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退热贴用于人体物理退热中的作用分析,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发热患儿中,从中选择了11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59例,后者接受抗感染药物治疗,前者在抗感染药物基础上接受退热贴治疗,分析比较二者治疗后的总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8h、72h、96h的退热幅度分别为(1.32±0.41)℃、(0.89±0.18)℃、(0.65±0.27)℃,对照组分别为(1.10±0.33)℃、(0.60±0.22)℃、(0.28±0.1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不良状况。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的无效者较少,对照组相对较多,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较对照组,恶心、呕吐、皮疹、其他发生率对照组10%,观察组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热贴用于人体物理退热中的作用显著,能够促进快速退热,提高了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退热贴用于人体物理退热中的作用分析,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发热患儿中,从中选择了11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59例,后者接受抗感染药物治疗,前者在抗感染药物基础上接受退热贴治疗,分析比较二者治疗后的总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8h、72h、96h的退热幅度分别为(1.32±0.41)℃、(0.89±0.18)℃、(0.65±0.27)℃,对照组分别为(1.10±0.33)℃、(0.60±0.22)℃、(0.28±0.1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不良状况。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的无效者较少,对照组相对较多,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较对照组,恶心、呕吐、皮疹、其他发生率对照组10%,观察组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热贴用于人体物理退热中的作用显著,能够促进快速退热,提高了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在我国现代视频技术以及网络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图像处理的智能化应用行业领域也愈加广泛起来,例如航空航天领域、生物医学领域以及多媒体系统领域都实现了图像处理的深度推广。而图像处理本身作为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图像信息处理的一门专业性技术,最主要的处理方式也是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图像的多样化处理,其最终目标是为了进一步修改图形并提升图像质量,从图像中收获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所以关于图像处理的人体动作识别也主要是对人体的活动动作姿态进行识别,深刻理解不同人群的动作与行为。对此,本文基于实现人体动作识别的基本步骤,重点分析基于图像处理下的人体动作识别,并阐述最主要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了解不同人群的运动模式。
简介:【摘要】 目的: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及3D打印模型的直观性可大大提高互动效果,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带教手段。本研究拟将VR技术与3D打印模型用于脊柱外科解剖教学中,探讨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脊柱外科实习的本科生66名,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3人,分为VR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VR实验组在理论学习阶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3D模型、VR设备及操作软件辅助教学,手术示教阶段采用3D模型模拟演练;传统对照组采用常规多媒体教学配合骨骼模型的模式。课后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实践能力检测及满意度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VR实验组平均理论成绩为84.3±2.6分,显著高于传统对照组的75.2±3.4分,(p<0.01);实践能力方面,VR实验组各项得分:阅读能力、解剖辨识能力、诊断定位能力及疾病处置能力显著高于传统对照组的各项得分,(p<0.01);VR实验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对照组,(p<0.05)。结论:VR技术与3D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优势,能够进一步提升脊柱外科临床教学质量,推动脊柱外科临床教学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颈前区显微解剖特点,安全、高效显露颈部血管的技巧及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方法。方法2021年1月-2021年7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显微解剖实验室对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实验,麻醉成功后沿颈前中线切开,分别进行颈部组织分离并显露双侧颈外静脉(EJV)、颈总动脉(CCA)及其分支,分别测量游离CCA的长度、双侧CCA间距、CCA及EJV直径,总结外科解剖特点、操作技巧,针对提高神经外科搭桥手术技能建立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模型(端端、端侧、侧侧吻合),观察并记录术后半小时吻合口通畅性、吻合口漏血及狭窄等并发症例数、围手术期大鼠死亡例数。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双侧CCA之间、EJV之间直径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0只大鼠均成功完成颈前区重要解剖结构显露,测量游离CCA长度(18.0±2.5)mm,双侧CCA间距(11.0±1.5)mm,CCA直径(1.3±0.2)mm,EJV直径(2.5±0.3)mm。双侧CCA之间、双侧EJV之间直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完成CCA端端吻合10例、CCA-EJV端侧吻合5例、EJV-CCA端侧吻合5例、半环端侧吻合10例、CCA侧侧吻合5例。本组发生吻合口漏血5例,吻合口狭窄4例,吻合口不通2例,围手术期无大鼠死亡。结论大鼠颈前区是显微血管吻合训练的理想部位:大鼠颈前区解剖分离过程有助于提高显微外科操作技能;充分显露血管获取足够的操作空间是进行多种显微血管吻合训练的前提。
简介:摘要近年来,组织学证实了Laennec包膜的存在,发现Laennec包膜间隙可以作为解剖性肝切除中手术分离的解剖入路。随着外科医师对肝脏手术认识的加深,Laennec包膜在解剖性肝切除手术中的地位必将日益凸显,认识、重视、利用Laennec包膜,有助于解剖性肝切除手术规范化,推动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向更加精准、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本文对Laennec包膜作一系统介绍,并结合笔者在肝脏手术中相关的经验,总结Laennec包膜在入肝血流阻断和肝实质离断这两个解剖性肝切除的关键技术中的应用,发现通过Laennec包膜与肝蒂及肝静脉之间的潜在间隙作为手术分离入路可以避免肝实质的破坏,减少出血,简化手术步骤,缩短肝门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升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在颈部颅底区域走行规律及其在血管内外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以10%甲醛固定并用乳胶灌注的8具(16侧)成人颅颈部标本,自颈总动脉分叉水平向上解剖至颅底骨质,分离显露咽升动脉及周围相关结构,观察咽升动脉的起源部位及主要分支,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依据咽升动脉主要分支与颈动脉鞘的位置关系分为颈动脉鞘内、外2组,观察2组分支血管的走行规律及解剖分布特点。结果8具16侧标本中:咽升动脉13侧自面动脉起始点平面以下的颈外动脉发出,2侧起源于枕动脉,1侧与枕动脉共干起源于颈外动脉;14侧咽升动脉沿颈内动脉腹侧上行(15.39 ± 3.20)mm后发出主要分支咽干和脑膜干,2侧变异。脑膜干自咽升动脉主干发出(9.32 ± 3.20)mm后均穿入颈动脉鞘,上行分叉后经舌下神经管或颈静脉孔或鼓室小管下口或枕大孔入颅;咽干则在颈动脉鞘外走行并分布于咽旁、椎旁等区域。颈动脉鞘内组包括脑膜干和鼓室下动脉,均穿入颈动脉鞘后沿颈内动脉内侧上行;颈动脉鞘外组包括咽干和肌支,于鞘外走行。结论咽升动脉及其分支变异显著、走行复杂,可按照咽升动脉各主要分支与颈动脉鞘的位置关系对其进行分组描述;该分组描述在头颈部病变患者个体化血管内外治疗方案制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