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白族白-汉双语者与汉族非双语者全脑灰质密度的差异,初步探讨少数民族第二语言习得可能的大脑基础及后天学习对大脑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3名熟练掌握白族语言和汉语2种语言的白族健康成年人[简称白族白-汉双语者,其中男性18名、女性15名,年龄20~ 50 (25.33±4.65)岁]和30名使用汉语单一语言的汉族健康成年人[简称汉族非双语者,其中男性13名、女性17名,年龄20~50 (26.16±2.05)岁]的大脑MRI显像资料。对白族白-汉双语者和汉族非双语者进行三维T1加权扫描,所得数据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方法分析全脑灰质密度,并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2组受试者全脑灰质密度的差异。结果全脑灰质密度差异及其统计参数图的结果显示,白族白-汉双语者的右侧额中回(t=4.00,P<0.001)、右侧眶回(t=2.68,P<0.001)、右侧直回(t=2.25,P<0.001)、左侧直回(t=2.69,P<0.001)、左侧豆状核(t=3.90,P<0.001)局部灰质密度明显高于汉族非双语者。结论白族白-汉双语者与汉族非双语者全脑灰质密度有差异的脑区集中在前额叶和纹状体,其与白族白-汉双语者第二语言的习得关系密切,后天第二语言的学习可能导致大脑微观结构的改变。
简介:摘要: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自2012年始承担司法部监狱人民警察藏汉双语培训任务。学院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以提升监狱人民警察藏汉双语履职能力为目标,以职业与岗位能力需求确定培训目标与内容,以典型工作项目和任务为骨干构建课程内容,结合岗位工作、语言学习规律和学员能力不断优化培训教学过程,拓宽选聘渠道强化师资保障,形成培养目标分层次、课程分模块、实训分班组、考核分阶段的藏汉双语培训“四分”教学模式。
简介: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重要教育理论,这一教育理论能够为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参照。在落实小学双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进一步调整育人思路、改革育人模式,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双语教育中,让整个教育教学变得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建设,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民族区域性人才需求日益明显。解决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本土化的矛盾与冲突,是多民族国家不可避免的时代问题,然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依赖于教育,双语教育是有效解决这类矛盾的主要方式,因此,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双语教育政策己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加强壮汉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提高壮汉双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壮汉童谣的创编以壮族生活为依托,通过童谣创编将壮语学习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挖掘自己身边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以童谣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壮语童谣变成一种新的壮族文化传承方式。因此,壮汉童谣在壮汉双语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灵活开展双语教学,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民族素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有较大作用。开展双语教学,是遵从双语人思维特点的体现,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简介:摘要:本文分三部分对辽朝契丹人之“祭品”进行简述。第一部分说明契丹人祭祀“天地神”时所用“祭品”,包括哺乳动物、飞禽、酒等。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说明祭吊他人(墓)所用的祭品和在节辰、忌日、仪礼等场合所用之“祭品”。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简探辽朝契丹人渔猎行为及其功能。行文中主要谈及辽朝契丹人渔业事业发展的诸多具体细节,包括渔业资源的野外获取、渔业资源的人工养殖、猎渔活动的娱乐功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