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血液培养阳性率,细菌分布及科室分布进行的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培养标本用BACTEC9050全自动培养仪进行培养和DL-96Ⅱ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2109例标本中196例培养阳性标本分离出细菌1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7株,革兰阳性菌54株,真菌7株。感染率最高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葡萄球菌。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和葡萄球菌是培养中的主要病原菌,多见于疾病。

  • 标签: 血培养 病原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培养阳性率偏低进行分析,从而增强病原菌检出率。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11556瓶血液标本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来自住院病人。结果:11556瓶标本(其中儿童瓶4272瓶),阳性414瓶(需氧+厌氧阳性242瓶;厌氧瓶阳性40瓶;需氧阳性64瓶;儿童瓶阳性68瓶),阳性率为3.58% 。分析:培养阳性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包括采集过程中的消毒不彻底、采血时间不当、采血量不足,标本处理和运输不及时以及培养条件不足。此外,患者在采血前或采血过程中使用抗生素,也会影响培养结果。通过改进这些方面的措施,可以提高培养阳性率,增强病原菌的检出率。

  • 标签: 血培养 血标本 阳性率 偏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培养阳性时间(TTP)在区分培养阳性是感染或污染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培养阳性,同时又监测PCT的106份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PCT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有显著增高。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比较有缩短,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PCT与TTP可作为培养阳性结果是感染或污染的辅助判别指标,但PCT较TTP更具优势。

  • 标签: 降钙素原 血培养阳性时间 感染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可行性。方法将选取的130例血液制品标本注入双相培养皿中进行培养,每天对生长状况进行多次观察,待发现双相培养皿上有细菌生长后进行涂片染色,使用梯度离心法将培养阳性的标本使用细菌鉴定系统和药敏试验进行测定,随后使用传统方法对上述鉴定结果再次进行鉴定。结果130例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引起的52例,革兰阴性菌引起的74例,真菌引起的4例,进行鉴定准确率分别为96.2%,100.0%,50.0%。进行药敏试验中大部分药物的药敏符合率大于85%。结论培养阳性标本涂片确定菌种后使用梅里埃API鉴定系统和ATB药敏系统进行药敏检测可行度较高,缩短了需要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为临床治疗争取到了较多的时间。

  • 标签: 血培养阳性标本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通过对1991年10月至1996年10月全院临床标本298例培养阳性结果的药敏情况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1材料及方法1.1材料1.1.1菌株来源:临床菌株来源于1991年10月至1996年10月全院临床各科培养标本1719例,经常规分离鉴定出298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09株,革兰阴性菌89株,酵母菌3株。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乐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购自省临

  • 标签: 血培养 药敏情况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菌 药敏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和病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检验科接受血压检查的82例细菌感染患者,采用BacT/Alert3D240全自动培养仪对患者血液进行培养,并通过BioMerieuxAPI系统对所培养的血液标本进行鉴定。结果82例患者在研究期间共培养了1160瓶,841个需氧瓶,319个厌氧瓶。82例患者在接受血液培养后,共分离出细菌28种,真菌4种。82例患者同时接受需氧和厌氧实验培养,其中69例患者表现为阳性,需氧阳性率84.1%,厌氧阳性55例,阳性率67.1%。82例患者中,呼吸科患者24例(29.3%),ICU患者10例(12.2%),血液科患者9例(11.0%),儿科患者7例(8.5%)。结论快速培养技术是血液感染病原学诊断必要手段。

  • 标签: 细菌感染 血液培养 细菌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耳他布鲁氏菌采用血培养阳性结果及特征。方法本次共选择109例马耳他布鲁氏菌阳性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1月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采用血培养检测,分析临床特征。结果本组109例患者中,男82例,女27例,男性比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维吾尔族所占比较最高,为46.8%,汉族居其次,为24.8%,后依次为回族21.1%,蒙族7.3%,维吾尔族与其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职业性64例,占58.7%,居首位;其次为食源性33例,占30.3%;间接性12例,占11.0%,职业性与其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马耳他布鲁氏菌临床诊断中,医生需对其临床特点有正确认识,采用血培养检查,依据需要行血清学抗体检测,以降低误诊、漏诊率,使患进得到早期有效诊治,避免传播,对保障公众健康意义重大。

  • 标签: 血培养 马耳他 布鲁氏菌 阳性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培养阳性标本的细菌鉴定和药敏的方法进行归纳统计,用直接法上机鉴定药敏和常规法鉴定药敏,比较两种方法的鉴定、药敏符合率、发报告时间等。结果直接法和常规法两种方法的鉴定符合率分别100%、93.33%,药敏符合率分别为98.33%、96.67%,发报告时间分别为3-4d、5-6d,鉴定符合率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药敏符合率、发报告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革兰氏阳性球菌的鉴定相比较革兰氏阴性杆菌等的鉴定有些难度,程序复杂,鉴定的准确率也受到影响,使用全自动培养仪鉴定药敏更为可靠、方便,但成本高,需要购买鉴定仪,这对于基层医院还是有难度。

  • 标签: 革兰氏阳性球菌 血培养阳性标本 直接细菌鉴定 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ime to positive,TT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培养阳性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病原菌、早发/晚发型败血症、污染/非污染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的TTP,分析TTP的临床意义。结果共10 035例进行血培养阳性307例,排除污染菌162例,确诊败血症145例(1.4%)。145例败血症培养TTP中,<24 h 131例(90.3%),24~<48 h 11例(7.6%),48~<72 h 2例(1.4%),≥72 h 1例(0.7%)。其中早发型败血症TTP中位数为9.0 h,晚发型败血症TTP中位数为11.5 h。污染菌TTP[24.5(19.9,30.5)h]长于非污染菌TTP[11.1(8.1,16.2)h];革兰阳性菌TTP[14.0(9.4,18.8)h]长于革兰阴性菌TTP[9.6(7.5,11.3)h];真菌TTP[32.5(25.5,39.0)h]较细菌TTP[10.6(8.1,15.5)h]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原菌的TTP不同,对于怀疑败血症的新生儿,若培养72 h仍未报阳,结合临床表现及血液非特异性检查,可考虑停用经验性抗生素。

  • 标签: 败血症,早发型 败血症,晚发型 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某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6年来新生儿血流感染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6年该院血流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3例住院的新生儿血流感染以革兰阳性(G^+)球菌为主,占78.31%(65/83);革兰阴性(G^-)杆菌占19.28%(16/83);未检出真菌。在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的83例阳性新生儿中,需氧和厌氧培养均生长细菌者34例(40.96%);仅需氧培养长菌者21例(25.30%),仅厌氧培养长菌者28例(33.73%)。非正常分娩是新生儿血流感染的重要易感因素。结论应加强妇婴围产期保健工作及医院感染的监控力度,以减少新生儿血流感染的发生。同时做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可减少漏检。

  • 标签: 新生儿 血培养 血流感染 病原菌 新生儿败血症
  • 简介:目的分析培养真菌阳性结果患者感染的性质,提高抗真菌治疗水平,减少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软件跟踪全院培养结果为真菌阳性的患者,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对真菌血症患者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培养结果:2013年某医院培养真菌阳性130次(55人),占全部培养阳性结果的5.12%。感染菌种为:白假丝酵母菌71次,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各25次,其他共9株(无名念珠菌4次,阿萨希毛孢子菌、奥默毕赤菌各2次、季也蒙念珠菌1次)。治疗结果:55例患者中出院29例;死亡22例;自动放弃治疗及转院3例;仍在院治疗1例。结论患者罹患真菌血液系统感染死亡率较高,临床药师及时发现并跟踪真菌血液感染患者,可以发挥临床药师的药学技术特色,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协助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真菌血症 抗真菌药 抗真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以便提供一些临床资料。方法将某医院的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适量混在专用的接种水里,然后接种在专用鉴定板上以便进行生化微管方法来鉴定细菌与药敏试验。结果某医院提供的共75例培养阳性标本通过生化微管方法和药敏试验,得到最终结果有超过93.3%的符合率。结论本文探讨的培养阳性标本鉴定细菌的方法和药敏试验可以提供较为可靠地结果,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与此同时,这种方法在没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医院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细菌鉴定。

  • 标签: 血培养 阳性标本 细菌 鉴定 药敏试验 生化微管 诊断
  • 简介:目的探究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应用。方法:于BD9120全自动培养仪内放入培养瓶,在阳性报警后行涂片染色。选择160例革兰阳性菌进行试验,抽取培养液经梯度离心法,采用DL-96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行鉴定与药敏试验。然后经传统法鉴定与药敏结果评估直接法鉴定与药敏结果。结果:160株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100.096,溶血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97.1%,表皮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100.096,人葡萄球菌鉴定符合率为82.6%,粪肠球菌鉴定符合率为86.7%,屎肠球菌鉴定符合率为91.7%,总符合率为94.4%;革兰阳性菌引发的培养阳性标本药敏,对比直接法与传统法总符合率即为96.1%,大多数药敏符合率高于95%。结论:经BD9120全自动培养阳性标本,涂片为染色革兰阳性菌经梯度离心法,采用DL-96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行鉴定与药敏试验切实可行,可有效缩短临床报告时间,及时有效指导临床用药,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革兰阴性菌 血培养阳性标本 直接细菌鉴定
  • 简介:目的了解培养阳性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浏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培养阳性标本,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550份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362株,占65.8%,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第1代头孢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164株,占29.8%,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为主。结论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病原菌种类较多,耐药率较高,提示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细菌/分离和培养 抗菌药 抗药性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培养阳性率与采血套数与血量的关系。方法用BACTEC9120全自动培养对我院的140例发热患者分别做一、二、三套培养,(CLSI规定一个需养培养瓶和一个厌养培养瓶称一套)并且每次在采血量上也有不同。结果一套阳性率只有14.2%,二套阳性率18%,三套阳性率有21%。讨论病人做一套培养,由于采血量的不足阳性率明显低于做二套培养和三套培养,并且做一套培养所得到的结果是很难正确做出解释的,因此为了保证检验质量不误诊不漏诊,对于临床标本我们至少要做二套培养,有条件的话应做三套培养

  • 标签: 血培养 血量 血培养套数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科新生儿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送检631份培养标本阳性结果及药敏情况;均为无菌操作每次取2ml~3ml置“双相培养瓶”培养,后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细菌测定系统”进行细菌及药敏测定。结果631份送检标本中,培养阳性结果134例,阳性率21.2%,革兰阳性菌127例,占94.8%,革兰阴性菌7例占5.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59例占培养阳性结果的44%,非金黄色的葡萄球菌59例,占4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整个葡萄球菌的30%,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占整个葡萄球菌的52%。金葡菌及非金黄色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奇霉素、新诺明、头孢他啶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头孢吡肟、替考拉宁敏感率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啦西林他唑巴坦、苯唑西林、四环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耐药率达9~30%不等。结论我科培养以革兰阳性葡萄菌为主,产β—内酰胺酶菌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比例较高,耐药性较强。

  • 标签: 新生儿 血培养 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本地区新生儿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普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儿科12425份送检培养结果。结果共分离培养病原菌119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86株,革兰阴性菌289株,真菌11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分别占16.2%和42.6%,MRSA和MRCNS对红霉素、头孢唑林、庆大霉素(10μg)等耐药率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结论新生儿培养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细菌耐药性差异较大。

  • 标签: 新生儿血培养 阳性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