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医源性乳糜胸的可能机制和预防经验,以减少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5月至2012年6月4320例心脏外科手术中出现的37例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龄6个月至75岁,平均年龄22.3岁。患者在禁食基础上采用胸导管结扎术,胸腔闭式引流术,静脉高营养,强心、利尿,高糖溶液、滑石粉、红霉素等胸腔内注射,使胸膜固定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结果住院时间10-150d,胸腔引流4-35d。全组死亡2例,其中因肺部感染再次插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右心功能不全合并DIC死亡1例。随访30例,随访时间1-8年,失访5例,随访期间无乳糜胸复发。结论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可能与手术时损伤较小的淋巴侧支有关,采用禁食,胸腔闭式引流,胸导管结扎术,静脉高营养,高糖溶液、滑石粉、红霉素等胸腔内注射,胸膜固定等治疗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手术中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均因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导致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15例的发病情况及其诊治过程,男10例,女5例,年龄15-76岁。其中粘膜下损伤并假道形成4例,输尿管口严重撕裂4例,输尿管穿孔4例,输尿管断裂1例,输尿管粘膜袖状剥离1例,低钠血症1例。结果本组15例中采用D-J管内引流11例,引流时间月2月;中转开放手术3例;终止手术1例。随访6个月至12月,复查IVU或CT示患肾均无积水。结论术后留置D-J管有利于轻度输尿管损伤的修复。严重输尿管损伤应及时转开放手术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ICU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并且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9月综合ICU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患者,本研究选择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并且研究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能够得出,导致综合ICU患者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胶布。除此以外主要因素的排序分别为眼睛保护膜、监护设备、皮肤消毒剂等。对于所有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所有患者均得到恢复,而且恢复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选择采用自制的满意度量表进行评分,为(90.5±4.4)分。结论在综合ICU护理干预过程当中正确的对于胶布进行选择和使用,做好眼睛保护膜、监护设备以及皮肤消毒剂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对于护理操作的流程进行规范,能够有效的预防患者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可以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探讨并综合分析住院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见性护理方法,对有可能损伤皮肤的护理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管理.方法在2014年1月-2014年10月搜集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患者临床资料600例.随机分配为常规护理组以及预见性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有300例,接受一般的常规治疗方法;预见性护理组也为300例,在接受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基础上,针对新生儿患者皮肤损伤的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300例常规护理组的皮肤损伤率与300例预见性护理组相比发生的概率有明显差异(300例常规护理组明显高于预见性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的投诉概率也比预见性护理组高,数据差异比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方法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关键词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见性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89-01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阶段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方法及其所产生的疗效做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探讨和总结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全部临床资料和对病人的随访结果。结果第一阶段在手术中修复以胆管端端吻合为主,后期发现的损伤修复则以胆管空肠襻式吻合为主。第二阶段术中发现的损伤常用的修复技术是以胆管修复+T管引流为主,后期修复则以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为主。一期手术修复成功率分别为41.18%和30.77%,二期手术修复成功率分别为54.55%和68.42%,经计算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出现医源性胆道损伤时应即使发现并果断在手术中进行修复,对手术中发现的损伤胆道修复为首选,后期则应该以胆管-空肠Roux-Y吻合为第一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医源性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医源性胆管狭窄患者73例,对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有5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胆漏患者有1例,经引流后漏口闭合。有4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经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后痊愈。通过影像学检查,有69例还无结石残留,有4例患者有结石残留。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肝功能检查,以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为考察指标。手术治疗前后,经t检验,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手术治疗后肝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治疗医源性胆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应明确胆管狭窄的部位,明确诊断后取净结石是治疗医源性胆管狭窄的关键。临床上应注意手术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上段骨不愈合医源性原因及通过对骨不连的治疗,分析预防措施,尽量减少骨不愈合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至2012.10我院收治的10例胫骨上段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临床资料,总结骨不愈合的原因。10例均为闭合性损伤,AO分型(胫骨近段)A2型6例,A3型4例,其中男7例、女3例,LISS钢板固定8例、髓内钉固定2例,骨不愈合治疗采用手术清理骨折断、清除死骨,重新植自体骨,均使用原内固定材料,同时钢板固定患者予螺钉垂直骨折线方向固定以增加骨折断端稳定,髓内钉患者加用阻挡钉技术以增加骨折断端稳定。结果10例随访8-24个月,半年内愈合8例,一年内愈合2例。结论胫骨上段骨折不愈合原因较多,包括骨折部位损伤严重程度、手术操作固定不当、感染、不合理的康复训练、患者营养状况、吸烟等,作为医生来讲,减少医源性损害能减少骨不愈合机率。手术前要认真分析、综合评估患者伤情,掌握好手术时机与放法,选择合适内固定材料,以减少骨不愈合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医源性内翻的发病原因、预防,以及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分别以“医源性内翻”“内翻”“外翻术后并发症”“病因”“治疗”,以及“iatrogenic hallux varus”“hallux varus”“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hallux valgus”“etiology”“treatment”为关键词,检索1989年1月—2022年4月发表的有关医源性内翻病因和治疗的文献共423篇,剔除内容不符、无法获取全文、证据等级较低及重复性研究的文献,最终纳入35篇中英文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医源性内翻发病原因大致可分为治疗方案不当、手术操作不当和术后处理不当等三个方面,且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了解病因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预防。临床上治疗内翻以手术矫正为主,术式较多,主要有软组织手术、截骨术、骨移植术,以及关节成形或融合术。其中,软组织松解联合肌腱转位治疗骨力线正常的柔性内翻疗效较确切,关节融合治疗僵硬性内翻的疗效可靠且逐渐向微创发展。结论医源性内翻是临床多见且严重影响患者足部功能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由于临床医生对其发病机制和预防手段认识不足,治疗较为棘手。国外关于医源性内翻治疗的报道多为小样本量单一手术的回顾性研究,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较少,而且缺乏对不同术式之间的对比研究,因此各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