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术中眼睛保护方法的研究。方法:随即将180例全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为A、B两个观察组和一个实验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A组为生理盐水纱布组,眼睑闭合覆盖生理盐水纱布,再贴3M留置针贴膜;观察组B组为金霉素眼膏组,眼部涂满眼膏后闭合,再贴3M留置针贴膜;实验组为护眼凝胶组,眼睑先闭合粘贴护眼凝胶眼贴,后贴3M留置针贴膜。术中对3组手术患者分别观察比较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组有6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B组有4例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无并发症。结论:针对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采用护眼凝胶眼贴能有效预防全麻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眼保护措施对全麻经腹子宫全切术病人的眼保护效果。方法150例行经腹子宫全切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金霉素眼膏组(O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常规麻醉诱导后C组患者闭合双眼外贴3M透明敷料,O组患者在结膜囊涂布金霉素眼膏闭合双眼外贴3M透明敷料,N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滴眼后闭合双眼,外贴3M透明敷料固定。记录三组患者术后眼部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眼膏组流泪、视物模糊及结膜充血的发生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眼膏组相比,生理盐水组术后流泪及视物模糊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眼膏组相比,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术后眼部刺痛及结膜充血的发生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畏光、角膜溃疡及视力减退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全麻经腹子宫全切的患者,生理盐水联合3M透明敷料保护双眼较金霉素眼膏联合3M透明敷料效果更佳,能降低眼部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眼保护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全身麻醉苏醒期与诱导期一样具有相同的危险性,患者在苏醒过程中随时可出现呼吸、循环、代谢等方面的异常。研究探讨对全麻手术患者进行苏醒期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护理过程中病人出现的各种可能的问题并积极处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进行临床经验的积累与学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之间收治的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治疗并处于术后麻醉苏醒期的200例患者进行分别护理,分析研究。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100例患者,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对于全麻手术后进入PACU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10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苏醒期可能出现的情绪躁动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麻醉恢复中处于苏醒期时发生躁动的概率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76例(76%)患者对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感到满意,16例(16%)患者对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感到基本满意,护理满意度达到92%,而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对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满意度仅达到68%。实验组患者中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有7例(7%),而对照组中发生情绪躁动的患者有20例(20%)。结论对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术后麻醉恢复中处于苏醒期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一般护理都更具优势,对于临床护理来说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於静吸复合全麻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75名择期脊柱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F组,对照组)和瑞芬太尼R1组及R2组.全麻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4mg/kg、依托咪酯0.3mg/ks、维库溴铵0.1mg/kg和芬太尼2μg/kg,气管内快速插管.麻醉维持均吸入66%N2O—33%O2及0.6%-L2%异氟烷(0.5—1.2MAC),同时在丙泊酚2mg/(kg·h)泵注中,F组加用芬太尼1μg/(kg·h),R1组加用瑞芬太尼5μg/(kg·h),R2组加用瑞芬太尼10μg/(kg·h).分别观察诱导前、切皮前、切皮后、内固定、减压、停静脉药泵注6个时点的血压、心率、MAC、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呼唤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潮气量、频率和呼气末CO2分压;拔管后即刻、15min、30min的意识状态(OAAS)和疼痛VAS评分;苏醒期间寒战、肌颤、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与芬太尼组比较,瑞芬太尼的起效、清除、呼吸和意识恢复的情况优於芬太尼组,镇痛效果不弱于芬太尼,安全性与芬太尼相似.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的作用效果也不同。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脊柱手术的静吸复合全麻中。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麻下头面部手术病人眼睛护理方法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全麻下头部手术病人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方式对患者实施眼睛护理的效果,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三组,A组、B组和C组各自20例,其中A组患者在全麻前只嘱其自然闭眼,B组患者予以输液贴膜,C组患者先涂金霉素眼膏再贴输液贴膜,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C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高于A组和B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对全麻下头部手术病人眼睛护理中,对患者先涂金霉素眼膏再贴输液贴膜,同时采取对症眼睛护理方式,明显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行全麻手术治疗后发生围术期感染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另收集行全麻手术治疗后未发生围术期感染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分析围术期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入选者麻醉所用方法、插管方法、气道压、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0.622、2.647、2.525,P=0.692、0.430、0.104、0.112);观察组动脉穿刺或深静脉穿刺、使用重复性气管导管、有插管困难、钠石灰更换次数<1次/d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8、4.268、4.287、5.350,P=0.009、0.039、0.038、0.02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动脉穿刺或深静脉穿刺、使用重复性气管导管、有插管困难、钠石灰更换次数<1次/d是导致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OR=6.152、3.231、3.687、2.028,P=0.000、0.000、0.000、0.000)。结论动脉穿刺或深静脉穿刺、使用重复性气管导管、有插管困难等均为导致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感染的影响因素,针对以上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围术期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