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第十八中学 063000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刻意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能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解决一些认知问题和完成认知任务。因此,教师可以实施翻转教学,给予初中生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和独立思考机会,在实训化认知中引导初中生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成长,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渗透地理核心素养;策略
引言
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根据新修订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成为核心素养构建的主要内容。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基于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培养策略。
一、初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观念和培养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综合品质和素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分为四个大点,第一点是人的协调观,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初中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初中生了解到当前的生态环保已经遭受了巨大的破坏,需要学习保护自然资源。第二点是综合思维,是让学生可以综合和系统地看待和认识一个事物,而综合思维又可以分为要素综合、空间综合和时间综合,在课程学习中,教师应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使学生逐步养成全局思考的意识。第三点是区域认知,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需要学生对不同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和人文都有所了解,并且具备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第四点是地理实践力,则是服务于地理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品质和能力。因为地理课程与实际生活有较强的联系,学科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各种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以此让学生更好地观察、理解和分析地理环境。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地理核心素养的意义
培养意义首先,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看,地理学习本身能够促进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乃至人生观的生成,但以往的地理教学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导致学生不仅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不深刻,对地理应用理论的把握、运用也十分有限,几乎不能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人文现象,更不要说使用地理视角、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大大限制了学生“三观”的形成和个人发展。而新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的提出无不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相关教师有必要改变以前的育人方法、理念,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展。其次,从学校角度来讲,内要积极响应上级方针政策,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外要适应环境变化,紧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为国家、社会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所以,根据当前主流观点所强调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理念,学校方面也要对地理教学的实践教学板块加以完善,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最后,从社会角度来分析,我国刚刚进入发展的新时期,亟需综合型人才投入社会建设,为各领域的发展创新注入新活力。而综合型人才就具备实践意识,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包括在地理的认知方面。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提高地理素养,如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以及其他的一些心理素质,如团队协作意识、模型构建意识等。因而从这一角度来看,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十分有必要。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并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逐步推进学生相关能力的提升。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物,加深学生理解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而生活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河流、地形、气候等元素,以此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提升他们对生活实物的感知、观察、理解水平。例如,在“中国的主要产业”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会涉及很多不同的产业类型,学生在理解这部分知识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在开展生活化地理教学时,我们可以围绕生活这一主线开展教学。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农田、工厂等地进行观察、调研,这样既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又能加深他们对农业、工业等部分知识的理解。此外,结合学生兴趣所在,教师可组织一次“农业与生活”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为学生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农产品,比如,茄子、鸡蛋、鲤鱼等,而后将其摆放在讲台前,让学生对这些农产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从更深层次理解生活中所蕴涵的地理知识。在学生观察时,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触摸,这样能够让学生更为清晰地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二)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综合思考
合理设计课堂问题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注重问题的创造性和层次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同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分析地理现象,探究地理原理,形成综合思考。问题可以推动课堂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问题的有效设置能让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方向感、针对性更强,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特点作出综合的考量,精心设计课堂问题,通过课堂问题有效推动课堂进程,进而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堂氛围、课堂效率、学生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促进地理教学实际效益的提升和成长。
(三)重视小组合作探究,发展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四综合思维,强调学生在认识和观察地理事物的过程中,能够多角度思考,对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各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发展的过程、可能造成的后果及解决措施,对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了解,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能够辩证思考。由于初中生地理知识面较窄,个人力量有限,让他们独立去思考关联性较强、较为复杂的地理问题时难度较大,这便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利用集体智慧、小组力量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课堂参与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学科综合思维的问题有很多。例如,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我国南北差异为何如此显著,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东南亚的稻米资源为何如此丰富,中东为什么总是处于动荡之中,中国不同地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气候,各地区人们的生活为何不同等。针对此类问题的探究,教师可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时应当将重点放在学生自己思考方面,并结合生活知识开展情境教学,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实际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的改善,要注重地理学科教学的广度,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综合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使地理课程的价值真正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恬.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分层教学有效性研究[J].求知导刊,2020(50):12-13.
[2]石谢民.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与形成[J].智力,2020(35):173-174.
[3]林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0(99):137-138.
[4]苏福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实践力研究[J].考试周刊,2020(99):141-142.
[5]刘修伟.初中地理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2020(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