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脑瘫患儿康复训练过程中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以及平衡能力,观察该种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脑瘫儿童设置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时间段为2017年3月,结束时间段为2019年5月。并且根据分析需要将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果:分析两组患者GMFM-88的评分情况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情况,其中在D项和E项的评分中两组治疗前没有差异,(P>0.05),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的D项评分为37.25±11.31,E项评分为65.37±16.24,对照组D项评分为31.37±10.32,E项评分为50.21±15.32。两组数据有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失眠患者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失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疗法治疗,而观察组则应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SQI各个维度与总分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各个维度比较无差异(P>0.05),总分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眠患者治疗中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发作患者愉快感缺失的临床特征及其脑电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时间性快感体验量表(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 TEPS)评估抑郁症组(20例)、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组(14例)和健康对照组(19名)的期待性(anticipatory)愉快体验 (TEPS-A)和消费性(consummatory)愉快体验( TEPS-C),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rief Screening Scale for Dementia, BSSD)评估被试者的临床特征;3组被试者按照指导语完成赌博试验,同时记录连续脑电,分析事件相关电位中的反馈负波(feedback negativity)波幅。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两患者组TEPS总分、TEPS-A和TEPS-C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2)抑郁症组反馈负波波幅[(-0.138±2.562) μV]低于健康对照组[(-2.569±2.598) μV]和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组[(-2.251±0.954) μV],均P<0.05;在获得货币时,抑郁症组赢钱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波幅低于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在损失货币时,3组输钱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组反馈负波波幅与消费性快感缺失评分呈负相关(r=-0.501,P=0.024)。结论抑郁发作患者存在期待性快感体验及消费性快感体验的下降;抑郁症患者对奖赏敏感度下降、反馈负波的波幅下调,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患者反馈负波未出现类似改变,脑电改变提示了抑郁症愉快感缺失的部分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46例偏瘫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机电生物反馈方式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一个月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MBI分数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方式治疗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在ICU教学中采用基于反馈机制管理模式,比较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同期在ICU实习的带教实习生,人数共计80名,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教学方式比较效果。对于常规组采用常规带教方式。研究组采用基于反馈机制,比较满意度。结果:常规组和试验组中,其中试验组中带教知识、带教能力、带教品德、带教服务评分分别为85.44±2.10、84.63±2.14、85.09±2.56、90.45±1.34分,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效果较优。通过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其中观察组实习护生带教后满意度评分为98.22±1.34,常规组实习护生满意度评分相比较观察组具有一定差异,评分为76.24±1.56,经比较,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采用基于反馈机制模式,整体评分较优,除此之外教学满意度较高,经比较,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抽动障碍治疗中结合应用心理治疗与生物反馈技术的效果。方法:取61例观察样本(即: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抽动障碍儿童),抽签分组,行常规治疗(29例,对照组)和常规治疗+生物反馈+心理治疗(32例,观察组),比较YGTSS评分 、依从率、总有效率。结果:治疗12周,观察组 YGTSS(31.25±6.37)分,比对照组(39.40±6.55)分低,依从率93.75%(30/32),总有效率96.88%(31/32),比对照组68.97%(20/29)、75.86%(22/29)高,P<0.05。结论:儿童抽动障碍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应用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技术可提升患儿依从性,改善患儿病情,具有确切疗效。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人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病情稳定的84例患者,将这些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各42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并记录入院后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分析,观察组入院后的首次排便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常规护理结合生物反馈疗法,可减少AMI 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阻肺病人实施双向质量反馈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2019年8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7例,将常规护理措施运用于常规组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实验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功能(69.76±5.86)、生理功能(70.46±5.87)、社会功能(73.68±5.94)评分相比常规组的心理功能(54.83±4.62)、生理功能(60.24±4.65)、社会功能(61.67±5.32)要高,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30%)相比常规组的(81.08%)更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