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拔牙术后,由于牙槽突上拔牙位点质和量的改变,骨组织大量吸收。此随机临床试验有3个目的:①比较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术和自然愈合的拔牙窝剩余骨量变化;②分析植骨后的拔牙窝的组织学和形态学特点;③比较拔牙窝相邻牙在拔牙前后探诊深度(PPD)和临床附着水平(CAL)的变化。本研究共观察了41位患者的48颗牙齿,每位患者的上颌或下颌的前磨牙或磨牙区至少有一个拔牙位点。所有拔牙位点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拔牙后未做处理),另一组为试验组(拔牙后进行位点保存)。在试验组中,拔牙窝内植入牛骨矿物质并覆盖了猪胶原膜。拔牙前和拔牙后4个月,测量拔牙窝相邻牙的探诊深度(PPD)、龈退缩(REC)、及临床附着水平(CAL),在石膏模型上评估牙槽嵴宽度在拔牙后4个月内的变化。拔牙后4个月,实验组中进行了植骨的拔牙窝和对照组中未予处理的拔牙窝内都有充分的骨质填充,两组在PPD、REC及CAL方面都相差甚微。然而,在拔牙后4个月,试验组在牙槽嵴宽度(1.04±1.08mmVS4.48±0.65mm,P〈0.001)和高度(0.46±0.46mmVS1.54±0.33mm,P〈0.001)上的降低量明显减少。组织学观察,植骨的拔牙窝内无炎症反应,呈现骨形成与骨成熟的各个阶段,两组中的骨质矿化与未矿化结构无明显差异。与未行处理的拔牙窝相比较,采用拔牙窝内植入牛骨矿物质并覆盖胶原膜的方式对拔牙位点进行保存,很有可能减少了垂直向与水平向上的骨量丧失。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与西医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和对照组(西医),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完全静脉营养支持、抗炎、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污染性腹腔手术,只要能够做到及时准确的诊治,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效果更令人满意。
简介:目的:探讨活血消癥中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5个主要的电子数据库(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英文数据库:Medline、CENTRAL),检索日期从建库至2016年7月。筛选纳入并Meta分析活血消癥中药治疗DN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结果:活血消癥中药对于改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quantitativetestof24hurinaryprotein,24hUTP)(MD=-0.08g,95%CI=[-0.13,-0.03],I^2=0%)和中医证候积分(MD=-3.82,95%CI=[-4.84,-2.79],I2=0%)疗效优于ACEI/ARB类药物。对于SCr和BUN的影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消癥中药降低DN患者24hUTP和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ACEI/ARB类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疼痛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选取80例于2016年6月~12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新生儿静脉采血均采用脚后跟穿刺法,穿刺深度及力度保持一致。两组新生儿均给予28d的连续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临床症状、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分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分度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新生儿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具有十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锌辅助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意义及可能机制。方法80例小儿重症肺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葡萄糖酸锌片70mg/片口服,早晚各一次,对照组给予给予安慰剂口服,早晚各一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实验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2.43±0.64d),咳嗽消失时间(4.44±1.86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6.34±2.12d)及住院时间(11.23±4.3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3.44±0.87d;6.34±2.12d;8.34±2.39d;14.34±4.37d),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试验组组患儿IgA水平(1.94±0.19g/L)明显高于对照组(1.65±0.16g/L)和治疗前(1.53±0.14g/L),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锌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有助于缩短疗程,其机理可能与锌制剂调节免疫有关。
简介: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输尿管镜与逆行输尿管镜治疗梗阻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1例梗阻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微创经皮输尿管镜(44例)和逆行输尿管镜(47例)结合钬激光碎石治疗。结石横径均>1cm。纳入研究的梗阻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定义为结石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至第四腰椎横突下缘水平之间且静脉肾盂造影片中造影剂不能到达结石以下部位。分析比较术后次日和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失败率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微创经皮输尿管镜组术后次日和术后1月的结石清除率均明显高于逆行输尿管镜组,分别为(95.3%和79.5%,P=0.027)以及(100%和86.4%,P=0.026)。微创经皮输尿管镜组平均手术时间[(75.4±11.8)和(30.6±7.8)分钟,P<0.001]、平均住院时间[(6.3±0.5)和(2.1±0.4)天,P<0.001]均明显高于逆行输尿管镜组。手术失败率和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结石横径>1cm的梗阻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经皮尿管镜与逆行输尿管镜比较,前者更易取净结石,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长。
简介: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干预护理两种护理方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1年在该院脊柱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7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干预护理组(试验组),每组35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为观察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骨水泥灌注量为2~5mL,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定改善,但是在术后第3天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也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过程中,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增强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位物理振动排石对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临床研究注册号:ChiCTR1900025555。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荣军医院、长兴县第二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患者。纳入标准:患者自愿参与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8~65岁;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结石直径<7 mm;患者发病至入院未使用镇痛、解痉类药物。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并发症(严重尿路感染、严重肾积水);泌尿系畸形;严重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史;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肥胖(体质指数>35 kg/m2);输尿管结石病史>2个月;凝血功能异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物理振动排石机治疗,患者均先取仰卧位,观察组采用头低足高位,对照组采用头高足低位,倾斜角度均为24°。先采用副振子振动6 min,然后患者取俯卧位,同时打开主、副振子,振动6 min后治疗结束。观察两组的镇痛疗效、排石情况、不良反应。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治疗前后肾绞痛程度进行评估。疼痛缓解率=(治疗前VAS分值-治疗后VAS分值)/治疗前VAS分值×100%。疗效评价:显效为疼痛缓解率≥75%,有效为50%≤疼痛缓解率<75%,无效为疼痛缓解率<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的年龄[(41.8±11.7)岁与(46.6±13.9)岁]、性别[男/女:37/13例与42/8例]、结石位置(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19/7/24例与12/3/35例)、结石侧别[右/左:21/29例与22/28例]、结石长径[(5.2±0.9)mm与(5.1±1.1)mm]、治疗前疼痛评分[(7.5±1.4)分与(7.6±1.5)分]、再入院率[22%(11/50)与18%(9/50)]、术后1周排石率[70%(35/50)与64%(32/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8%)发生不良反应,分别为恶心3例,呕吐1例;对照组2例(4%)发生不良反应,均为恶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续治疗选择物理振动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手术的例数分别为35、9、6例,对照组分别为35、10、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4±1.3)分与(3.7±1.5)分,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47/50)与76%(38/50),P<0.01]。46例治疗后行泌尿系超声检查肾积水程度,观察组肾积水减轻率高于对照组[54.5%(18/33)与30.8%(4/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观察组输尿管上段和下段结石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4±0.3)分与(3.9±0.4)分;(2.4±0.2)分与(3.5±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振动排石机采用头低足高位对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的缓解效果优于头高足低位,且安全性良好。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对非胃肠疾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资源,搜集有关针刺治疗非胃肠疾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采用Cochrane手册针对RCT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s,共有610例研究对象。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SMD=-0.94,95%CI:-1.39~-0.49),加快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SMD=-1.68,95%CI:-2.66~-0.71),缩短肛门排气(MD=-21.39,95%CI:-34.70~-8.09)、排便(MD=13.55,95%CI:-19.52~-7.58)时间,降低患者恶心呕吐(MD=-0.58,95%CI:-0.78~0.38)及腹胀(MD=-0.67,95%CI:-1.15~-0.19)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APACHEⅡ评分、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和胃动素水平没有影响。【结论】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表明,针刺治疗能促进非胃肠疾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镜下探条扩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激素局部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盐城临床学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狭窄77例患者,随机分为探条扩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激素局部注射组(探条扩张后一次性注射针黏膜撕裂处分5点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简称激素注射组)和探条扩张联合生理盐水注射安慰剂对照组(探条扩张后黏膜撕裂处分5点注射生理盐水,简称安慰剂对照组)。患者和医师双盲接受研究,对比研究两组狭窄缓解的扩张次数、达到狭窄缓解的治疗时间、狭窄复发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最终74例患者随机分组纳入研究,激素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各37例;狭窄缓解中位扩张次数:激素治疗组2.0 (IQR 1.0~3.0),安慰剂对照组3.0(IQR 3.0~4.5)(P<0.001);6个月后随访,首次探条扩张后缓解维持率:激素治疗组27.0%,对照组3.5%,(P<0.001);首次扩张至狭窄缓解中位时间:激素治疗组88天(IQR 0~98天),对照组131天(IQR 97~157天)(P<0.001);随访中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狭窄患者行探条扩张联合激素局部注射能有效减少探条扩张次数、缩短疗程、降低吻合口狭窄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同轴针技术实施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transperineal prostate biopsy,TPB)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减少对会阴部的直接针刺次数改善TPB患者的疼痛感受。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例拟行超声引导TPB的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同轴针组(采用同轴针定位穿刺取材,100例)和传统组(采用传统穿刺架引导下反复经会阴穿刺取材,10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患者穿刺术中的疼痛感受,比较两组间取材数量、穿刺取材耗时、癌症检出率、术中VAS评分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同轴针组与传统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两组癌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对40%,P>0.05);同轴针组取材数量大于传统组,平均穿刺耗时小于传统组,同轴针组术中平均VAS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8±1.8)条对(12.1±1.1)条,(12.9±1.3)min对(16.5±1.9)min,(2.6±1.2)分对(4.4±1.4)分;均P<0.001];同轴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对39%,P<0.01),其中同轴针组会阴部血肿及会阴部疼痛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对8%,8%对19%;均P<0.05)。结论同轴针技术行超声引导下TPB,能保证取材数量和不同区域精准取材的同时,明显减少会阴部直接穿刺次数,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穿刺过程中的疼痛,降低术后会阴部疼痛的发生率,且操作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黄山首康医院(黄山高新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每日3次,每次30 min。患者经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后去甲肾上腺素减量至0.5 μg·kg-1·min-1,对照组继续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不进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去甲肾上腺素减量至0.5 μg·kg-1·min-1时开始进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干预组康复训练时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72例患者被纳入最后分析,干预组35例,对照组37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3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基础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ICU住院时间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0.5 μg·kg-1·min-1的时间明显缩短〔ICU住院时间(h):193.0(145.5,312.0)比242.5(180.0,483.5),P<0.05;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0.5 μg·kg-1·min-1的使用时间(h):120.0(72.0,144.0)比144.5(120.0,192.0),Z=2.976,P=0.003〕。干预组35例患者在康复期间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晕厥、中心静脉导管脱落和胃管脱落现象,1例患者因牵拉导尿管出现肉眼血尿,经对症处理后次日消失。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恢复自主血压,缩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左结直肠癌根治术应用蔡氏套管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与传统腹腔镜手术随机对照研究的中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OOR-15007060)。纳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左结直肠癌患者。病例纳入标准:(1)术前病理学证实为左结直肠腺癌(肿瘤下缘距肛缘≥8 cm的直肠癌、乙状结肠癌、降结肠癌和左半横结肠癌);(2)满足行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条件;(3)术前腹盆腔CT(或MRI)示肿瘤最大径<4.5 cm;(4)体质指数<30 kg/m2。排除标准:(1)术前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病变、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等特殊病理类型的肿瘤;(2)多发或复发癌;(3)有新辅助放化疗史;(4)术前辅助检查提示局部明显浸润或有远处转移;(5)合并肠梗阻、肠穿孔等情况。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为NOSES手术组(应用蔡氏套管器完成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围手术期情况、腹腔灌洗液和肿瘤脱落细胞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Clavien-Dindo分级)、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肛门功能(Kirwan肛门功能分级评估)以及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DFS)、总体生存率(OS)、总体复发率和局部复发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60例患者入组研究NOSES手术组和传统腹腔镜手术组各30例,两组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远近切缘距肿瘤距离、环周切缘阴性率、手术时间、出血量、炎性指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Ⅱ级以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组比较,NOSES组术后最大VAS评分[(2.5±0.3)分比(5.1±0.4)分,t=3.187,P<0.01]及镇痛泵外止痛药使用率[6.7%(2/30)比33.3%(10/30),χ2=6.670,P=0.02]均明显较低(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短[(2.2±1.4)d比(3.1±1.2)d,P=0.026]。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腹腔灌洗液中均未发现肿瘤细胞和细菌污染。NOSES组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均为KirwanⅠ~Ⅱ级,传统腹腔镜手术组除2例(6.7%)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为Kirwan Ⅲ级外,其余28例也均为KirwanⅠ~Ⅱ级,两组肛门功能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SES组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组3年DFS分别为96.7%和83.3%(P=0.090),OS分别为100%和90.0%(P=0.096),总体复发率分别为3.3%和10.0%(P=0.166),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3%和3.3%(P=0.9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蔡氏套管器的NOSES左结直肠癌根治术作为一种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手术,具有无明显手术瘢痕、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的优势;术后3年随访疗效满意。在把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该术式安全可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主导多学科协作模式对结肠癌术后老年住院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结肠癌术后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接受为期6个月护理主导多学科协作(研究组)和传统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术后住院天数、体重、人体成分和膳食摄入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近期排便时间(t=14.79,P<0.01)、进流食时间(t=6.80,P<0.01)、进半流食时间(t=10.78,P<0.01)和术后住院天数(t=8.76,P<0.01)均显著缩短;术后6个月体重[(62.54±6.41)kg 比(59.44±6.12)kg,P=0.004]、体重指数[(19.98±3.98)kg/m2 比(19.02±4.13)kg/m2,P=0.025]、体脂率[(21.34±3.68)% 比(20.03±3.55)%,P<0.01]、瘦体组织[(21.45±3.16)kg 比(19.63±3.44)kg,P<0.01]、握力[(22.48±3.81)kg 比(21.65±3.56)kg,P=0.011]、75%能量摄入达标率(86.5% 比 65.8%,P=0.036)和75%蛋白质摄入达标率(83.8% 比 57.9%,P=0.014)均显著改善。结论护理主导多学科协作促进了结肠癌术后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