对照组 34.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老年痴呆症患者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对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确保药物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用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所起到镇静镇痛的效果作出探究。 方法 样本选自在 2019 年 04 月到 2020 年 04 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 100 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配为行普通护理的对照组与在前者基础上行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的观察组,各 50 例。最终统计对比组间第 3 天后镇痛效果( NAS 评分)、镇静效果( Ramasy 评分)以及颅内压( ICP 水平)。 结果 加以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的观察组镇痛、镇静效果更好,和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5 。颅内压水平观察组更低,和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5 。 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给与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有助于更好的发挥镇痛镇静的效果,增强护理质量,更好的控制颅内压,控制病情,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出血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为85%,对照组为7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1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压疮),对照组发生率为30%(2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压疮),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较好,有推荐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级儿科护生一般资料( 144人),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模式),每组均为 72人。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儿科护生的平均考试成绩得分(理论知识、沟通关怀能力、技能操作、护理礼仪、宣教能力以及总分等)以及对教学效果评价情况(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课业压力、喜欢此种教学模式等)。结果:实验组儿科护生的平均考试成绩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儿科护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情境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2017-2018 年 92 名 高校护理专业实习生通过 计算机表法 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纳入 46 例学生,试验组采取以情境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模式,参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理论及实操成绩。 结果: 试验组学生理论成绩及实操成绩均优于参照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优于参照组, P<0.05 ,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 结论: 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情境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模式可扩充学生理论知识储备,提升实操能力,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给予急诊内科护理教学中实施护生自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遴选时间段在 2018 年 05 月份 --2019 年 05 月份之间,将在我院急诊中实习的护生 94 例为研究范例,所有护生均是女性,根据等分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中均有 47 名护生,实验组展开护生自评教学模式;常规组展开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教学效果。 结果: 实验组中护生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优于常规组数据, P < 0.05 ,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 急诊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护生自评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升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综合能力,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肾病内科临床带教中应用CBL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7月-2020年4月在本院肾病内科进行临床见习的90名医学生作为观察样本,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实验组给予CBL教学法,对两组教学效果及带教老师评价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两组在数据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带教老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护患沟通能力、综合满意度评分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CBL教学模式尝试应用于肾病内科临床带教,可进一步提高带教效率和质量,值得借鉴和积极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情景模式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共有162名实习护生在本院实习,根据实习期间教学方法的差异将护生分为两组,传统组81名护生进行传统护理教学,观察组81名护生进行情景模式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81例的综合考试评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应急应变能力)高于传统组(P<0.05)。观察组81例对教学的满意度、对教师的满意度、对自我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生的实习效果,可提高护生对教学、教师、自我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器官系统学习"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试验对照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选取南通大学和苏州大学2013级和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47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2014级74名实习生设为试验组,采用"基于器官系统学习"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除了床旁示教之外,引入基于团队学习的教学方法;将2013级73名实习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仅采用床旁示教的教学方式。通过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Mini-CEX评分结果和对试验组实习生的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模式改革效果。结果试验组实习生和对照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74.24±7.21)分比(68.23±7.86)分]、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89.68±5.36)分比(85.29±4.37)分]、病历书写成绩[(94.45±2.78)分比(87.29±4.05)分]和Mini-CEX总评分成绩[28(25, 30)分比22(21, 24)分]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81.1%(60/74)的实习生对"基于器官系统学习"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予以肯定和好评。结论"基于器官系统学习"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改革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和实习质量,得到了实习生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