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NMZL)临床病理学特点及BRAF V600E和MYD88 L265P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2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诊断的NMZL 32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RAF V600E基因及Sanger测序法检测MYD88 L265P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患者男性20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69岁(范围36~82岁),临床表现为多发淋巴肿大,头颈部淋巴最多见(22/32,68.8%),其次为腹股沟(12/32,37.5%)、腋窝(11/32,34.4%)、纵隔(5/32,15.6%)、腹膜后淋巴(4/32,12.5%)。患者多处于Ann Arbor分期Ⅰ/Ⅱ期(21例)。形态学表现为弥漫型(24/32,75.0%)、结节型(5/32,15.6%)、滤泡间型(2/32,6.3%)及滤泡周型(1/32,3.1%)的生长模式,肿瘤细胞呈单核细胞样、中心细胞样、小淋巴细胞样及不同程度的浆细胞样分化。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D20,部分表达CD43(11/32,34.4%)、bcl-2(20/32,62.5%)、MNDA(13/32,40.6%)、CD5(2/32,6.3%),Ki-67阳性指数10%~40%。2例(2/32,6.3%)BRAF V600E突变,所有病例MYD88 L265P均无突变。随访时间为6~110个月,18例生存,5例死亡。结论NMZL形态多样,缺乏诊断特异性免疫标志物,需与多种B细胞淋巴瘤相鉴别。NMZL无MYD88 L265P突变,可伴有BRAF V600E突变,其突变率还需进一步大宗病例进行研究。

  • 标签: 淋巴瘤,B细胞 淋巴瘤,B细胞,边缘区 诊断,鉴别 原癌基因蛋白质B-raf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操作技巧,提升穿刺的成功率,为患者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肾内科因肾病住院患者共计105例为研究对象,观察肾病患者的刺穿次数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105例患者中进行刺穿手术的总次数为452次,其中刺穿成功患者为444例,肾活检取材成功率为98.2%,其中 4 例因肾小球数目 < 10 个,不能满足病理诊断要求,剩余448例均有明确的病理结果。 4 例因肾小球数目 < 10 个的患者出现明显的水肿现象,占总数的0.89%,并无明显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当前临床最常使用的一种刺穿技术,患者经过术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发生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小,但是手术仍旧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刺穿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处理,引起重视。

  • 标签: 超声引导 皮肾穿刺活检术 操作技巧经验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穴压豆用于产后催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3年3月-2024年2月本科接诊产妇(n=60)。试验组产后催采取耳穴压豆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泌开始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泌开始时间:试验组只有(18.16±5.79)h,但对照组却长达(23.85±6.92)h,比较发现:试验组泌开始时间更短(P<0.05)。泌量: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试验组达到(98.31±0.83)分,但对照组却仅有(90.06±1.58)分,比较发现:试验组护理质量更优(P<0.05)。结论:产妇用耳穴压豆护理,催效果显著,护理质量提升也更加明显。

  • 标签: 产妇 价值 耳穴压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并发症相关事项及其原因。方法:此次研究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我院在2019年2月-2021年8月采取超声引导方式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其基本资料,以此来分析60例患者术后出血并发症的情况,以此来探究其具体原因,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通过对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60例患者出血病发症情况的分析来看,此次活检成功率是100%,术后有26例患者有出血并发症的情况,发生率为44.7%,在这些出血并发症中,肾周或包膜下血肿都有12例,肉眼血尿有10例、腹腔血肿有4例,在这26例患者中,穿刺长度、穿刺次数、以及肾功能情况方面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与穿刺长度、次数以及肾实质厚度和肾功能相关,这些都是会产生出血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在临床医学当中,面对这种情况就要重视术前评估工作的开展,在术中操作和术后观察方面都要进一步细化,考虑到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而才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以此来降低风险。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肾穿刺 活检术后 出血并发症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肾病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随机从我院收治的肾病患者中选取60例,并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60例肾病患者的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60例肾病患者在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治疗后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也很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 肾病 诊断价值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行保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行保术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0例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60例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结果:以不同护理方式为依据,发现实验组3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更高(P<0.05),能够进行统计和分析。结论:对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行保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既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也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保乳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开展颅手术后发生颅感染的患者中选出41例,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记录患者颅感染治疗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疗效显著患者共23例(56.10%)、治疗有效患者共16例(39.02%)、治疗无效患者共2例(4.88%)。治疗无效2例患者均发生死亡,其死亡原因为多器官衰竭,未有足够的护理干预时间。结论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颅感染病情,有效控制患者死亡率。

  • 标签: 颅内感染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评估淋巴瘤患者病耻感临床预测模型,为淋巴瘤患者病耻感的评估及应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130例淋巴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病耻感。应用R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合LASSO回归模型预测筛选的特征因素,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对淋巴瘤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C指数、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对预测模型的鉴别、校准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估。结果共收集120例患者的有效资料。淋巴瘤患者具有较高的病耻感,预测模型的预测因子包含是否首次入院、年龄、患者医疗保险类型、生活质量量表第30问的评分、生活质量量表第27问评分。模型显示出良好的预测能力,训练组、整体样本和验证组的C指数分别为0.824、0.776和0.684,C指数表现优异。结论本研究开发的列线图模型可帮助临床护士及早识别淋巴瘤病耻高的患者,给予针对性应对方案,能更大限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淋巴瘤 病耻感 生活质量 预测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遗传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会诊及常规外检的152例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0、bcl-6、MUM1、GCET1、FOXP1的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小RNA;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bcl-2、bcl-6和c-myc基因异常情况,筛选双重打击淋巴瘤(DHL)。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52例DLBCL中,男女比例为1.49∶1,中位发病年龄59岁(7~90岁),原发于淋巴79例(52.0%)。全部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6个月(1~101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70.2%、44.7%及30.3%。R-CHOP方案治疗组OS好于CHOP方案治疗组及未治疗组(P=0.001)。137例进行双重打击免疫组织化学评分(DHS评分)的患者中,0分56例,1分57例,2分24例,不同DHS评分组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FISH检测结果,29例检测c-myc基因患者中,c-myc基因断裂2例,扩增3例;26例行bcl-2基因检测的患者中,bcl-2扩增2例;26例行bcl-6基因检测的患者中,bcl-6扩增2例,基因断裂3例。1例患者同时存在myc和bcl-2基因扩增,合并bcl-6基因断裂,即三重打击淋巴瘤。DHS评分0分组发现1例双基因异常,1分组发现1例单基因异常,2分组发现5例单基因异常及1例三基因异常,基因异常与蛋白表达不一致。结论我国DLBCL中DHL发生率低,基因异常以c-myc或bcl-2、bcl-6单基因异常为主。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免疫表型分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共92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C-MYC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FISH技术检测MYC、BCL2和BCL6基因断裂及拷贝数变化等结构异常。结果922例DLBCL病例中,29例(3.15%)检测到MYC、BCL2和(或)BCL6基因断裂,其中25例为双重打击淋巴瘤(DHL),14例为MYC合并BCL2基因断裂,11例为MYC合并BCL6基因断裂;4例为三重打击淋巴瘤(THL)。以C-MYC表达≥40%、BCL2表达≥50%作为阳性阈值时,541例(58.68%)患者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以C-MYC表达≥70%及BCL2表达≥50%作为阳性阈值时,52例(5.64%)患者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DHL患者中,22例C-MYC表达≥40%且BCL2表达≥50%,其中9例C-MYC表达≥70%且BCL2表达≥50%。709例患者检测了P53蛋白表达,其中101例(14.25%)为突变型,13例(1.83%)为阴性,提示可能存在大片段缺失。结论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DLBCL中的发生率较低,基因结构异常与蛋白高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DHL的检出依赖分子遗传学检测。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淋巴瘤,高级别 基因,myc 基因,bcl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共92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C-MYC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FISH技术检测MYC、BCL2和BCL6基因断裂及拷贝数变化等结构异常。结果922例DLBCL病例中,29例(3.15%)检测到MYC、BCL2和(或)BCL6基因断裂,其中25例为双重打击淋巴瘤(DHL),14例为MYC合并BCL2基因断裂,11例为MYC合并BCL6基因断裂;4例为三重打击淋巴瘤(THL)。以C-MYC表达≥40%、BCL2表达≥50%作为阳性阈值时,541例(58.68%)患者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以C-MYC表达≥70%及BCL2表达≥50%作为阳性阈值时,52例(5.64%)患者同时高表达C-MYC和BCL2。DHL患者中,22例C-MYC表达≥40%且BCL2表达≥50%,其中9例C-MYC表达≥70%且BCL2表达≥50%。709例患者检测了P53蛋白表达,其中101例(14.25%)为突变型,13例(1.83%)为阴性,提示可能存在大片段缺失。结论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在DLBCL中的发生率较低,基因结构异常与蛋白高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DHL的检出依赖分子遗传学检测。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淋巴瘤,高级别 基因,myc 基因,bcl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分子分型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细胞起源亚型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12例及北京大学医学部8例DLBCL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采用Hans模型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1例和非GCB型19例。在mRNA水平利用NanoString技术平台分析样本中15个Lymph2Cx分子分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对20例DLBCL患者分型,并分析按此分型组间预后的差别。结果通过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对20例DLBCL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并进行聚类分析后分型显示,11例为类GCB样型,9例为类活化B细胞(ABC)样型;10例类GCB样型按Hans模型为非GCB型。生存分析显示,类GCB样组总生存优于类ABC样型组(P=0.019)。结论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可用于DLBCL的细胞起源分型,该分子分型策略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分子分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在无痛消化镜检查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320例接受无痛消化镜检查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防范式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安全感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安全感评分为(8.96±0.55)分,满意度达到优的有84.4%,显著高于对照组(7.68±0.52)分和68.1%;观察组患者共有16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对照组患者有33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无痛消化镜诊疗的患者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可以在消化科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消化内镜 风险防范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护理在无痛消化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无痛消化镜检查的1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流程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困扰程度、应激反应指标、检查时间、丙泊酚用量、检查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镜检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检查后1h,研究组的K10评分、Col、NE水平、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检查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镜检查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化护理用于无痛消化镜检查患者中,可减轻心理困扰程度及应激反应,缩短检查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提高检查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流程化护理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营养干预对结肠癌患者营养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68例,遵循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予以早期肠营养干预。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肠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7 d的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 d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 d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 d的果糖/甘露醇(L/M)、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营养干预可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状态,可维持肠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结肠癌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肠通透性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予以早期肠营养干预对于腹内压(IAP)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于2013年9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全胃肠外营养,实验组接受早期肠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IAP值、APACHEⅡ评分以及氮平衡(NB)值,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腹痛缓解时间。结果实验组接受治疗后的IAP值、APACHEⅡ评分以及NB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腹痛缓解时间(4.37±0.72)d显著低于对照组(8.95±1.72)d。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予以早期肠营养干预对于腹内压的影响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腹内压力,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混合痔外剥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进行不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混合痔外剥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外剥扎术进行治疗。结果根据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数据统计学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在对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治疗上,采用RPH术联合混合痔外剥扎术进行病情治疗,可以极大提高重度混合痔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自动痔疮套扎术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消化镜室中实施标准化护理联合健康指导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消化镜室进行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120例,时间为2020年1~12月,2020年1~6月实施传统护理模式,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7~12月期间实施标准化护理联合健康指导,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程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负性情绪、检查平均用时及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率(98.33%)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88.33%)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分别为0和6.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前,负性情绪焦虑SAS评分与抑郁SDS评分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焦虑SAS评分与抑郁SDS评分均比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消化镜平均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消化镜室中联合使用标准化护理与健康指导具有很高的护理价值,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改善负性情绪,缩短检查时间,减轻疼痛。

  • 标签: 消化内镜室 实施标准化护理 健康指导 护理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经鼻镜手术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对2004年10月至2017年3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经鼻镜手术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病例79例进行分析,男性51例,女性28例,中位发病年龄48岁。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术前鼻窦CT、MRI、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依据术后鼻镜检查、鼻窦MRI及全身检查判定患者是否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通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视觉模拟量表和前颅底手术问卷调查获得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应用SPSS 2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包含13种病理类型的鼻腔鼻窦T1~T4期肿瘤,存在颈部淋巴及远处转移情况。所有患者均经鼻镜手术治疗,经过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5、10年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7.4%、92.5%、92.5%和83.7%;83.2%、68.3%、56.8%和33.6%;84.5%、66.6%、58.0%和34.4%。术后复发是影响总体生存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HR=8.852,P=0.044),术前复发(即二次手术)是影响无瘤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HR值分别为2.237、2.095,P值分别为0.029、0.047)。术后患者出现嗅觉减退、鼻干痂增多,但鼻塞和呼吸费力等多项表现均有改善。结论经鼻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可带来令人满意的疗效,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术后复发和术前复发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 标签: 鼻肿瘤 鼻内镜手术 治疗结果 预后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