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题目]如下图所示,点E和点F分别是长方形ABCD的边AD和CD的中点,三角形BFE的面积是15dm~2,求长方形ABCD的面积。

  • 标签: 仔细思考 思考解法
  • 简介:在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教研室举办的一次压轴题教学研讨活动中,笔者以一道经典的试题为例开展研究和教学,其解题思路的探寻过程带给笔者很大启发,现将整个探索过程与各位同行分享。

  • 标签: 教学研讨活动 自然 解法 解题思路 压轴题 教研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本文从几何,代数两个方面给出 2018 江苏高考题的多种解法。几何方法是从多个角度推导出 ,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解题。代数方法 , 先确定与问题相关的变量,构造函数,求导,得出最值,进而解题。

  • 标签: 基本不等式 正弦定理 函数 求导 最值
  • 简介:2003年山东省初中数学竞赛有这样一题:如图,将左边正方形剪成四块,恰能拼成右边的矩形,设a=1,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 标签: 竞赛题 初中 数学 解法 2003年 山东
  • 简介:主持人:大家好!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道数学题,自己总也想不出解法,而别人却轻而易举地给出了一个绝妙的解法,这时你最希望知道的是“你是怎么想出这个解法的?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并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错题本中找几个典型的例子和大家分享.

  • 标签: 解法 解题 主持人 数学题 错题 同学
  • 简介: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十二册57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修一条公路,已修和未修长度的比是1:3,再修300米,已修和未修长度的比是1:2。这条路有多少米?解法一:

  • 标签: 一道思考题 思考题解法
  • 简介:解应用题的实质是根据已知条件去求解未知量。在小学,解应用题采用了算术解法。上了初中,由于使用了字母表示数字,引入了方程思想,应用题就可以用方程解决,即用代数法解应用题。对于一些简单的应用题既可以用算术法也可以用代数法,但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用代数法解决较简单一些。下面通过几个例题来说明一下代数法与算术法的不同,并进行比较。

  • 标签: 解应用题 代数法 算术法 代数解法 未知量 字母表示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一、图解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直观是照亮认识途径的辉光”。在数学中,数和形都是高度抽象的,但相比之下,图形则显得直观形象、生动具体一些。所以,人们(包括数学家们)在研究不少数学问题时,总喜欢借助于图形。在小学,从儿童的认识特点出发,尤其需要利用图形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因此形成了一条重要的解题原则:形象化

  • 标签: 图解法 初中毕业生 折线图 矩形图 高中毕业生 数学奥林匹克
  • 简介:数学学习强调经历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探究与反思.一题多解能够很好地体现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下面以一考题为例,与读者共赏.

  • 标签: 多种解法 考题 赏析 学习过程 数学学习 自主探究
  • 简介:1试题呈现(厦门卷第25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1,m+1),B(0,m+1),C(3,m+3),D(1,m+0),m〉0,1〈a〈3,点P(n—m,n)是四边形ABGD内的一点,

  • 标签: 教学思考 平面直角坐标系 解法 中考 四边形
  • 简介:本文根据一节立体几何练习课的课堂教学,呈现不同解法及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学生在立体几何解答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及原因,提出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数学成绩和数学核心素养。

  • 标签: 立体几何 空间向量法 教学思考 教学策略
  • 简介:《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7年第7-8期胡永斌的《例题解法为何要"绕弯"》一文,胡老师在文中讨论了人教版2011年版(根据2011年版课标编写的)九年级《数学》上册"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的例1,笔者读后受益匪浅,深感作者对课本以及课标的研究非常深入.但他认为课本中的解法有些"绕弯",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希望能引起大家注意.

  • 标签: 题解法 课本 《中小学数学》 位置关系 《数学》 初中版
  • 简介:下面的三角形中,每条边上三个圆圈里的各数之和都相等。你知道▲和●各表示多少吗?

  • 标签:
  • 简介:数学活动课上,相老师给同学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把一个长24厘米、宽16厘米、高12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 标签: 解法 数学活动课 圆锥体 长方体 同学 老师
  • 简介:一只野鸭从南海飞到北海要用7天,一只大雁从北海飞到南海要用9天。如果它们同时从两地起飞,几天相遇?这个题目出自我国魏晋时期大数学家刘徽的《九章算术注》。刘徽的解法是:野鸭7天飞一个全程,而大雁9天飞一个全程。

  • 标签: 解法 《九章算术注》 对比 魏晋时期 数学家 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