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构造了三维Navier-Stokes方程的中心差分格式、Lax-Ffiednch差分格式,利用MATLAB软件程序做出差分解与精确解的误差图像,分析差分解与精确解的吻合程度,并讨论中心差分格式、Lax—Ffiedfich差分格式的优缺点。
简介:摘要高中阶段的数学难度较初中数学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知识的学习上也更具有系统性,高中学生学习数学普遍出现了难于学习、难于理解等问题现象。所以在对高中数学学习中应该掌握相应的方法。“知识分类”及合作学习已成为现阶段很多高校重点应用的数学学习方法。在这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下,“知识分类”学习方式,就可以有效降低高中数学学习难度,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之间有更加深入的交流,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所以在这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有效性,从而更加系统的看待高中数学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下文将针对“知识分类”和合作学习来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应用进行探究,并提出有指导作用的的建议。
简介:利用多种常规和非常规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资料,对2015年通榆县两次龙卷过程(5月31日和6月8日,分别简称为“531”龙卷和“608”龙卷)形成机制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影响系统均为东北冷涡前部的次天气尺度短波槽或切变线,强对流层中层偏西急流使700—500hPa温差大值区东移,低空西南急流使低层湿区显著北伸,叠加在温差大值区之下,龙卷发生在湿舌边缘多尺度系统叠加区附近;但“531”龙卷急流风速、700—500hPa温差及925hPa露点温度均明显高于“608”龙卷,且850hPa切变线和负变压区的存在导致辐合上升运动更强,龙卷强度更强。两次龙卷过程发生前对流有效位能均超过1500J·kg-1,低层存在逆温,抬升凝结高度较低,但湿层较薄,辐合切变线或冷锋是龙卷直接触发机制,且“531”龙卷辐合线两侧有明显风速辐合,为对流风暴发展提供了强入流。两次过程中“531”龙卷过程为强水平风垂直切变下的超级单体龙卷,“608”龙卷过程为弱水平风垂直切变下的非超级单体龙卷。
简介:基于1979~2014年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温度资料,依据温度递减率插值法,计算出北半球两类对流层顶(热带对流层顶和极地对流层顶)频率数据。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两类对流层顶频率在季节变化上的差异,并讨论了青藏高原两类对流层顶频率分布与高空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依据温度递减率插值法计算出的再分析两类对流层顶频率可以反映青藏高原两类对流层顶频率季节变化特征:热带对流层顶全年频率高,冷、暖季节差异不明显;极地对流层顶盛夏频率极低,冷、暖季节差异明显。与极地对流层顶频率相比,青藏高原热带对流层顶频率的可信度更高。2)青藏高原和同纬度地区热带(极地)对流层顶频率在暖季增加(减少),在冷季减少(增加)。相比同纬度地区,青藏高原热带(极地)对流层顶频率在冬季偏少(多),其他季节偏多(少)。青藏高原两类对流层顶频率等值线的梯度更大,表明青藏高原对流层顶更易断裂。3)青藏高原两类对流层顶频率与高空温度关系密切。青藏高原对流层中上层(平流层下部)温度升高(降低),有利于青藏高原热带对流层顶频率增加,极地对流层顶频率减少,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