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胆肠吻合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18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省立医院接受胆肠吻合术的110例胆管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患者中位年龄44岁。术后近期并发症率为35.5%,严重并发症率为17.3%。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转诊前手术修复、术中出血>400 ml和手术持续时间与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转诊前手术修复、术前胆漏、联合肝部分切除和术中出血>400 ml是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对术后近期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转诊前手术修复、联合肝部分切除和术中出血>400 ml均能显著影响术后近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均P<0.05)。而胆道修复的时机与并发症发生无显著性关联(P>0.05)。结论发生胆管损伤后,原主刀医生应避免盲目即时行手术修复,尽早转诊至专科经验丰富的肝胆外科中心是最佳的选择。术前若持续存在胆漏,应优先充分引流胆汁控制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因泪道冲洗或内眼手术后泪溢的病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以“就诊或内眼手术(白内障、玻切)后泪溢”为主诉就诊的患者的发病原因。随机抽取在此期间在门诊行泪道冲洗患者400例;随机抽取此区间在我院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400例,其中在术中使用钢丝开睑器200例,可调节开睑器200例,“玻璃体切割术”患者200例,均使用可调节开睑器。对此9例患者进行泪道冲洗以排除泪道阻塞,进行泪液排泄实验,已明确是否为功能性泪溢。结果随机抽取的门400例门诊病例中有3例患者在泪道冲洗后自觉泪溢或流泪加重,给予0.1%氟美瞳眼液滴眼一周缓解后,一个月后症状消失;随机抽取的400例住院患者,白内障手术中使用钢丝开睑器的200例患者中无术后泪溢症状,200例使用可调节开睑器病例中有2例出现术后泪溢,200例玻切患者中有5例出现术后泪溢。嘱内眼手术后泪溢患者按摩,三个月-6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泪道冲洗时造成的一过性泪点损伤及内眼手术中开睑器的使用是医源性泪溢的主要原因,但经过临床观察,其预后良好,建议眼科医生在施行内眼手术时适当使用可调节开睑器,在门诊处置室正确及慎重使用泪点扩张器,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医源性动脉出血、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观察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的疗效。结果对35例外科术后动脉出血患者均成功进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肠道术后出血DSA示局部血管紊乱,其中3例见少量对比剂外漏进入肠管,给予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余30例DSA均可见对比剂外漏,其中17例伴假性动脉瘤形成,均采用微弹簧圈予以栓塞。随访10~15天,33例出血停止,2例肠道术后出血患者仍有持续性少量便血,进行再次手术止血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器官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医源性动脉出血具有一定优势;对于外科术后导致动脉出血、尤其是病情危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共施行手术32次,其中2次手术者3例,胆管端端吻合4例,胆管壁缺损修补2例,单纯缝线拆除3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20例,其中4例吻合口狭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6例获随访1~5天,均临床治愈。结论胆囊切除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十分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目前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重建的常用方法。
简介:目的研究医源性尿道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报告21例医源性尿道损伤。其中,前尿道取结石损伤3例,尿道外口狭窄至闭锁行扩张损伤2例,后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损伤6例,拔气囊导尿管损伤5例,上气囊导尿管损伤4例,膀胱镜检损伤1例;前尿道损伤5例,后尿道损伤16例;挫伤5例,裂伤16例:Ⅰ类损伤4例,Ⅱ类损伤4例,Ⅳ类损伤13例;疼痛20例,尿道外口滴血(严重者流血)20例,排尿困难16例,尿外渗3例,会阴部肿胀7例;4例挫伤予以抗生素治疗,裂伤中5例经导丝导尿管导尿成功后保留3周,并抗炎、止血治疗;12例开放手术治疗。结果21例中,1例开放手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Ⅱ期愈合:3例开放手术后尿道狭窄,定期尿道扩张,余均痊愈。随访1~8年,排尿正常,阴茎勃起正常。结论对医源性尿道损伤关键在于预防,尿道检查及治疗前,必须了解正常的尿道解剖结构及病理情况下的尿道改变,谨慎操作,切忌暴力:尿道器械的使用必须由泌尿专科医师进行;对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原理及方法等知识必须普及到乡村医生一级。尿道外伤后的处理必须按损伤部位、程度进行;隹确的分析,严格按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简介:摘要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是腰椎融合术后中远期的并发症。虽然自然退变因素与患者自身因素在ASDis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但医源性相关因素,尤其是手术相关因素也是影响ASDis发生的重要原因。手术所致的腰背肌及后方韧带复合体结构损伤,术中腰椎椎间隙高度及脊柱序列的恢复不足,以及内植物对腰椎结构的损伤激惹等问题会加速ASDis的发生和进展。因此,手术中应特别注意腰椎后方结构的保护、腰椎椎间隙高度与脊柱序列的合理重建及避免内植物对邻近节段的激惹。虽然近年来有关ASDis的临床研究质量逐渐提高,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临床病例数量不足、随访时间不够、研究设计缺陷等导致的研究证据等级不高、提出的科学假设与临床应用的联系程度不够、临床实践价值较低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研究的临床价值和意义。针对以上问题,一方面是开展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针对某个特定因素对ASDis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以获得证据级别较高的结论;另一方面则是进行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从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真实的医疗环境和医疗过程,获得对临床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