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患者血清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29例2019-nCoV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分析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血液检验及CT影像学的特征。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普通型(15例)、重型(9例)和危重型(5例)3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及其他反映病情变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比较和分析3组患者血清中上述各指标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疾病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1)2019-nCoV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28/29),伴或不伴有呼吸道及其他系统症状;2例死亡患者分别合并基础疾病和混合细菌感染。(2)患者外周血一般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23/29),淋巴细胞计数减少(20/2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27/29),降钙素原正常。多数患者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表达水平明显增高(20/29),白蛋白减低(15/29);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等指标无明显变化。(3)典型病例的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斑片状磨玻璃影,伴有小叶间隔增厚;疾病进展时病灶增多、范围扩大,磨玻璃影与实变影或条索影共存,部分重症患者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4)3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6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危重型高于重型、重型高于普通型。而3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8、IL-10、hs-CRP、淋巴细胞计数、LDH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与一般病毒性肺炎类似;高分辨率CT有助于鉴别诊断;患者血清中IL-2R、IL-6表达水平有助于疾病临床分型,可能有助于预测新冠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归纳如何推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融入医疗机构现有的组织架构和业务实践。方法建立基于嵌入性视角的分析框架,阐述融入的过程。收集81名接受访谈者的信息,了解期望通过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解决的问题。使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梳理。结果被访谈者期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的建设能够解决空间场地、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数据共享、成果转化、协同合作等发面的问题,建立实体化的功能平台,降低沟通成本、争取资源投入和提高合作水平。结论实践中,明确关键的考核指标,由医生、科学家担任管理者,在中心和附属大学之间形成分工,为人才提供综合性的薪酬计划,争取临床医学研究项目,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多种形式开展成果转化,降低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人员的沟通成本,推动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壶腹周围憩室(PAD)临床特征及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国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等15家医学中心收治的1 920例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15例,女1 005例;年龄为(63±16)岁。1 920例患者中,228例合并PAD,1 692例未合并PAD。观察指标:(1)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特征。(2)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中及术后情况。(3)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或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特征。合并PAD和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直径分类(<8 mm、8~12 mm、>12 mm),结石长径,结石数目(单发、多发)分别为(69±12)岁,(23.3±3.0)kg/m2,16例,(14±4)mm,11、95、122例,(12±4)mm,89、139例和(62±16)岁,(23.8±2.8)kg/m2,67例,(12±4)mm,159、892、641例,(10±4)mm,817、875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5、2.45,χ²=4.54,t=-4.92,Z=4.66,t=-7.31,χ²=6.90,P<0.05)。(2)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中及术后情况。合并PAD和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下球囊扩张长径,术中出血,出血处理(黏膜下注射、止血夹、喷雾止血、电凝止血、其他),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机械碎石,取净结石,困难插管,延迟插管,>5 次插管尝试,插管时间,X射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0.0(8.5~12.0)mm,56例,6、5、43、1、1例,52例,177例,67例,201例,74例,38例,74例,(7.4±3.1)min,(6±3)min,(46±19)min和9.0(8.0~11.0)mm,243例,35、14、109、73、12例,230例,1 457例,167例,1 565例,395例,171例,395例,(6.6±2.9)min,(6±5)min,(41±17)min,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31,χ²=15.90、26.02、13.61、11.40、71.51、5.12、9.04、8.92、9.04,t=-3.89、2.67、-3.61,P<0.05)。(3)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胆红素>30 μmol/L、结石数目>1个、合并PAD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31,1.48,1.44,95%可信区间为1.06~1.61,1.20~1.84,1.06~1.95,P<0.05)。进一步分析,1 920例行ERCP胆总管结石患者中,469例发生困难插管和1 451例未发生困难插管患者PEP发生率分别为17.271%(81/469)和8.132%(118/1 4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1.86,P<0.05);1 692例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中,395例发生困难插管和1 297例未发生困难插管患者PEP发生率分别为17.722%(70/395)和8.250%(107/1 29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9.00,P<0.05);228例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中,74例发生困难插管和154例未发生困难插管患者PEP发生率分别为14.865%(11/74)和7.143%(11/1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3.42,P>0.05)。结论与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比较,合并PAD患者老年比例更高、BMI更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更高、结石长径更大、结石数目更多。PAD增加胆总管结石患者的ERCP插管难度及机械碎石比例,并降低取净结石比例,但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总胆红素>30 μmol/L、结石数目>1个、合并PAD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8年5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胸外科收治的28例胸膜肺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2 d至5岁10个月,平均年龄2岁6个月。结果28例患者中,行活检术1例;手术治疗27例,其中14例Ⅱ、Ⅲ型胸膜肺母细胞瘤术后接受化疗。Ⅰ型胸膜肺母细胞瘤5例,Ⅱ型胸膜肺母细胞瘤5例,Ⅲ型胸膜肺母细胞瘤18例。24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其中,无瘤生存15例;3例接受化疗患儿分别在术后6、10、18个月复发;1例接受化疗患儿在术后11个月出现髂骨转移;2例未接受化疗患儿分别在术后2个月出现肿瘤复发、3个月出现右胫骨及左肾转移;3例自动出院患儿均在出院后1个月内死亡。结论胸膜肺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Ⅰ型胸膜肺母细胞瘤预后较好,Ⅱ、Ⅲ型胸膜肺母细胞瘤预后较差,术后化疗可能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胎儿游离DNA的基础性与拓展性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在胎儿非整倍体异常及染色体拷贝数目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77例基础性与拓展性NIP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随访妊娠结局,分析孕妇的临床数据、高风险孕妇的产前诊断率、筛查效能。结果2777例孕妇中,42.9%(1192/2777)选择了基础性NIPT,57.1%(1585/2777)选择了拓展性NIPT,失败率为0.1%(3/2777)。共检出21三体高风险8例,性染色体高风险6例,目标疾病外高风险32例。NIPT对21三体高风险阳性预测值为85.7%;拓展性NIPT对性染色体异常的筛查阳性率为0.38%,3例高风险病例进行了产前诊断,确诊47,XXX一例,假阳性2例。对于检测范围外的额外发现,基础性和拓展性NIPT的产前诊断率分别为71.4%(5/7)和68.2% (15/22),确诊7例真阳性CNVs,包括致病性和可疑致病性CNVs各1例,临床意义不明CNVs 5例。6例母源CNVs高风险病例中,5例胎儿携带相应CNVs且母亲为携带者;1例胎儿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未见异常,但其母亲为相应CNVs携带者。结论NIPT对21三体综合征和母源性CNVs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对胎源性CNVs的检测效能有限。检测前由孕妇知情选择是否获知目标疾病外的高风险结果是NIPT临床应用的可选方案,目标疾病外的高风险病例可结合胎儿超声筛查结果选择是否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但需充分告知可能的残余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取研究对象 78 例,均为 本院2017年 5 月 -2018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 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 分成两组,其中 39 例为参照组,实施常规 治疗 ,剩余 39 例为研究组,实施 阿托伐他汀治疗 ,将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以及心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 结果 治疗后 , 研究组在血清 TNF-α 、 MMP-9 、 CRP 等各项炎症因子指标中均低于 参 照组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 (LVEDD)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水平的对比中,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但在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S中要比参照组高,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给予阿托伐汀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主要机制在于对炎症的抑制,并降低血脂水平,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在针对胆囊管残管结石开展治疗过程中,使用腹腔镜下外科手术,分析这种方法产生的效果。 方法 将本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36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为胆囊管残管结石。通过腹腔镜下对胆囊管残管以及肝总管等开展分析,且进行腹腔镜下治疗 结果 12例存在胆囊管残管和肝总管粘连的情况;6例存在胆囊管残管和肝总管内瘘情况;6例胆囊管残管和胆总管出现粘连情况;8例存在胆囊管残管和肝总管后壁,且在粘连后出现进入胆总管的情况;4例无法准确辨别三管关系。34例全部利用腹腔镜开展胆囊管残留切除术(94.44%),2例在手术的过程中,更改为开腹治疗(5.56%)。 结论 按照患者实际病史和临床症状,根据彩超等检查诊断胆囊管残管结石,通过腹腔镜对胆囊管残管结石开展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診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配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结果恢复正常时间、疾病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为(5.21±1.12)d,心电图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为(8.21±1.67)d,疾病治疗时间为(11.45±2.01)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6.47±2.11)d、(11.26±2.36)d、(15.24±2.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是(76.32±1.02)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37.54±1.6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R间期(152.23±1.36)ms及Q-T间期(38.56±1.02)ms均长于对照组(145.65±1.85)、(36.54±1.1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有效率,还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疾病治疗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对直肠癌患者使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在实验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选取确诊的直肠癌患者5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的28例使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术,治疗组的28例患者使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43%,常规组的有效率为78.57%,(P<0.05);治疗组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直肠癌患者使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进行治疗,拥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推广和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特异性IgM和IgG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为临床病例诊治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423例COVID-19确诊或疑似病例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对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OVID-19确诊病例特异性IgM和IgG的阳性率分别为80.4%(314/388)和98.2%(381/388);COVID-19疑似病例特异性IgM和IgG的阳性率分别为0%(0/24)和45.8%(11/24)。发病时间在6周及以上确诊患者,IgG抗体阳性率为100%。发病5~8周(均值:112.70 AU/ml)病例IgG滴度水平总体高于发病1~4周(均值:85.01 AU/ml)病例(U=8 531, P<0.000 1)。危重症患者IgG滴度水平高于普通型和重症患者,均值达到137.61 AU/ml。结论特异性IgM和IgG在COVID-19病例诊断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建议加强患者体内IgM和IgG滴度水平的追踪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和开腹根治术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该组接受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40例),该组接受开腹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大小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镇痛药物使用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流质饮食时间、胃肠减压停止时间、腹腔引流停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胃癌治疗时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可达到与开腹根治术相似的根治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普及。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再出血率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持续泵注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静脉泵入治疗老年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再出血率。 关键词 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 ;埃索美拉唑 ;再出血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some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ulcerativ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its effect on the rate of rebleeding. Methods: 92 elderly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someprazol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someprazole by continuous pump injection. Results: the hospitalization cost,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hemostasis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rebleeding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esomeprazol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can reduce the rate of reblee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