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传染病检测在住院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来我院住院的患者中检测免疫传染病的患者1133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采用TPPA法。结果11335例患者中,HBsAg阳性911例(8.04%)、抗-HCV阳性33例(0.29%)、抗-HIV阳性(经南京市疾控中心HIV确认实验室确认)1例(0.0088%)、抗-TP阳性98例(0.86%)。检测标本阳性总数为1043例,总阳性率为9.20%。结论对患者进传染病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还可以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防护,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减少医疗纠纷,为医疗纠纷的合理解决提供支持。

  • 标签: 免疫四项 职业暴露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凝血检测目的是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初步诊断、患者术前准备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检测数据准确率,文章就标本采集、仪器试剂、检测人员水平等对凝血检测有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和学习价值。

  • 标签: 凝血四项 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对慢性乙肝血清肝纤维化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钩状效应(Hook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提示临床注意强阳性患者检测的假阴性问题。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2011-2012年186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检测,必要时进行稀释法检测,结果有7例患者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肝纤维化中血清LN含量低于正常参考值,而肝纤维化中PⅢ、CⅣ、HA含量均高于正常参考值;采用稀释法后,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LN均高于正常参考值。结论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LN存在Hook现象,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注意。

  • 标签: 放射免疫分析 肝纤四项 血清LN Hook现象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联合印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等4项规范性文件,其目标是培养能独立承担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危重病证诊疗工作的合格中医住院医师,特别是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患者术前和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情况,以探讨输血前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检验科收集的手术及输血前患者血液标本26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标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Anti-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及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录入、分析。结果2625例检测标本中,HBsAg(+)标本119例,阳性率为4.53%;Anti-HCV(+)标本6例,阳性率0.23%;Anti-HIV(+)标本2例,阳性率为0.08%;PRP(+)标本16例,阳性率0.61%。讨论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检测,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避免病情院内传播,减少纠纷,维护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输血前四项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丙型肝炎抗体(Anti-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PLT、MPV、P-LCR、PDW)及凝血指标(PT、APTT、Fbg、TT)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妊高征孕妇作为A组,30例正常孕妇作为B组,40例正常妇女作为C组,取三组妇女的外周静脉血标本,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使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指标。比较三组的检查结果。结果A组的凝血指标(PT、APTT、TT)比B组和C组均有所缩短,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小板参数(PLT、MPV、P-LCR、PDW)和B、C组比较,A组血小板数量(PLT)降低,其他参数(MPV、P-LCR、PDW)升高,与B、C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征孕妇血小板参数以及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及时诊断并预测妊高征的病情发展,对妊高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凝血四项指标 血小板四项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输血前和手术前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胶体金标法进行检测,HBsAg抗HCV抗HIV,有阳性者再用酶标法进行对照,梅毒RPR阳性者用TPPA法进行确正实验。结果在15868例临床标本中,HBsAg阳性率为15.66%(2485/15868),抗-HCV阳性率为1.12%(198/15868),抗HIV1/2型阳性率0.16%(26/15868),RPR阳性率1.08%(172/15868%)。结论输血前和手术前检查时必要的,无论是对患者、家属、医务人员还是控制医院内感染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输血 手术 阳性率 医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凝仪测定PT、APTT、TT、Fib的最佳因素。方法用德国BE的康派X血凝仪测定20例健康体检者在不同抗凝剂、不同试管、不同操作技术相应的PT、APTT、TT、Fib值。结果血液和枸橼酸钠之比为19与15存在差异,19为好;玻璃管与硅化和塑料试管相比影响检测结果;技术熟练者与技术生疏者操作的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检测PT、APTT、TT、Fib时要严格控制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忌用玻璃管,操作者熟练后在操作。

  • 标签: 凝血四项 血凝仪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在临产期间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分别测定我院住院150例临产孕妇和100例健康非孕妇女凝血的水平,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凝血时间(TT)。结果临产孕妇PT、APTT和TT均低于对照妇女组(PPT<0.01、PAPTT<0.01、PTT<0.05);Fbg明显高于对照妇女组(PFbg<0.01)。结论对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检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改变,可预防DIC的发生和及时治疗,对降低临产孕妇DIC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时间 临产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的检验及其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到医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查4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凝血指标检验。对比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TT(21.65±4.52)s,PT(18.46±3.55)s,APTT(41.58±9.24)s,均高于对照组;FIB(1.47±0.35)g/L,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和健康者相比,在凝血指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可利用这些指标评价患者凝血功能,进而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四项指标 检验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要大量输血治疗的手术患者82例,所有患者术中均需要输注悬浮红细胞,其中A组仅仅输入悬浮红细胞,B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输注FFP。结果两组患者PT、APT、TT均明显延长,FIB水平明显降低,相比输血前均差异显著,P<0.05,且A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幅度相比B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对大量输血患者早期给予新鲜冰冻血浆有利于防止凝血功能的紊乱,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 标签: 凝血指标 大量输血 血浆
  • 简介:摘要凝血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检查,凝血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查凝血是各手术科手术前必须进行检查项目之一。

  • 标签: 静脉采血 凝血四项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检中常用的指标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病房收治的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病例收集,并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级研究,按高血压的等级以及高血压病史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尿检结果,对患者尿蛋白定量(UTP)、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以及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UTP、尿β2-mG、尿mALB、NAG的水平较正常值有明显的上升,而且这种上升的趋势随着血压的升高以及病史的增长呈现明显的增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损伤情况,UTP、尿β2-mG、尿mALB、NAG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尿检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我院门诊及住院80例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g),同时检测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组的血浆Fig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T、APTT、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是人体凝血因子主要合成场所,凝血水平可反映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其检测凝血,可早期发现因肝病造成的凝血功能障碍,为临床治疗和观察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接受凝血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受检者均接受凝血检测,对2组受检者凝血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实验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凝血在肝硬化患者疾病诊断中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可以较好对患者肝硬化的病情进行评估,使得患者肝硬化患者可以接受有效的和治疗。

  • 标签: 凝血四项 肝硬化 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检验前关健环节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6月凝血检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空腹组和餐后组,各50例,分别进行采血。使用全自动凝血仪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观察凝血分析前关健环节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餐后凝血指标中APTT和PT结果无显著差异,其FIB指标与空腹时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溶血标本对凝血结果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为PT、其结果时间显著延长。结论采血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其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和检验结果具有密切相关性,采血人员应对检验质量和过程管理充分了解,在检验前关键环节及时沟通和仔细操作,避免检验结果受到影响。

  • 标签: 凝血分析前 关健环节 凝血事项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广州市番禺区615例孕妇凝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凝血结果在不同孕周之间的差异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孕检304例,住院待产311例,共615例6孕周-40孕周孕妇,按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分为早期妊娠组(12周末以前),中期妊娠组(13-27周末),晚期妊娠组(妊娠28周以后)。抽取静脉抗凝血用日本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比较不同孕周期各妊娠组妇女凝血结果。结果615例孕妇在不同孕周的凝血结果表明,APTT无差异(P>0.05),PT、FIB、TT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不同孕周期的孕妇做凝血结果分析,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及进行早期抗凝治疗,对降低孕产妇生产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凝血四项 孕妇 孕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时间(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生理变化,并探讨其临产意义。方法分别抽取临产孕妇和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空腹静脉血5ml加入0.3ml枸橼酸钠抗凝剂按91的比例混合,充分摇均,离心后在全自动血凝仪上完成凝血检测,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娠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FIB及TT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PT、APTT比对照组时间明显减少,FIB升高明显,TT也有升高。结论产前检测凝血对产妇生产过程中及产后的防护均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期孕妇 凝血四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和谷丙转氨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15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00例非乙型肝炎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转氨酶与凝血的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乙肝组ALT明显升高(P<0.05),PT、APTT、TT明显延长(P<0.05)FIB明显降低(P<0.05)乙肝ALT不正常组与乙肝ALT正常组相比PT、ATPP、TT明显延长(P<0.05)FIB明显降低(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同时进行肝功能和凝血的检测,既能反映出肝脏功能的损害程度,同时反映出机体止血和抗凝功能,对于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凝血四项 转氨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