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血清维生素D、叶酸及血脂水平与其子痫前期(PE)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孕期发生PE,经对症治疗后,于本院分娩的3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生PE的轻度、重度,分别将其纳入轻度PE组(n=21)、重度PE组(n=12)。选择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孕妇130例,纳入对照组。采集3组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并于早、中、晚孕期(孕龄分别为<12孕周、20~24孕周、32~34孕周)抽取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其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维生素D与叶酸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PE孕妇血清TG、TC、LDL水平与其PE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孕妇发生PE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获得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IACUC20180105),所有孕妇及其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3组孕妇早孕期血清TG、TC、LDL、维生素D、叶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轻度PE组、重度PE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孕期体重增加值、孕次、产次、月经周期、月经期及PE家族史、按要求完成产前检查、孕期补充维生素D和叶酸所占比例等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孕妇中孕期血清LDL、维生素D、叶酸水平,以及晚孕期血清TG、LDL、维生素D、叶酸水平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孕期:F=7.061、100.268、73.755,P≤0.001;晚孕期:F=15.109、18.157、255.431、194.986,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轻度PE组、重度PE组孕妇中孕期血清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维生素D、叶酸水平,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E组孕妇中孕期血清维生素D、叶酸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PE组,并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E组孕妇晚孕期血清TG、LDL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PE组与对照组,而血清维生素D、叶酸水平,则均显著低于轻度PE组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E组孕妇晚孕期血清TG、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维生素D、叶酸水平,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轻度、重度组PE孕妇中,血清TG、TC、LDL水平与其PE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s=0.529、0.481、0.533,P<0.001),而血清维生素D、叶酸水平,则与其PE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s=-0.458、-0.473, P<0.001)。④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孕妇收缩压、舒张压、孕次、产次、月经周期、孕期维生素D和叶酸补充情况,以及血清TG、TC、LDL、维生素D、叶酸水平,均为孕妇发生PE的独立影响因素(OR=2.534、3.547、2.392、2.879、2.653、2.490、2.413、3.319、3.731、2.936、2.012、2.176,95%CI:1.304~4.069、1.363~7.613、1.860~5.397、1.954~6.878、1.238~4.297、1.922~4.874、1.979~5.585、1.027~9.902、1.043~4.144、1.933~4.492、1.480~4.800、1.010~4.309, P<0.05)。结论孕妇血清维生素D、叶酸及血脂水平与其PE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孕妇孕期补充维生素D、叶酸,及时监测血脂水平,可有效防治PE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51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重点评估伊布替尼治疗W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WM诊疗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51例初诊WM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结果51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64∶1,中位年龄65(46~84)岁。ISSWM危险分层:低危组9例(18%)、中危组21例(41%)、高危组21例(41%),27例(73%)存在MYD88L265P突变。中位随访时间38.6(0.3~120.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46.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接受伊布替尼治疗的16例患者总体缓解率为87%,主要缓解率为80%,起效速度快,达到至少部分缓解的中位时间为8周,与其他药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M多见于老年男性,多数患者合并MYD88L265P突变。伊布替尼治疗WM疗效确切,即使是高龄、ISSWM高危患者,也有较高的总体缓解率、主要缓解率。伊布替尼起效速度较快,严重不良反应少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对现阶段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判断其在治疗中的作用,为后期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名精神疾病患者,并在征求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以及数据记录后,对第一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以及常规的精神干预治疗。而对第二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干预。结果:心理治疗干预组患者能够更加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积极的参与各种情绪排泄活动中,降低自身不良情绪对自身的影响,降低自身精神疾病复发率。有着较好的精神疾病治疗质量。结论: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治疗中有着较好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维持性腹膜透析(MPD)患者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和血压节律性(BPR)的差异,探讨BPV和BPR与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肾脏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规律维持性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且临床状况稳定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透析相关指标。所有患者均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BPV和BPR,前瞻性随访截至2020年2月。根据全部患者的24 h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中位数分为高24hSBPV组与低24hSBPV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MPD和MHD患者的BPV、BPR。患者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Cox回归分析法分析BPV与CVD死亡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20例透析患者,男性76例(63.33%),年龄(50.89±14.61)岁,中位透析龄42(28,58)个月。高24hSBPV组和低24hSBPV组患者各60例,两组患者总尿素清除指数、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性别、原发病、CVD、血红蛋白、血钙、血磷、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血全段甲状旁腺素、血清铁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HD患者24hSBPV明显高于MPD患者[(13.92±3.79)mmHg比(12.49±3.99)mmHg,t=2.01,P=0.041]。所有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高达93.33%(112/120),并以非勺型血压为主(101例,84.17%)。MHD和MPD患者血压节律异常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42.00(14.25,42.00)个月,共发生60例(50.00%)CVD事件,其中CVD死亡31例(25.83%)。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清肌酐、血红蛋白、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24hSBPV是MHD患者和MPD患者发生CV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MHD:HR=1.25,95% CI 1.06~1.47,P=0.007;MPD:HR=1.24,95%CI 1.09~1.40,P=0.001)。结论MHD患者的24hSBPV较MPD患者高。在MHD及MPD患者中,随着24hSBPV的增加,CVD发生的风险增高,高24hSBPV是MHD和MPD患者发生CV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前后循环急性卒中预后差异及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前循环脑卒中患者210例和后循环85例。所有患者发病时间为24 h之内,均于治疗前行MRI检查。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治疗组及动脉取栓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梗死体积、血管再通程度(mTICI评分)及3个月预后(mRS评分)。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治疗组前后循环卒中患者预后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200例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中,前循环组(150例) DWI梗死体积明显大于后循环组(50例)(28.04±21.72与13.54±15.17;t=-4.077,P=0.023);然而前循环组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后循环组(72.67%与42.00%;χ2=15.502,P=0.000)。95例动脉取栓治疗患者中,前循环组(50例) DWI梗死体积明显大于后循环组(35例) (68.04±17.39与43.54±6.17;t=-2.170,P=0.037);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后循环组(mTICI评分2b~3分:78.33%与51.43%;χ2=7.406 ,P=0.011);与后循环组相比,前循环组预后良好比例较高(70.00%与45.71%;χ2=5.483;P=0.029)。逻辑回归分析显示DWI梗死体积[OR (95% CI):1.34(1.17~1.54);P=0.021]为预测卒中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DWI梗死体积[OR (95% CI):1.19(1.07~2.85);P=0.034]、mTICI评分[OR (95% CI):3.88(1.27~11.78);P=0.016]为预测卒中动脉取栓治疗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前循环卒中患者预后好于后循环卒中,综合评估卒中DWI梗死体积、血管再通程度可有助于预测卒中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镁与腹主动脉钙化(AAC)、矿物质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MHD患者66例,根据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ACs)情况将患者分为A组(0分≤AACs≤4分)、B组(5分≤AACs≤15分)和C组(AACs≥16分);以血清镁浓度1.065 mmol/L为界值,将患者分为高血镁组(血清镁>1.065 mmol/L)与低血镁组(血清镁≤1.065 mmol/L)。收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血生化指标、AACs情况。结果存在AAC(45.5%)患者30例。A、B、C三组患者年龄、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血镁、血磷、钙磷乘积、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空腹血糖水平是AAC的危险因素,而高血镁是保护因素;高血镁组和低血镁组的AAC比例、血钾、血磷、钙磷乘积、PT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及Spes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镁浓度与AACs、PTH、血磷、钙磷乘积呈负相关,与血钾呈正相关。结论在MHD患者中,AAC发生率较高。血清镁浓度与AAC、血钾、血磷、钙磷乘积、PTH有一定的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全方位护理对胫骨骨髓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如何。方法 挑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本院86例胫骨骨髓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全放位护理,对2组患者焦虑、抑郁(SAS、SDS)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生活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生活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赫,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降低小儿脑积水颅内压用Ommaya储液囊的监护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8月本科接诊脑积水患儿36例,都予以Ommaya储液囊植入术治疗,同时辅以精细化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6%(2/36)。对于QLQ-C30评分这项指标,36例患儿出院时(86.94±3.28)分,比入院时(65.73±4.82)分高,P<0.05。结论:小儿脑积水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关节炎的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黏膜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伴关节炎的活动期UC患者164例(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活动期UC(非合并关节炎)患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黏膜组织中COX-2和TNF-α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将观察组患者分别根据溃疡病变的严重程度、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进行分组,比较溃疡病变不同严重程度、不同K-L分级患者黏膜组织中COX-2和TNF-α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患者黏膜组织中COX-2、TNF-α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加重和K-L分级增加,黏膜组织中COX-2、TNF-α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且溃疡病情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不同K-L分级患者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黏膜组织中COX-2、TNF-α的表达与溃疡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1、0.627,P<0.05或P<0.01),与关节炎病变K-L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8、0.597,P<0.05或P<0.01)。结论伴关节炎的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黏膜组织中COX-2和TNF-α的表达与溃疡严重程度、K-L分级均呈正相关,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FLAIR)部分阳性的改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FLAIR不匹配指导醒后缺血性卒中(wake-up ischemic stroke,WUIS)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预后转归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WUIS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行MRI检查,对改良DWI-FLAIR不匹配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多元逻辑回归分析WUIS预后转归影响因素。结果改良DWI-FLAIR不匹配组(n=64)神经功能改善(NIHSS≥4分)(54.69% vs 30.56%;χ2=5.402,P=0.023)及3个月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39.06% vs 19.44%;χ2=4.075,P=0.048)比例明显高于DWI-FLAIR匹配组(n=36),而改良DWI-FLAIR不匹配亚组中FLAIR阴性组和FLAIR部分阳性组神经功能改善(NIHSS≥4分)及3个月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比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静脉溶栓治疗(OR=1.266,95% CI:1.052~1.443,P=0.004)、改良DWI-FLAIR不匹配(OR=1.076,95% CI:0.527~1.884,P=0.013)、入院糖化血红蛋白(OR=1.190,95% CI:0.459~4.925,P=0.038)、神经功能改善(NIHSS≥4分)(OR=1.120,95% CI:0.570~2.210,P=0.021)为预测WUIS患者3个月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应用允许FLAIR部分阳性的改良DWI-FLAIR不匹配方法选择醒后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机械血栓切除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住入院并接受MT治疗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0例。大面积脑梗死定义为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5分。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为24 h内,且均于治疗前接受MRI检查。收集所有患者的DWI-ASPECTS评分、3个月功能预后(mRS评分)及一般临床资料等。应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预测卒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预后良好组(18例)血糖≤6.8 mmol/L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32例)(66.67%与31.25%;χ2=5.864,P=0.020);两组间DWI-ASPECTS评分无明显差异(4.75±0.25与4.35±0.38;t=2.898,P=0.170),然而预后良好组DWI-ASPECTS> 2分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88.89%与56.25%;χ2=4.240,P=0.026)。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糖≤6.8 mmol/L (OR 4.05 ;95% CI:1.05~15.0;P=0.03)、DWI-ASPECTS> 2分(OR 6.93;95% CI:1.05~45.76;P=0.04)为预测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综合评估DWI-ASPECTS和血糖可以有效地判断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功能预后、指导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脑性昏迷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脑性昏迷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结合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 w、干预2 w及干预4 w后的格拉斯昏迷评分(GCS)、功能障碍评分(DFS)及脑电图评分(EEG)。结果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前,两组患者的D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后,观察组患者DF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前,两组患者的EE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感知水平唤醒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EEG评分显著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知水平唤醒护理更加注重护理主观能动性,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及整体化的护理服务,采用外界环境刺激疗法对患者实施全面促醒干预,显著改善患者昏迷状态、功能障碍和自我感知水平,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自我修复和意识状态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抗治疗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抗TNFα单抗治疗的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抗TNFα单抗的疗效,比较联合用药前后糖皮质激素剂量、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6例血管白塞病患者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35.8±13.7)岁,病程(10.5±5.8)年。白塞病起病至出现血管病变(7.5±5.3)年,16例患者中动脉系统受累12例,表现为动脉瘤(9例)、动脉扩张(6例)、动脉狭窄(2例)和动脉闭塞(2例);静脉血栓7例,受累部位包括下肢静脉(6例)、下腔静脉(2例)和颅内静脉窦(2例);动静脉系统均有受累者2例。应用抗TNFα单抗前,16例患者经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糖皮质激素40(7.5~90)mg/d联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中位治疗4(0~156)个月后疗效不佳。联合应用英夫利西单抗3~5 mg/kg或阿达木单抗40mg/次,平均疗程(17.1±6.5)个月后,15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3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治疗后,泼尼松剂量[5(0~12.5)mg/d比40(7.5~90)mg/d,P<0.01]、ESR[(7.3±4.6)mm/1h比(33.5±26.7)mm/1h,P<0.01]、超敏CRP[1.9(0.2~11.4)mg/L比24.3(0.4~113.9)mg/L,P<0.0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应用阿达木单抗联合传统治疗12个月后出现肺部感染,停用阿达木单抗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例首次应用英夫利西单抗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之后换用阿达木单抗后无过敏反应发生。结论对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应用抗TNFα单抗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有效且耐受性好,有利于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及术后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elin-36对大鼠摄食行为、胃肠运动的影响以及可能的途径。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共8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中随机选取32只大鼠,侧脑室埋管并注射生理盐水或Apelin-36(10 nmol/L) 3 μl、6 μl、9 μl,每组8只,测定48 h摄食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6只大鼠侧脑室埋管并注射生理盐水或Apelin-36(10 nmol/L) 9 μl,每组8只,计算胃排空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6只大鼠,麻醉后在十二指肠降部放置水囊,连接压力感受器,在体检测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或Apelin-36后十二指肠运动变化情况,每组8只。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6只大鼠,在体检测结肠的运动变化情况,每组8只。另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8只大鼠,剖离胃体、十二指肠、结肠平滑肌条,离体条件下检测生理盐水或Apelin-36对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结果48 h累计单位体重摄食结果显示,Apelin-36 3 μl、6 μl、9 μl组摄食量分别为(147.75±33.06)g/Kg、(127.69±23.94)g/Kg、(99.91±18.48)g/Kg,少于生理盐水组[(160.84±28.51)g/kg],并依次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9,P<0.01),Apelin-36 9 μl组摄食量较生理盐水组、Apelin-36 3 μl组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 5.10;均P<0.01);Apelin-36 9 μl组黑夜(24 h)累计单位摄食量[(45.08±11.86)g/Kg],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70.77±23.23)g/Kg](t=4.44,P<0.05)。侧脑室注射Apelin-36后大鼠胃排空率为(68.10±6.03)%,较生理盐水组[(79.21±7.94)%]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P<0.01)。侧脑室注射Apelin-36后十二指肠降部平滑肌运动幅度降低至(0.29±0.08)g,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0.81±0.16)g](t=8.36,P<0.01);而远端结肠的运动幅度[(0.20±0.09)g],较生理盐水组[(0.22±0.08)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P>0.05)。离体条件下Apelin-36对胃体[(0.19±0.06)g]、十二指肠[(0.09±0.02)g]、结肠平滑肌运动[(0.07±0.01)g]均无显著影响,与生理盐水组[(0.19±0.06)g、(0.08±0.01)g、(0.06±0.02)g]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 0.22, 0.41;均P>0.05)。结论侧脑室注射Apelin-36可减少摄食,抑制胃排空、十二指肠运动,但离体条件下Apelin-36对胃肠道平滑肌运动无直接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定量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左房功能障碍。材料与方法连续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高血压并接受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除外左房扩大、左室射血分数<50%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并纳入同时期30名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同时在心脏两腔心及四腔心电影序列上进行左房纵向应变分析,分别获得左房存储期、导管期及泵血期的射血分数、应变力及应变率,比较两组的临床及心脏磁共振参数。结果两组的平均年龄均为(45.93±10.38)岁,男性占66.6%(20/30)。高血压组的体表面积、体重指数及静息状态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64.08±7.99)% vs (59.89±4.59)%,P=0.018]及左室心肌质量[(61.14±10.59) g/m2 vs (37.93±10.45) g/m2,P<0.001)亦显著增大。左房最大容积、收缩期前容积及最小容积指数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高血压组左房存储期及导管期的射血分数及应变力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小,而左房泵血期各参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有潜力在左房增大之前定量检测高血压患者的左房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左房存储期及导管期功能下降而泵血期功能保留。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方法——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比较,探讨免疫荧光法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法)试剂盒(简称Sofia FIA)、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DFA)和RT-PCR方法,对2017年7月至12月,350例发热门诊就诊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Sofia FIA方法共检出甲型/乙型流感186例,总阳性检出率53.1%,其中检出甲型流感病毒35.4%,乙型流感病毒17.7%。Sofia FIA与RT-PCR比较,针对甲乙型流感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kappa值分别为89.4%、100.0%、100.0%、86.6%、93.7%、0.873;针对甲型流感分别为87.9%、100.0%、100.0%、92.5%、95.1%、0.897;针对乙型流感分别为92.5%、100.0%、100.0%、98.3%、98.6%、0.952。DFA与RT-PCR比较,针对甲乙型流感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kappa值分别为83.2%、100.0%、100.0%、80.2%、90.0%、0.800;针对甲型流感分别为82.3%、100.0%、100.0%、89.3%、92.9%、0.847;针对乙型流感分别为85.1%、100.0%、100.0%、96.6%、97.1%、0.902。结论Sofia FIA与DFA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与RT-PCR的一致性高,用于流感的筛查有一定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影响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于 2018年 6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 152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划分为观察组( 76例)与对照组( 7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 Fugl-Mey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方面的数据存在较大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施以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效优化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为患者后期较好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