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二组B组布比卡因150mg+吗啡4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J组甲磺酸罗哌卡因238.4mg+吗啡4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分别于术毕硬膜外腔给予负荷量后接止痛泵。观察0~48小时内各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血压、心率、呼吸、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各时段VAS评分、Ramsay评分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 标签: 甲磺酸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吗啡 硬膜外
  • 简介:摘要目的对2940像素激光联合氨甲磺酸注射液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160例黄褐斑患者设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氨甲磺酸注射液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2940像素激光联合氨甲磺酸注射液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5%,进行治疗前面两组患者的心理压力评分无显著差异,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压力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采用2940像素激光联合氨甲磺酸注射液的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2940像素激光 氨甲磺酸注射液 黄褐斑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70例下腹部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5例,观察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后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阻滞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甲磺酸罗哌卡因具有较好的临床麻醉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磺酸罗哌卡因 盐酸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就甲磺酸罗哌卡因及盐酸罗哌卡因两种麻醉药物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对。方法择取我院既往1年内的117例手术患者,并按照手术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中实施盐酸罗哌卡因麻醉的58例患者记为A组、将其中实施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的59例患者记为B组。结果在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以及运动阻滞的起效、维持时间四个方面,A组患者与B组患者比对无明显的区别(P>0.05)。此外,A组患者与B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在手术前后比对也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两种麻醉药物在硬膜外麻醉中应用后的效果是相似的。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甲磺酸罗哌卡因 盐酸罗哌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应及不良反应的比较,验证甲磺酸罗哌卡因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纳入病例分为四组,分别采用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和对照组0.25%布比卡因,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的安全有效性。结果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的与其他各组比较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为临床使用的适宜剂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晚期胃癌患者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情缓解率8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3%与参照组的80.0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进行联合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甲磺酸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甲磺酸伊马替尼浓度,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C18;流动相为甲醇-1%三乙醇胺溶液=55:45(pH=6);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85nm;并用该液相方法测定伊马替尼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在20~2000n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3),最低检测限为20ngmL-1;日内、日间RSD均〈15%,提取回收率在82.1%~87.5%。6只SD大鼠单剂量静脉给予伊马替尼(10mgkg-1)后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567.4±127.5)ngmL-1;t1/2(15.6±3.5)h;MRT(17.9±4.6)h;Vd(27.3±6.9)L;AUC0~24h(2267.4±109.6)nghmL-1;AUC0~∞(3308.2±208.2)nghmL-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作为伊马替尼临床用药时的药动学数据补充。

  • 标签: 伊马替尼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复方玄驹胶囊结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慢性附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泌尿外科76例慢性附睾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玄驹胶囊。2组均治疗4周。采用慢性附睾炎症状指数量表(Chronic Epididymitis Symptom Index, CESI)进行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83.7%(36/43)、对照组为63.6%(2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P=0.04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2、4周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总分均降低(P<0.01)。治疗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总分治疗后2周(F值分别为16.132,9.134、23.681)、治疗后4周(F值分别28.7410、74.049、72.483)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玄驹胶囊结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可减轻慢性附睾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附睾炎 慢性病 复方玄驹胶囊 疼痛测定 生活质量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法测定甲磺酸氟马替尼中N-甲基哌嗪的方法。方法采用阳离子交换柱(DionexIonPacCS12A4×250mm),以50mmol/L甲磺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电导检测,柱温为35℃。结果检测限、定量限分别为0.036μg/ml、0.072μg/ml,在0.143μg/ml~5.72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n=6),重复性试验的RSD为小于1.20%(n=6),回收率为100.6%,RSD为0.44%。结论本方法测定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甲磺酸氟马替尼中N-甲基哌嗪的残留。

  • 标签: 离子色谱 N-甲基哌嗪 甲磺酸氟马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探究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时,使用磺酸阿帕替尼片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临床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86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按双盲法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观察患者肿瘤控制情况,同时统计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8.8%,治疗组为67.4%,对照组较治疗组肿瘤控制有效率低,P<0.05。结论临床为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改善扩散,在治疗时可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不良反应 化疗 甲磺酸阿帕替尼 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患者分为两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甲磺酸伊马替尼 应用
  • 简介: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常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慢性溶血性贫血,在我国南方地区常见而临床症状严重的疾病,其中重型G-地贫是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规范输血和驱铁治疗才能使患者长期存活,保证生活质量。我院血液科于2004年9月开始使用携带式微量注射泵皮下注射磺酸去铁胺(DFO),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输注泵 注射 皮下/方法 去铁胺/治疗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评价替吉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5月。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研究。替吉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腺癌能够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RR=2.00,95% CI 1.04~3.86,P=0.04)、部分缓解率(RR=1.43,95% CI 1.01~2.03,P=0.04)和较低的无效率(RR=1.28,95% CI 1.07~1.53,P=0.008),但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多。结论替吉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腺癌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同时增加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 腺癌 甲磺酸阿帕替尼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救生汤加味口服治疗甲磺酸阿帕替尼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8例接受口服阿帕替尼治疗满4星期后出现手足综合征的胃癌患者,其中Ⅰ级48例,Ⅱ级40例,均口服救生汤加减3星期。结果88 例手足综合征患者在接受救生汤加味治疗后0 级50例,Ⅰ级35例,Ⅱ级3例,疗效明确,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救生汤加味口服治疗手足综合征不仅疗效明确,是理想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救生汤加味 甲磺酸阿帕替尼 手足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甲磺酸伊马替尼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电脑数组排列分组,两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疗干预,实验组实施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探究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干预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T细胞免疫功能比较(CD3+、CD4+、CD4+/CD8+)。结果:对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CD3+、CD4+、CD4+/CD8+等T细胞免疫功能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甲磺酸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因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印发手足综合征胃癌患者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确诊为胃癌且应用阿帕替尼片治疗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出现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做评估,分析护理措施的价值。结果:相对于干预前,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疼痛评价分数均有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后出现手足综合征胃癌患者应保持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调整患者心态并缓解疼痛症状,从而保障整体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胃癌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手足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用改变睡姿治疗耳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上一年度诊治的耳石症患者,共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改变睡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耳石症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用改变睡姿治疗,效果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安全心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耳石症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改变睡姿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甲磺酸奥希替尼片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为研究时间段,选我院收治的1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以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研究组(n=70例)和对比组(n=72例)。对比组采用化学治疗,研究组选用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治疗。对比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比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9%、68.06%,差异显著(P

  • 标签: 甲磺酸奥希替尼片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