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小儿扁桃体肥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扁桃体肥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采取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研究组采取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拔管时间、自主恢复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不良反应均低于常规组,两组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肥大手术,疗效确切,麻醉起效时间快,有效的减轻患儿疼痛,缩短了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泊三醇软膏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对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皮肤科确诊为慢性湿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4);治疗组在使用方氟米松软膏基础上加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皮损瘙痒评分和EA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皮损瘙痒评分和E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泊三醇联合复方氟米松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BIS监测下心理干预对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48例4~10岁择期腹腔镜下行小儿疝气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心理干预(M)组麻醉医师术前访视沟通,术前家属陪护麻醉诱导及术后陪护复苏;对照(C)组麻醉医师术前访视沟通。两组患儿术中目标BIS均维持在40~60。观察并记录小儿麻醉前(T1)、术中(T2)及苏醒后(T3)平均BIS、HR、SBP及术中七氟醚MAC值,并记录苏醒时间和术后躁动评分。结果心理干预组麻醉前、术中及术后BIS、HR、SBP值,七氟醚MAC值及术后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目标BIS监测下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深度七氟烷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1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甲组给予低浓度七氟烷麻醉,乙组给予高浓度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MMSE评分以及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S100β蛋白含量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次日与术后一周,乙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甲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甲组,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高浓度七氟烷麻醉,能够显著减低对其认知功能的损伤,降低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西汀与罗布麻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氟西汀联合罗布麻进行资料,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氟西汀联合罗布麻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症,其临床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使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偏头痛病患随机分15例为使用氟桂利嗪治疗的对照组,以及余下15例为使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的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病患在治疗两个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14/15),对照组病患治疗有效率为66.7%(10/15),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的治愈率为53.3%(8/15),对照组病患的治愈率为26.7%(4/15),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辅助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评价。方法选择晚期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替加氟,予以亚叶酸钙或亚叶酸钠增敏,均静脉滴注。观察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华蟾素胶囊。两组均为21天一疗程,全部完成6个疗程。两组完成化疗后2个月进行评估疗效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均为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获益率分别65%和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在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辅助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减少。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复方氟米松软膏对于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所有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3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进行治疗。对本实验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过程中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和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氟西汀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米氮平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运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运用药物副反应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生不良反应的人数(5)显著低于对照组(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对抑郁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它能使患者的抑郁症状获得显著改善,产生较少的副作用,因此,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对120例伴随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方法、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不良反应表现以及转归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高于男性患者,年龄跨度在31到40岁之间的患者不良反应率最高,单独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联合用药,静脉注射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患者较多,年龄跨度在18岁到40岁之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相对较长,但恢复时间却相对较短,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患者皮肤系统,经治疗,患者转归效率为98.3%。结论给予患者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应该结合患者病史,严格分析此类药物的适用证和禁忌症,从而将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率控制在最低。
简介:目的用HPLC法建立对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氟罗沙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三乙胺磷酸溶液(取三乙胺5ml与磷酸7ml,加水至1000ml)-乙腈(82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按外标法定量。结果氟罗沙星在0.05-1.0mg的浓度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6%(N=6)。结论本方法灵敏、可靠、准确,适合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伴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氟西汀与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09月到2016年在我院治疗的抑郁症伴自杀意念的6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单治组与联合组,每一组32例,单治组单纯使用氟西汀治疗,联合组联合应用氟西汀与奥氮平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一个星期、四个星期与八个星期以后,两组患者自杀意念情况都有改善,联合组改善情况明显比单治组好,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伴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氟西汀与奥氮平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降低自杀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外科手术全麻的病人16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右旋美托咪啶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低剂量右旋美托咪啶组,C组为中等剂量组,D组为高剂量组,比较四组患者的入睡时间、镇静评分及苏醒时间。结果B、C、D组患者的入睡时间明显短于A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A组,苏醒时间短于A组,C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好于其他三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可以产生明显的镇静效果,中等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啶镇静效果最为理想,但应注意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的长短及嗜睡的发生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脑动脉硬化性头晕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9例患者均给予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方案,对照组39例患者则给予血塞通单药治疗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39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39例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动脉硬化性头晕患者采用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强化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TMS治疗老年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63例年龄大于60岁的抑郁症首发患者分为rTMS组和氟西汀组,两组均服用氟西汀20mg/d,rTMS组加用6周rTMS真性刺激,以10Hz、90%运动阈值刺激患者左前额叶背外侧,氟西汀组加用6周rTMS伪刺激治疗。治疗前后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际完成观察63例,其中rTMS组31例,氟西汀组32例。治疗第1周末,rTMS组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1),有效率及减分率均高于氟西汀组(P﹤O.05)。氟西汀组HAMD总分在治疗第2周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O.01);治疗第1,2周末,rTMS组有效率高于氟西汀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第4,6周末,rTMS组治愈率高于氟西汀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各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rTMS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起效较快、安全、疗效肯定,治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